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73篇
  免费   1373篇
  国内免费   722篇
耳鼻咽喉   191篇
儿科学   133篇
妇产科学   104篇
基础医学   969篇
口腔科学   398篇
临床医学   977篇
内科学   1174篇
皮肤病学   112篇
神经病学   1123篇
特种医学   5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42篇
综合类   294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43篇
眼科学   1674篇
药学   2498篇
  9篇
中国医学   2651篇
肿瘤学   26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600篇
  2020年   578篇
  2019年   407篇
  2018年   534篇
  2017年   576篇
  2016年   641篇
  2015年   606篇
  2014年   1231篇
  2013年   1160篇
  2012年   1225篇
  2011年   1272篇
  2010年   974篇
  2009年   863篇
  2008年   849篇
  2007年   855篇
  2006年   797篇
  2005年   657篇
  2004年   558篇
  2003年   475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32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3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糖骨康胶囊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骨康胶囊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16例患者,遵照随机、盲法、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144例、对照组72例,其中治疗组给予糖骨康胶囊,对照组给予甘露消渴丸,治疗8w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显效率为28.9%,总有效率为82.6%。结论:糖骨康胶囊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介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概念(肘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桡骨头和尺骨冠突骨折),并报告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自2004年4月~2007年3月,作者共收治肘关节三联征损伤5例。桡骨头骨折按Mason法分类:Ⅱ型4例,Ⅲ型1例;按Schatzker法分类: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1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法分类:Ⅰ型1例,Ⅱ型4例;按O′Driscoll法分类:5例均为Ⅰ型。4例采取了手术内固定治疗,以3 mm钛空心拉力螺钉或1 mm K针分别固定冠突和桡骨头,并缝合修复肘内外侧副韧带。术后屈肘90°前臂旋转中立位石膏外固定3周,开始屈伸和旋转康复训练。[结果]4例手术治疗的患者经3个月~3年随访,骨折愈合,肘关节稳定,无疼痛。肘关节屈伸幅度平均120°,前臂旋转幅度平均110°。3例随访1年以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例,良1例。未手术治疗的1例功能评定为差,有肘关节不稳定和疼痛。[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骨折片虽然很小,但伴有肘内外侧副韧带撕裂,肘关节严重不稳定。只有在重建了骨关节和软组织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及早(3周内)进行康复锻炼,才能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代文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高血压病患者停用其它降压药1周服用代文胶囊80mg.qd晨服,服药1周后若舒张压仍/〉90mmHg者剂量改为160mg/d,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并观察该药的副作用,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结果:38例服用80mg/d,22例服用160mg/d,显效33例(55%)有效21例(35%)无效10例(10%),总有效率90%,治疗前后无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变化。结论:代文胶囊疗效确切,降压作用平稳,能防止晨问血压升高,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小儿前,后连合间径与身长和颅脑间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取身长为50~150cm的小儿标本90例,分别测量了身长、头围、脑矢状径、脑垂半径和连合间径的长度,按身长不同分为三组统计均数和标准差,并作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连合间径长度与身长、头围、脑矢状径和脑垂半径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建立用身长、头围、脑矢状径和脑垂半径估计连合间径长度的一元和多元回归方程,初步找到连合间径随身长和颅脑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填补了小儿连合间径方面的空白,为脑立体定位术中确定脑原点和脑矢状轴提供数据,并为研究小儿脑生长发育规律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消渴降糖胶囊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甲醇-0.4%磷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7 nm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结果 提取3 h、提取2 h与提取1 h相比,槲皮素提取率有显著增高(P<0.05),但提取3 h与提取2 h槲皮素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浸膏得率3 h比2 h显著提高(P<0.05);加醇量4.0倍与3.0倍相比较,浸膏得率显著降低(P<0.05),槲皮素含量相差不大.结论 在制备消渴降糖胶囊工艺中,应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无效成分的提取率,减少浸膏量.在尽量减少杂质,保留有效成分,降低服用量的综合考虑下,采用4.0倍量乙醇进行醇沉有效成分损失少,浸膏得率低,符合工业化要求.