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7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27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18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34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49篇
内科学   66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47篇
综合类   3108篇
预防医学   129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57篇
  14篇
中国医学   1268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614篇
  2011年   675篇
  2010年   559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云南白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近年有流行的趋势,目前尚无有效的抗轮状病毒药物,因此,很有必要寻找一种有效的中药辅助治疗措施。2007年9月-2008年11月,采用云南白药贴脐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婴幼儿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又称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发病高峰在秋季,临床表现为频繁呕吐、腹泻和发热,严重者可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酸中毒而发生生命危险。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蒙脱石散间隔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先冲服蒙脱石散,1.5~3.0 g/次,3次/d,冲服蒙脱石散后2 h再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0.5 g/次,3次/d,疗程3~7 d;对照组40例,单独应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在第3 d的大便次数减少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蒙脱石散间隔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为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食物中毒的判定提供实验室检测依据。[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1起食物中毒病人分离株和福建省以往分离的肠炎沙门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不同病人的6株肠炎沙门菌PFGE结果均为同一型别,与往年分离的病人分离株的型别有异。[结论]PFGE分型技术可用于肠炎沙门菌的准确分型,有助于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溯源、判定和控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中药贴片经皮给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中药贴片经皮给药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西医综合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剂口服、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有脱水症状者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酸中毒,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贴片并使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1次/d,3 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高于对照组(76.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9,P<0.01).结论:中药贴片经皮给药佐治病毒性肠炎使用方便,依从性好,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96.
1 临床资料 例1,男,11个月,因"腹泻、呕吐2 d"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2 d前患儿随父母从外地回家,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蛋花水样便,不含粘液脓血,每天10余次,伴呕吐3次,非喷射性,口渴喜饮,尿量明显减少,病程中无发热及咳嗽.  相似文献   
997.
克罗恩病又称节段性肠炎或局限性肠炎,病变可发生在从口腔到肛门之间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不同的病变部位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使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困难,容易误诊和漏诊.近年随着对本病认识及检查手段的提高。被诊断的克罗恩病病例逐渐增多。本文收集大理学院附属医院1990~2008年9月18年间收治的诊断明确的18例克罗恩氏病的临床资料、手术所见、肠镜检查、X线表现和病理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克罗恩病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8.
轮状病毒(rotavirns,RV)基因型研究是RV感染预防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此文对发表自24个国家的56项针对RV基因型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分析.1985-2008年共研究了18 684份A组人RV样本.对这些RV的G(VP7)基因型和P(VP4)基因型在全球及各洲的分布所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最常见的几种基因型(如G1P[8]、G2P[4]、G3P[8]和G4P[8])外,以前不常见甚至未出现过的基因型也开始频繁出现,甚至有成为优势流行种群的趋势.这些分析结果对于今后RV疫苗研发及感染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易在短期内发生流行,如不积极救治,可危及患儿生命.我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应用喜炎平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3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162例患儿随机分为蒙脱石散组51例、喜炎平组55例和喜炎平+蒙脱石散组56例,疗程5~7d,比较3组患儿止泻时间、显效率与总有效率。结果喜炎平+蒙脱石散组止泻时间较蒙脱石散组及喜炎平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喜炎平组、喜炎平+蒙脱石散组总有效率高于蒙脱石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喜炎平+蒙脱石散组显效率高于喜炎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