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8篇
  免费   652篇
  国内免费   315篇
耳鼻咽喉   189篇
儿科学   91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402篇
口腔科学   138篇
临床医学   1423篇
内科学   1047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844篇
特种医学   6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29篇
综合类   219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372篇
眼科学   411篇
药学   718篇
  13篇
中国医学   213篇
肿瘤学   20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428篇
  2020年   439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366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947篇
  2013年   768篇
  2012年   763篇
  2011年   793篇
  2010年   601篇
  2009年   569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8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We investigated the clinical background of patients at Shin-Kokura Hospital who showed a positive culture of pleural effusio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1998 through December 2002. Microorganism cultures of the pleural effusions of 127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in this 5-year period. Seventeen patients showed a positive microorganism culture from a pleural effusion, and 12 of these patients (70.6%) were 60 years old or more. Ten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thoracic empyema. Thirteen patients had an underlying disease such as malignancy (5 cases), diabetes mellitus (4 cases), etc. A purulent effusion and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lactic dehydrogenase (LDH) in the pleural fluid were more frequently recognized in the positive-culture group. A total of 21 strains of microorganism were isolated from the 17 patients, including 10 strains of Gram-positive cocci, 6 strains of Gram-negative bacilli, 3 strains of anaerobes, 1 strain of mycobacteriu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1 strain of fungus. Susceptibility to antimicrobial agents was generally good for most of the microorganisms isolated. Of the 17 patients, chest-tube drainage was performed in 13, and 6 needed a surgical operation. Twelve patients improved, but 5 died. In this study, thoracic empyema accounted for 58.8% of the 17 cases with a positive culture of pleural effusion. Of the 10 thoracic empyema patients, 5 patients needed surgical treatment in spite of adequate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and chest-tube drainage. Our data indicate that thoracic empyema is still difficult to treat, and thus adequate and rapid treatment is needed for any pleural infection.  相似文献   
22.
23.
腹腔镜肝右后叶囊肿开窗引流术3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肝右后叶肝囊肿的腹腔镜处理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5年12月对35例有症状的肝右后叶囊肿(21例主要位于Ⅵ段,14例主要位于第Ⅶ段)采用四孔法行囊肿开窗引流术。囊肿位于肝右后叶上段者采用肝上入路,胆囊牵引钳或三叶钳推压肝脏使其向前向下,暴露肝后囊肿,囊肿开窗,修剪带蒂大网膜放入囊肿。囊肿位于肝右后叶下段者采用肝下入路,超声刀切开肝结肠韧带,右三角韧带及肝肾间疏松组织,胆囊牵引钳抬起肝脏,囊肿开窗,大网膜放入囊腔引流。结果:35例肝右后叶肝囊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无中转开腹手术。15例采用肝上入路,20例采用肝下入路。手术时间30~95min,平均46min。无手术并发症。35例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先天性肝囊肿。术后症状均消失。术后住院2~5d,平均3.8d。35例随访6~36个月,平均34个月,33例无复发,2例(为肝上入路病例)囊肿未完全消失,但较术前明显缩小,无明显症状,观察半年未见增大。结论:肝下及肝上入路囊肿开窗引流是腹腔镜下处理肝右叶肝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002年~2006年应用PLDD治疗16例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17分法进行评价.计算改善率及优良率,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5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3、6、12个月时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28.54%、34.82%、41.09%和47.57%.优良率分别为31.3%、37.5%、37.5%和56.0%。随访24个月者11例,改善率为46.56%,优良率为54.4%。结论:PLDD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有一定疗效,对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的Ⅰ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88年1月至2006年12月24侧实施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4例均未发生吻合口漏,仅3例发生切口感染,经局部换药处理Ⅱ期愈合。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术中彻底的肠减压能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提供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27.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感染的疗效。方法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开放性骨折发生软组织感染18例。结果18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1年6个月。软组织感染均愈合,骨折正常愈合12例,延迟愈合6例,无慢性骨感染发生。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感染,可短期控制感染,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尤其适用于深部软组织感染患者。手术简单,疗效可靠,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患者采取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非手术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B超下胆总管内径变化,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除2例需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外,其余23例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成功,胆汁引流通畅,多器官衰竭得以纠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治愈率为92.0%。结论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患者采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静脉应用和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29.
鼻胃管胃肠减压在择期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鼻胃管胃肠减压曾被常规应用于择期和急诊的腹部手术后,目的是预防急性胃扩张的发生、治疗梗阻、降低吻合口压力等。但是,鼻胃管置入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呼吸道并发症、胃-食道反流、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声带的损伤,以及越来越被重视的患者的不适感。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也对择期的腹部手术后常规应用鼻胃管胃肠减压提出不同的看法。现重新评价应用鼻胃管胃肠减压的理论基础及相关临床研究的结果,并对鼻胃管胃肠减压在择期腹部手术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双J管临床应用及美蓝在置管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J管(双J输尿管支架管)在泌尿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美蓝在置放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15例患者采用放置双J管作内支架和内引流治疗,近期48例术中以美蓝协助定位。结果术后留置尿管5~7d,无切口感染、尿瘘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拔除双J管,随访3~6个月,肾功能、肾积水明显好转,吻合口通畅。以美蓝协助定位者无双J管上移致拔管困难。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作用,操作简单,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间。以美蓝协助定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