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调查广东省健康体检者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IgA)和EB病毒早期抗原(EA-IgA)的阳性率及不同年龄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08年6月11日至2009年6月11日送本中心体检的671例健康者血清,根据年龄分为8组,0~10岁组,11~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71~80岁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EB-VCA-IgA和EA-IgA的阳性率。结果671例健康者中EB-VCA-IgA的阳性率为9.99%,EA-IgA的阳性率为4.77%.年龄与EB-VCA-IgA、EA-IgA的阳性率有关系,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较高。结论对于鼻咽癌的高发区,健康体检套餐的防癌体检项目最好加EB-VCA-IgA和EA-IgA项目,以利于鼻咽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EB病毒和鼻咽癌的关系,达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鼻咽癌的目的,我们在梧州市再次进行了鼻咽癌血清学检查,对象主要是30岁~39岁人群。并将结果和1980年我们对40~59岁人群的鼻咽癌普查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抽取广西梧州市30~39岁正常人群的静脉血2ml,分离血清,于-20℃保存备用;用免疫酶法检测血清中VCA—IgA和EA-IgA;对VCA-IgA抗体阳性者进行临床检查,可疑者作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在16769人中,检出VCA-IgA阳性417人,EA-IgA阳性20人,鼻咽癌6例。鼻咽癌病人的VCA-IgA和EA-lgA均阳性,其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113.1和1:28.3。检出的鼻咽癌病例全部为临床Ⅱ期。结论:鼻咽癌血清学普查对于早期发现鼻咽癌病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咽癌EB病毒血清学标记物VCA-IgA,EA—IgA和EBV—DNase与UICC2002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6年12月初治的814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行VCA-IgA,EA4gA和EBV-DNase检测,统计其阳性率以及不同滴度的分布,比较三者与UICC2002分期的相关性。[结果]VCA—IgA、EA.IgA阳性率与UICC2002不同分期显著相关(χ2=9.05,P=0.029;χ2=52.30,P=0.000);VCA,IgA、EA—IgA不同滴度(高、中、低)的分布与UICC2002不同分期有显著相关(χ2=36.35,P=0.000;χ2=67.50,P=0.000);EBV—DNase阳性率与UICC2002中不同的T分期、N分期和M分期无关,但与不同TNM总分期相关(χ2=14.904,p=0.002)。具体期别间的比较时VCA—IgA除了分期Ⅱ和Ⅲ之间有差别之外,其它均没有差别,EA—IgA除了分期Ⅱ和Ⅳ、Ⅲ和Ⅳ之间没有差别之外,其它均有差别,EBV—DNase,除了分期Ⅰ和Ⅲ、Ⅰ和Ⅳ之有差别之外,其它均没有差别。[结论]初治鼻咽癌患者治疗前VCA-IgA,EA-IgA和EBV-DNase与UICC2002分期有显著相关,可作为辅助性评估临床分期的一种指标,但特异性不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组织多肽抗原(TPA)在鼻咽癌诊断和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鼻咽癌病人28例,健康对照组1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PA、EAIgA、VCAIgA三项指标并比较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鼻咽癌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TPA与鼻咽癌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病人经放射治疗后TPA值下降,TPA值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鼻咽癌转归。结论TPA和EAIgA、VCAIgA联合应用对鼻咽癌的诊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