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19篇
  免费   1806篇
  国内免费   502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406篇
妇产科学   232篇
基础医学   1014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3363篇
内科学   5898篇
皮肤病学   1046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3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5篇
外科学   471篇
综合类   8164篇
预防医学   12512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3452篇
  26篇
中国医学   1875篇
肿瘤学   132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776篇
  2022年   534篇
  2021年   666篇
  2020年   617篇
  2019年   660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590篇
  2016年   801篇
  2015年   852篇
  2014年   1722篇
  2013年   1972篇
  2012年   2589篇
  2011年   2697篇
  2010年   2473篇
  2009年   2458篇
  2008年   2604篇
  2007年   2633篇
  2006年   2465篇
  2005年   2266篇
  2004年   1908篇
  2003年   1628篇
  2002年   1335篇
  2001年   1002篇
  2000年   753篇
  1999年   548篇
  1998年   476篇
  1997年   372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究督促干预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于医院治疗的82例艾滋病及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AIDS/TB)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同时,根据病情使用抗结核组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辅以督促干预;在治疗后使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结果:精力评分7.6±2.1、疼痛评分2.7±0.8、情感评分4.5±0.8、睡眠评分9.1±3.1、社会活动2.6±0.8和身体活动3.1±0.9,总分31.9±1.8,观察组患者结果:精力评分5.3±1.7、疼痛评分2.5±0.9、情感评分3.2±0.7、睡眠评分7.4±2.8、社会活动1.3±1.0和身体活动1.4±0.9,总分21.6±0.9,两组患者评分除疼痛评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明显改善12例,改善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8%,观察组明显改善17例,改善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FVC和CD4+T细胞含量分别为76.9±4.3、75.4±4.7和258.4±141.7/u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分别为83.1±4.5、81.7±4.4和286.1±143.8/ul,两组患者治疗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促干预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病情改善和肺功能恢复有着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2.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病毒感染时,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不增高或仅有轻微增高,而全身细菌感染时,PCT明显增高,可鉴别细菌性肺炎和非细菌性肺炎[1]。本文检测了332例肺炎患者血清PCT水平,探讨其在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成年人支原体肺炎合并病毒感染者血清促炎及抗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方法:75例成年人支原体肺炎患者按照是否合并病毒感染分为单一支原体感染和合并病毒感染两组。检测并比较支原体肺炎患者及12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75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中,合并病毒感染者19例(25.33%)。与对照组比较支原体肺炎患者急性期血清中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支原体肺炎合并病毒感染患者MCP-1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单一支原体感染患者(P<0.05)。结论:成年人支原体肺炎合并病毒感染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MCP-1和IL-8表达显著升高,提示混合感染者存在更加严重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94.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以免疫缺陷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传染病.艾滋病患者中,最常见、最易反复发作的症状之一便是皮肤瘙痒.皮肤黏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全球HIV感染者基本都出现皮肤瘙痒症状[1],在我国HIV相关皮肤瘙痒症也较常见[2],几乎所有艾滋病患者在HIV感染的不同时期都经历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相关皮肤疾病的困扰,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一些患者甚至因过度的搔抓可出现表皮剥脱性丘疹、炎症性色素沉着和瘢痕性结节,给患者造成了极大地痛苦,而中医药治疗本病以辨证施治为其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疗效上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救治多脏器功能损害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药学专业知识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从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入手,配合医师选择有效、恰当的治疗药物(喜炎平注射液),将给药间隔由qd调整为q12h,为患者A停用引发皮疹的肝舒宁注射液,为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B选择泮托拉唑注射液。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的合作救治,挽救了重症患者的生命,患者康复出院。结论:成年患者在获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但由于病例数少,还需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6.
1 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态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报道,2009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为3 300万,每天新增约1 000名15岁以下艾滋病儿童,已累计达250万.从2009年后,虽然全球艾滋病疫情逐步趋于稳定,并开始呈下降趋势,由于感染者数量依然庞大,艾滋病感染者数量与新感染儿童数在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997.
杨艳 《卫生软科学》2014,(6):386-390
[目的]分析广西第二轮(2008-2013年)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简称示范区)艾滋病综合防治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评价示范区艾滋病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广西示范区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结合艾滋病监测检测、各类人群的艾滋病血清学哨点监测、流行病学专题调查以及自治区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年度督导资料,计算和分析2008-2013年广西示范区的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2013年中央转移支付和自治区本级经费投入较2009年提高了407%;2013年专职的防治工作人员数较2009年增长134%;艾滋病检测实验室、VCT门诊、美沙酮门诊、针具交换点及抗病毒治疗等网络不断扩大完善;宣传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监测检测能力不断加强;高危人群干预初见成效;抗病毒治疗进展显著;以县为单位规范化(合格)性病门诊覆盖率达100%。[结论]2008-2013年示范区落实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索艾滋病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大连大学2006级—2009级临床五年制本科生,在艾滋病理论与课间教学中,采用改革后的艾滋病教学模式,在授课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和统一命题测验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教改后学生在教学效果评价明显高于教改前(χ2=174.406,P=0.000),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教改前后均明显提高(P=0.000),但教改后明显高于教改前(χ2=69.898,P=0.000),教改前后的艾滋病教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t=19.304,P=0.000)。结论通过改变艾滋病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提高了艾滋病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艾滋病。  相似文献   
999.
下列缩略语为本刊常用词汇,第一次出现时,可以不标注中文,它们是: 甲胎蛋白(AFP) 艾滋病(AIDS)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某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该传染病医院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信息,分析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环节、方式等情况。结果 4年共发生49例HIV职业暴露,其中护士37例,医生7例,医技人员4例,保洁员1例;职业暴露人员中工龄≤5年者占75.51%。暴露方式以手术中器械、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针头等造成的锐器伤为主(36例,占73.47%);暴露环节以注射穿刺及有创术中操作为主(28例,57.14%);职业暴露中手术室发生22例(44.90%)、病房17例(34.69%)、检验科4例、产房3例、急诊2例、消毒供应中心1例。发生职业暴露后无1例感染HIV病毒。结论护士为HIV职业暴露的高发群体,针刺伤为暴露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