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对应用同指逆行岛状筋膜蒂指背皮瓣修复技术对患有指端缺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该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就诊的患有指端缺损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腹部带蒂皮瓣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同指逆行岛状筋膜蒂指背皮瓣修复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50.24±7.68)d和缺损修复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12.25±3.44)d明显短于对照组(74.92±10.64)、(17.59±4.51)d;指端缺损疾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3.4%)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在手术修复治疗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结论应用同指逆行岛状筋膜蒂指背皮瓣修复技术对患有指端缺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3.
目的对采用第二趾趾端复合组织串联趾侧方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3例指端缺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计以趾底动脉-甲皱襞血管筋膜蒂为血管蒂的第二趾趾端复合组织,串联趾侧方皮瓣进行修复。结果经过3个月至18个月的随访,23例患者皮瓣均存活,患者手指功能恢复均良好,外观恢复满意,色素沉着不明显;患者供区趾甲恢复满意,未出现疼痛,侧方皮瓣供区植皮均存活,未发生破溃现象。结论应用第二趾趾端复合组织串联趾侧方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具有不影响足趾,微创手术创伤小,手术操作时间短,术后患指感觉、功能、外形恢复理想的优点,适用于临床上指端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指尖再植治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指尖微型组织块再植患者65例(70指),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32指)与高压氧治疗组(35例38指),评价早期高压氧治疗效果。结果高压氧治疗组36指(94.73%)痊愈,临床疗效及甲襞微循环整体恢复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是指尖再植术后可靠的康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患者指端微循环血流状态.方法 23 例RA 活动期患者为RA 组,29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量其右手中指甲床内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及三者达峰时间.结果 ①RA 组患者甲床内微血管网血流信号显示不清,血流信号连续性差;对照组甲床内微血管血流信号呈网状,走行清晰,连续性好.②RA 组VI、FI、VFI 均低于对照组(P 均<0.01),三指标达峰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P <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可定量评价RA 患者指端末梢血流灌注,为临床观察RA 微循环改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6.

Purpose  

The use of 2-octylcyanoacrylate (OCA) has been evaluated for the treatment of nail bed injuries in adults. We propose to validate this technique in a continuous paediatric population of 30 children.  相似文献   
77.
指端缺损的急诊岛状皮瓣修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介绍8种指岛状皮瓣对指端缺损创面的修复,并探讨其相关手术适应证。方法应用指神经血管束VY岛状推进皮瓣、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皮瓣、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皮瓣、改良Moberg皮瓣、指动脉逆行皮瓣、Hueston皮瓣、指筋膜脂肪翻转瓣、指总神经血管束蒂双翼皮瓣等8种皮瓣修复79例82指指端缺损。结果手指外形和功能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结论这些指岛状皮瓣适宜指端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指尖再植的治疗经验.方法对30指指尖离断进行再植,吻合指端动脉弓以远一条动脉分支21指.吻合两条动脉弓分支6指,指端动脉弓以近吻合一条指动脉3指,均未吻合静脉。缝合神经28指.术后所有再植指均未给予指腹侧方切口放血或甲床放血治疗。结果成活28指,坏死2指.成活率为93.3%。术后随访6~36个月,7指指甲有不同程度畸形,5指指腹轻度萎缩,3指指腹软组织略变硬.1指创口有瘢痕痛。其中16指外形良好,感觉恢复正常,两点辨别觉为3-6mm,运动功能正常、结论对离断指内血管损伤程度的正确评估和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是指尖再植成活的关键,指尖再植静脉不易吻合.术后可根据再植指情况给予放血治疗。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比较重建感觉的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两种手术方法修复指端缺损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自2012年8月~2013年9月,选择本科2~4指甲弧以远的复合组织缺损,指腹单纯软组织缺损者,采用重建感觉的指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7例(20指)或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4例(16指),比较手术时间,术后皮瓣情况,随访两组皮瓣两点感觉,受区、供区外观及患指活动度等。结果①指动脉背侧支皮瓣组手术时间平均为78.6min,指动脉皮瓣组45min,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②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中有3例(3指)发生血管危象,指动脉皮瓣组中1例(1指)发生静脉回流障碍;③术后12个月时测量两组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指动脉背侧支皮瓣组6.2~10.4mm,平均8.3mm,指动脉皮瓣组8.5~12.4mm,平均10.45mm;④指动脉皮瓣组中术后患指怕冷、严寒疼痛现象发生率高于指动脉背侧支组。结论与指动脉岛状皮瓣相比,指动脉背侧支皮瓣可较好地重建指端感觉,应用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