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6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7篇
临床医学   351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549篇
预防医学   16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5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部队为人员较集中的场所,且工作、生活、学习表现出群聚的特征。通过防治非典型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总结、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体预防经验,对于做好其他种种传染性强、威胁人类的疾病的防治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从我国公共卫生的现状看,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力量还不够强、力度还不够大、重点还不够突出,许多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难以适应疾病预防控制的新形势。从这种现状思考,再去回顾过去的工作,也很必要,不但可以巩固已得的防治成果,防止非典型肺炎疫情死灰复燃,而且对于今后其他传染病的预防参考价值也很大。当然,期望“毕功于一役”或者“一蹴而就”都是不现实的;从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史来看,尽管疫苗的问世使天花和脊髓灰质炎相继消灭,  相似文献   
82.
广西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广西消灭脊髓灰质炎实施策略的成本投入和产出的效益,为维护无脊髓类质炎状态以及控制、消除其它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对广西1991年实施消灭脊灰策略后所取得效果同之前进行对比,结果:广西消灭脊灰灰策略总共避免了脊灰发病19768例,避免死亡l955例,避免残疾21723例,产出效益44.43亿元,项目总投入2.153亿元,BCR为1:20.64,按照各年银行利率贴现后的BCR为1:22.38。结论:消灭脊灰策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显著,可以应用于控制麻疹等其它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83.
为巩固我国无脊髓灰质炎(脊灰)证实成果,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进一步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提高流动人口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服务质量,减少易感人群,保护儿童健康,根据卫生部及四川省卫生厅要求,于2002-2005年先后开展了3次全市范围的口服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刘蕴华  杨永钦 《职业与健康》2006,22(14):1081-1082
目的 通过对无锡市控制与消灭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的现状分析,提出要继续保持高水平的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特别要作好流动儿童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及时发现、应对各种野病毒输入情况,才能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 根据对该市人群免疫水平、疫苗免疫原性监测及15岁以下儿童的(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评价等分析该市控制与消灭脊灰的现状。结果 控制与消灭脊灰的现状分析结果表明,人群有较好的免疫水平,AFP监测系统敏感;但是,免疫空白的外来儿童是控制和消灭脊灰的薄弱环节,应引起高度重视。结论 该市的控制和消灭脊灰的现状表明,从上世纪印年代使用脊灰疫苗(OPV),特别是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接种率和人群免疫状况维持和稳定在较高水平。上世纪90年代脊灰发病已得到有效控制,已连续15a无脊灰野毒病例报告。要继续保持高水平的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特别要作好流动儿童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及时发现和应对野病毒的输入,才能巩固无脊灰成果。  相似文献   
85.
北京市外来儿童脊髓灰质炎免疫屏障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开展对外来儿童脊髓灰质炎 (脊灰 )抗体水平监测 ,对制定适宜的免疫策略 ,保持无脊灰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北京市外来人口密集程度和地理分布特点 ,共采集 4个区 1~ 14岁外来儿童血标本 337人测定脊灰抗体水平 ,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98 5 2 %、99 70 %、95 2 5 % ,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12 3 0 3、1∶10 9 6 5、1∶5 8 88。 1岁、2~ 4岁儿童各型抗体GMT显著高于 5~ 9岁、10~ 14岁儿童。不同地区间计划免疫管理水平和疫苗接种质量存在差距 ,外来儿童脊灰抗体水平仍低于北京市儿童。  相似文献   
86.
河北省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 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 375例 ,<1 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 (脊灰 )AFP病例报告发病率 2 34/1 0万 ,全部排除脊灰。病例分布于 1 4 6个县 (市、区 )。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5 47%,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 2 0 0 3/2 0 0 4年度全省开展 2轮口服脊灰疫苗强化免疫 ,第 1轮强化免疫报告应种儿童 2 4 71 90 8人 ,实种儿童 2 4 3871 7人 ,接种率 98 6 6 %;第 2轮报告应种儿童2 5 1 36 97人 ,实种儿童 2 4 86 0 97人 ,接种率 98 90 %。  相似文献   
87.
【摘要】 目的 观察离子交换纯化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Sabin株稳定性,以研究病毒纯化的回收率和质量控制。方法 使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和脊灰病毒Ⅰ型Sabin株,经过逐级过滤澄清和100K超滤膜浓缩,再经凝胶介质初步纯化后的病毒液,然后观察经过离子介质DEAE Sepharose FF层析纯化5批次的纯化效果。对每次纯化获得的病毒液测定D抗原、蛋白质含量、牛血清白蛋白含量、DNA残留量以评价其质量。结果 凝胶纯化后的病毒液,经离子介质DEAE Sepharose FF纯化,其D抗原、蛋白质含量、牛血清白蛋白含量、DNA残留量和比活性的批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离子介质DEAE Sepharose FF在一定批次内纯化脊灰病毒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88.
目的讨论脊髓灰质炎的防治。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9.
目的调查某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是否因为注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所引发。方法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收集病例的病历资料,汇总分析后提出诊断意见。结果该病例有脊髓灰质炎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接种的记录。在注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后约3 h开始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双下肢无力等,先后在市级医院和省级医院门诊治疗,主要诊断为病毒性感染,脊髓脱髓鞘病变等;标本中未检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他肠道病毒;疫苗质量合格。市级医学会鉴定诊断意见为该病例发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与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无关。结论该病例接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后发生急性弛缓性麻痹是一种偶合。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所用细胞系对脊灰病毒的敏感性,制备江苏省脊灰实验室的标准毒株(QC)。方法采用96孔微量培养板滴定法。结果江苏省脊灰实验QC3次独立的细胞敏感性实验结果的滴度波动为±0.5 log 10CCID50,同时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提供的已知滴度的Sabin参考株(China Sabin Test Reference Strain;CSTRS)做平行对照,CSTRS株3次滴度结果与其本身提供的参考值相比较,其滴度波动也均为±0.5细10CCID50。结论江苏省脊灰实验室QC结果符合实验要求,脊灰实验室所用细胞系对脊灰病毒的敏感性未下降。是敏感、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