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6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90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77篇
内科学   1612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1109篇
预防医学   9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55篇
  2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2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机理,本文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测定了20份外周血HBsAg/HBeAg双阳孕妇胎盘组织和24份HBsAg阳性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HBV DNA,结果发现,胎盘组织HBV DNA均阳性;HBV DNA主要分布于胎盘蜕膜,而绒毛滋养层细胞未见阳性,提示HBV已侵袭胎盘蜕膜,且可能在蜕膜细胞中有复制,但未累及绒毛,PBM HBV DNA测定结果表明,HBV DNA阳性率为58.3%(14/24),阳性的孕妇中,有2例其婴儿发生了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基因突变体感染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探讨细胞免疫与前C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从60名慢性乙肝患者中筛选出HBV前C基因突变株感染者,HBV野毒株感染者及HBV已清除者各5人,用血源性HBsAg和CD^4+T辅助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HBcAg50-69合成多肽进行特异性淋巴结转移转化实验,结果 HBV前C基因突  相似文献   
94.
HBV无症状携带者与ABO血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V无症状携带者与ABO血型间关系。方法:采用Woolf统计方法与卡方(x^2)检验方法对174例HBV无症状携带者的ABO血型分布以及男女性别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男性携带者血型呈B〉O〉A〉AB型分布,女性携带者呈B〉A〉O〉AB型分布。A、B、O和AB血型人相对危险率分别是0.4870、2.0414、0.9668和1.7950。结论:HBV无症状携带者与ABO血型间存在一定关  相似文献   
95.
为摸清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人群乙、丙、丁型肝炎病毒(HBV、HCV、HDV)感染状况,用ELISA法对585名朝鲜族成年人进行了HBV、HCV和HDV感染标志物的检测.HBV、HCV标化感染率与HBsAg标化阳性率分别为50.91%、4.85%和8.57%,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HBV、HCV双重感染率为2.56%,HBV与HCV的感染相关无显著性.42例HBsAg阳性者中HDV感染率4.76%.HBV感染模式有15种,其中以单项抗-HBs阳性多见,人群中占31.97%.表明人群中HBV、HCV和HDV感染的流行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基因变异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探讨肝纤维化与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利用错配PCR限制片段多态性分析,检测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并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CⅣ/LN)和NO。结果:A组31例前C区变异或变异优势患者CⅣ(127.35±24.33)μg/L,LN(169.10±28.23)μg/L明显高于B组30例无前C区基因变异患者CⅣ(86.84±12.66)μg/L,LN(94.20±15.29)μg/L(P<0.001),且A组NO-2/NO-3(48.55±4.03)μmol/L明显高于B组NO-2/NO-3(36.60±4.02)μmol/L(P<0.001)。结论:HBV前C区变异与肝纤维化、肝硬化发生发展有关系,且血清NO随CⅣ和LN增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 (HBV -M)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 2 0 8份不同临床类型血清标本的HBV -DNA含量 ,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HBV -M ,总结二者的关系。结果 在HBsAg和HBeAg阳性的血清中HBV -DNA含量最高 ,血清HBeAg和HBV -DNA含量密切相关 ,但一些HBeAg阴性的血清中仍可检出HBV -DNA。结论 定量PCR可真实反映HBV感染、复制及病情变化情况 ,有助于乙肝的预后和抗病毒疗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9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汤伟  汪晓莺  朱俊  周跃  沈轶瑶  蒋道荣 《江苏医药》2003,29(6):401-403,F002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的状况。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500U/m1)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100ng/m1)完全培养基中培养诱导出DCs。在显微镜下观察DCs生长状况,并采用直接计数法以了解DCs的增殖速度。采用LDH法检测DCs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杀伤能力。以MTT法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通过诱导培养所产生的DCs的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正常人群;慢性乙肝患者的DCs的增殖速度与正常人DCs无显著性差异,但细胞发育不良。慢性乙肝患者的DCs诱导CTL杀伤作用的能力明显弱于正常人;并且在经过体外培养3、6、9天后,慢性乙肝患者的DCs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均显著低于同培养时段的正常人DCs。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体内的DCs不仅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正常人,而且发育不良、功能低下。这可能是导致慢性乙肝患者抗HBV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
朱江 《福建医药杂志》2003,25(4):153-154
目的 探讨HBV感染者HBV—DNA阳性血清HBeAg阴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ms—PCR及ELISA方法分别检测HBV感染者血清中A-1896及HBeAg/IC。结果 29例HBV—DNA阳性、HBeAg阴性血清标本,HBeAg/IC阳性17例(58.7%),单一A-1896者3例(10.3%),HBeAg/IC及A-1896共存2饲(6.9%)。结论 HBeAg/IC形成是HBV—DNA阳性血清HBeAg阴性的主要原因,而非A-1896。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HBVX基因、TGF alhpa、c myc、beta catenin等癌变相关基因及 2 49密码子突变的p5 3蛋白在高发区肝细胞癌癌变发生及其恶性表型维持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以肝癌高发区启东的肝癌细胞株 770 1和 770 3标本作为研究对象 ,以PCR及DNA测序分析方法确定HBVX基因在细胞DNA水平的整合。以RT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BVX基因的转录与表达。用PCR RFLP方法确定 p5 3基因 2 49密码子的错义突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TGF alhpa ,c myc ,beta catenin的表达。结果  2株细胞在DNA水平都存在HBVX基因片断的整合 ,但未见完整的转录和蛋白水平表达。序列分析显示 2株细胞的HBVX基因的序列各有特异性 ,并存在 13 0、13 1密码子的热点突变。PCR RFLP分析说明 2个细胞株中p5 3基因 2 49密码子均属野生型。免疫组化显示 2株细胞中TGF alpha ,c myc和beta catenin蛋白均有显著的积累。 结论 本实验的结果显示HBVX基因对这 2株细胞恶性表型的维持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 ,而是 1种HBV感染的遗传标志。未见HBVX基因蛋白表达 ,可能由于X基因 3′端缺失变异所致。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TGF alpha ,c myc和beta catenin蛋白的显著积累 ,说明多种癌基因的相互协同 ,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表型的维持相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