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22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03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377篇
中国医学   28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
病人,女,42岁。单位体检时发现HBsAg(+),诊断为“乙型肝炎”。给予注射用苦参素(商品名“美地兰”,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956,批号07051004)0.6g溶于生理盐水250ml内缓慢静脉滴注,1次/d。患者否认有药物过敏史。连续静脉滴注14d,患者无异常不适,第15天将注射用苦参素0.6g溶于生理盐水100ml内静脉滴注,约10min,患者突然感觉全身发冷,  相似文献   
22.
周海林 《九江医学》2003,18(4):212-212
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反复,迁延不愈,预后差。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和方法。苦参素用于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屡有报道。为了进一步验证其疗效,本人采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笔者于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1 0月应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肝患者 83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83例患者年龄 1 6~ 65岁 ;实验室检查均呈HBs Ag、HBe Ag及 HBc Ab阳性 ,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 ,谷丙转氨酶 ( AL T) 32 6U/ L± 5 4 U/ L,胆红素增高 38例 ,白细胞降低 1 9例 ;B超均提示有不同程度慢性肝脏损害。治疗方法1 0 %葡萄糖 2 5 0 ml加肝乐宁 1 0 0 0 mg、能量合剂 2 5 0 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1个月后改为隔日 1次 ,直至肝功能正常、症状消失后停用液体治疗。同时口服维生素 B12 …  相似文献   
24.
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Fas/Fas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师进修杂志》2004,27(6):19-20
  相似文献   
25.
26.
胸腺五肽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是全世界流行的传染病,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已得到公认。由于种种原因尚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使用此药,对于α-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失败的难治性病例亦无良策。这些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而日益加重。目前,虽然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除病毒直接损伤外,细胞免疫异常可能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3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应用苦参素注射液及甘利欣注射液,对照组应用甘利欣注射液,观察ALT及HBV—M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串均较对照组高,两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2.7%、10.4%(P<0.01),ALT复常率分别为94.5%、75.0%(P<0.01)。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有较好的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  相似文献   
28.
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I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I型胶原合成的影响,阐明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袁桃霞等的肝星状细胞的分离方法和MTT法(甲基噻唑基四唑,metyl thiazolyl tetronzolium)及ABC免疫酶染色方法分别检测肝星状细胞增殖及I型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苦参素能明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I型胶原的合成,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9.
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和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苦参素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肝功能和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苦参素胶囊治疗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明显,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明显,HBV—DNA转阴达46.15%。结论: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肝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对乙肝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2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苦参素组、单磷酸阿糖腺苷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联合治疗组在HBeAg、HBV—DNA阴转方向较单用苦参素或单磷酸阿糖腺苷效果好,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其总有效率三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