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EST联合LC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先行EST(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出胆总管结石,再行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失败或不宜行EST者置ENBD(鼻胆管)再行LC+腹腔镜下胆道探查、胆道镜取石,或开腹行胆道探查术。结果:全组99例,91例LC术前EST取石成功,3例LC术后EST取石成功,3例EST取石失败。2例年龄小于15岁者未行EST改行LC+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3例EST取石失败,改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LC,或开腹胆道探查一期缝合胆总管未置T管(已置ENBD)。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EST联合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靠的方法,软硬镜联合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术中配合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观察6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网篮取石的围术期情况.结论:术中熟练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使用腹腔镜、胆道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意义.方法: 在2000年11月~2006年5月间应用内镜联合共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其中19例以梗阻性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入院行急诊手术,择期手术101例.首先急症或择期经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或置入鼻胆管(ENBD).再经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除(LC)及结合胆道镜行肝胆管探查术(LCBDE).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复查B超或经鼻胆管造影,显示胆道无残留结石无并发症.结论: 内镜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4.
钟岳  冯伟  杨福泉  张震波 《安徽医药》2015,36(12):1496-149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以及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0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实施联合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治疗,观察组实施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禁食时间、治疗成本、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成本分别为(182.27±26.68)min、(9.98±3.14)d、(8 124.39±663.54)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4.55%,结石残留率为3.64%,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淀粉酶异常率为5.45%、胆管炎发生率为5.45%、胆管积气发生率为3.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相比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总结联合运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合并胆道结石的经验。方法从1996年1月至2004年1月,运用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术前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ERCP),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EST)或oddi括约肌气囊扩张(EPBD)胆总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术中、术后胆道镜,对8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病人进行微创治疗。结果82例手术获得成功,4例中转开腹,无胆道残余结石及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操作熟练后手术时间也少于开腹手术。63例随访半年未见并发症。结论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是切实可行和安全可靠的,其微创优势明显,可取代大部分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高频电治疗胃内特殊部位息肉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56例胃内特殊部位息肉普通胃镜(前视内镜)治疗困难,应用十二指肠镜(侧视内镜)行高频电治疗,术后送病理检查,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疗效。结果:胃内特殊部位息肉56例,手术成功53例,成功率94.6%。其中贲门下41例(38/41),胃体小弯侧15例(15/15),息肉大小0.4-1.5cm,平均0.9cm,均一次切除。手术时间18-30min,平均20min,无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增生性息肉38例,炎性息肉6例,腺瘤性息肉2例,胃底腺息肉6例,组织学阴性lO例。结论:十二指肠镜在胃内特殊部位息肉治疗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疗效,值得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微创治疗术对胆胰疾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5例胆胰疾病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下微创治疗术,分析术前、术中、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指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评价十二指肠镜下微创治疗术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结果45例患者中,88.89%(40/45)1次镜下治疗成功,11.11%(5/45)2次镜下治疗成功。微创治疗过程中HR明显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P〈0.05),HR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SBP、DBP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下微创治疗术治疗胆胰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对病人心肺功能无明显影响,可成为治疗胆胰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比较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十二指肠镜组(45例)和腹腔镜组(44例),在发病72 h之内应用上述2种方法处理,比较2组手术前后WBC、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淀粉酶(BAMS)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29.
Successful cannulation of the common bile duct may be difficult in patients in whom the papilla is located entirely within a diverticulum.In this study,we report successful biliary cannulation in three patients following intubation of the distal tip of the duodenoscope into the duodenal diverticulum and locating the major papilla.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during the operation or during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This method didn't need second incubation an endoscope and might lower the burden of patients.So this skill is useful to deal with the papilla hidden inside the large diverticulum because of its safety and convenience.  相似文献   
3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十二指肠镜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胆漏行十二指肠镜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治疗性ERCP干预7例LC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经内镜下胆道造影明确了胆漏的原因,6例经内镜治疗后胆漏痊愈,1例并发轻症胰腺炎。结论:LC术后对肝外胆管完整、无弥漫性腹膜炎的胆漏,早期行十二指肠镜干预联合腹腔引流可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