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价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7年3月-2002年1月间施行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术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远期功能进行评价,采用Lazareg肌张力分级标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16例17侧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0~9.7年,平均8.6年。手术方式为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全根切断10侧,部分切断2侧,高选择性分束切断5侧;其中切断神经根为颈63次,颈816次。术后远期疗效优3例,有效5例,无效8例9侧。结论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远期大多数疗效下降和无效,但术前严格选择痉挛较局限的病例、术中进行高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分束切断、术后坚持长期康复训练仍然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对无绳胶囊内镜检查情况分析,评价胶囊内镜检查在临床上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7例疑小肠疾病或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病人或体检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人检查无不适感,15例完成小肠检查,2例胶囊分别滞留于食管、胃。7例不明原因胃肠道出血中5例完成小肠检查。均发现了小肠病变。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是一种无痛苦、无创、安全的上消化道检查,是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胃肠道出血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鼠婴肾组织移植于肾包膜下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应用治疗肾性贫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Wistar雄性大鼠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为受体,将鼠婴肾组织块多点植入受体肾包膜下。治疗期间用EPO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EPO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PO在移植物中的表达。结果①60d时D组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1.768±0.140)mu/mL高于B组(1.160±0.324)mu/mL(P<0.01),与C组(2.329±0.125)mu/mL也有差异(P<0.05)。②移植后60d,移植物的体积由1mm3增至3-4mm3大小,表面血管网丰富,光镜下见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正常;③移植物EPO免疫组化,发现移植物EPO着色颗粒主要分布于肾皮质的肾小管,明显多于病例对照组大鼠肾组织(P<0.05)。结论通过对移植物的形态观察和功能测定,证明肾组织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可能为慢性肾性贫血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9.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4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行前路手术治疗,随访1~4年,平均2.1年。根据术后神经功能JOA评分改善率,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不佳2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症状持续时间、合并糖尿病、Pavlov值、椎管狭窄率、骨化物分型、CT双影征、脊髓高信号、手术范围以及骨化物处理对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骨化物的处理方式是影响患者疗效的唯一因素(P=0.0067)。[结论]前路手术彻底切除骨化之后纵韧带,对脊髓充分减压是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手术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5月8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连续长节段骨化行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68例,发生并发症13例;孤立型或短节段骨化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内固定17例,发生并发症3例。[结果]术后获得随访66例,随访期3~25个月,平均13个月。颈后路并发症:颈肩痛8例,给予消炎止痛药、脱水、理疗等保守治疗,术后2~20周患者疼痛缓解,恢复基本满意,其主要原因与减压后脊髓漂移神经根受牵拉或手术操作导致神经根受刺激或损伤有关。2周内缓解者可能与手术创伤局部组织水肿肌肉痉挛所致。术后不全瘫或症状加重4例,经药物及高压氧等治疗,3例恢复理想,1例恢复欠佳,不全瘫发生主要与手术减压后脊髓再灌注损伤有关。术后血肿2例,均经及时发现即刻手术探查血肿清除、激素冲击治疗而获得恢复,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手术创面渗血、引流管引流失败是其主要原因。脑脊液漏1例,经脱水、局部适当包扎及颈部制动,于术后3d脑脊液漏停止,切口愈合良好。手术切口感染2例,经抗感染、局部清创缝合等治疗术后20d左右获得愈合。前路并发症:术后不全瘫2例,经甲强龙冲击,神经营养药(弥可保)、高压氧治疗,术后20~30d完全恢复;脑脊液漏1例。内置物相关并发症:前路钛网下沉1例,后路内固定螺钉脱落1例(单枚)。[结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无论行后路或前路手术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有些是难以避免的,而有些则是可以经过努力预防或杜绝的,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小心操作,术后加强管理,是减少后纵韧带骨化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