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1.
孟艳  陈江华 《浙江医学》2008,30(3):238-239
血液透析是一个体外循环过程,血液与透析管路及透析膜的接触,易触发并激活机体的凝血系统,导致凝血的发生,因此治疗过程中必须使用抗凝剂预防血栓的形成。肝素作为一种抗凝效果较好的抗凝剂已广泛应用于透析治疗中,但在对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患者行透析治疗时,普通肝素抗凝治疗往往会加重出血,为此临床上尝试了许多减少出血的透析方法,如无肝素透析、低分子肝素透析、体外肝素化透折以及血仿膜吸附法无肝素透析等。我院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患者采用血仿膜吸附法无肝素透析和无肝素透析两种方法进行治疗,旨在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血液透析长期存活的改善包括两个目标,一是患者死亡率的降低,二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目前情况下,第一个目标仍然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将成为将来血液透析追求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透析膜材料透析器对透析过程中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使用两种不同透析膜材料透析器(三醋酸纤维膜或聚砜膜)进行血液透析,透析前、透析过程中及透析后分别检测颈动脉-股骨头距离动脉脉冲速率(PWV)值,并进一步分析透析过程中体重增加小于1 kg患者透析过程和单纯超滤过程两种透析膜材料透析器对动脉PWV值的影响.结果 使用聚砜膜透析器时,动脉PWV值相对较低,在透析75min时下降14%,135min时下降16%(P<0.05);对11例患者(透析过程中体重增加小于1 kg)使用三醋酸纤维膜透析器,动脉PWV值持续显著性增高,在75 min时达到最大(增加40%)(P<0.01).使用三醋酸纤维膜透析器,透析前动脉PWV值与透析过程中动脉PWV值的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0.60,P<0.01).对随机选取的9例患者单纯超滤1 h,透析膜只有血液灌注而无传质过程时,使用三醋酸纤维膜透析器患者动脉PWV值显著增高(P<0.01),而使用聚砜膜透析器患者动脉PWV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三醋酸纤维膜透析器透析时能迅速改变动脉弹性,可能与透析器膜材料生物不相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药透析液对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透析液对血液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中药透析液(益气固肾液+常规碳酸氢盐透析液),与应用常规透析液者进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用3种透析膜:双醋酸纤维素膜、血仿膜、聚酰氨膜。测量透前、透析30min和透后的IL-1β、TNF-α、IL-6及CRP水平。结果:(1)透后IL-1β、TNF-α、IL-6及CRP均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应用中药透析液后,CRP升高程度明显降低(P〈0.05);IL-1β、IL-6、TNF-α升高程度也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2)用3种透析膜进行透析时,IL-1β、TNF-α、IL-6及CRP有所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中药透析液能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CRP升高程度,提示中药透析液能显著改善血液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2)用不同透析膜进行透析时,IL-1β、TNF-α、IL-6及CRP有所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双醋酸纤维素膜、血仿膜、聚酰氨膜的生物相容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将依赖透析生存并长期存活.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20%~30%.因此,做为透析室的医生和护士必须高度重视,对透析中低血压采取及时的防护与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液透析(HD)中生物相容性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体外循环装置中的血-膜接触.估计血液透析15年,每位患的血液要与4 000m^2的透析膜接触,因此血液透析的生物相容性主要在透析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不同透析膜对血液透析患者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8血浆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IL-8水平,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基因表达。结果 聚砜膜组的IL-8血浆水平及mRNA表达低于铜仿膜组及铜氨膜组,而铜仿膜组及铜氨膜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透析后的IL-8血浆水平及mRNA表达均较透析前升高。铜仿膜组透析前PBMC受LPS刺激后产生的IL-8多于聚砜膜组,血透后聚砜膜组产生的IL-8较透析前升高,而铜仿膜组较透析前无明显改变。结论 再生纤维素膜(尤其是铜仿膜)导致IL-8表达改变的能力强于聚砜膜,测量IL-8表达有助于评价不同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广泛开展,透析器及管路的复用问题已日益引起关注。透析器的复用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改变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减少新透析器引起的不良反应。能否有效的复用,能否提高透析器的复用率,保证医疗效果,除与细致的清洗消毒操作有关外,还与透析前对透析器管路的冲洗方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及其透析液中氨基酸的丢失。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采用聚砜膜(A组)、铜仿膜(B组)、复用铜仿膜(C组)的3组患者透析前、透析后血清氨基酸谱及其透析液中氨基酸的丢失量。结果A组透析后血清谷氨酸、谷氨酰胺、丝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酪氨酸水平降低(P<0.05);B组血透析前后血清氨基酸谱无明显变化;C组透析后血清天冬氨酸、苏氨酸水平降低(P<0.05);A组和B组患者透析液中丢失的氨基酸差异无显著性,C组患者透析液中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酪氨酸的丢失明显小于A、B两组(P<0.05)结论不同透析膜对患者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是不同的,取决于膜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血液净化》2008,7(11):628-631
终末期肾病的其他并发症1透析相关淀粉样变:临床特点看到一名患者经历了多年的透析而生存下来却受限于β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β2mA)导致的局部失稳破坏性关节炎和透析相关关节病变,这是很悲惨的。随着具有更好生物相容性透析膜的使用,这种长期透析的主要并发症较以前发生频率降低了。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