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32篇
  免费   4782篇
  国内免费   2862篇
耳鼻咽喉   1588篇
儿科学   378篇
妇产科学   1194篇
基础医学   1835篇
口腔科学   346篇
临床医学   17795篇
内科学   7204篇
皮肤病学   182篇
神经病学   678篇
特种医学   31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2篇
外科学   26351篇
综合类   38156篇
预防医学   5814篇
眼科学   3234篇
药学   14923篇
  292篇
中国医学   3733篇
肿瘤学   4178篇
  2024年   548篇
  2023年   2465篇
  2022年   2189篇
  2021年   2829篇
  2020年   2844篇
  2019年   3271篇
  2018年   1554篇
  2017年   2808篇
  2016年   3112篇
  2015年   3409篇
  2014年   6590篇
  2013年   6454篇
  2012年   7821篇
  2011年   8538篇
  2010年   8092篇
  2009年   7960篇
  2008年   7525篇
  2007年   7503篇
  2006年   6659篇
  2005年   6451篇
  2004年   5770篇
  2003年   5437篇
  2002年   4047篇
  2001年   3673篇
  2000年   2621篇
  1999年   1973篇
  1998年   1779篇
  1997年   1640篇
  1996年   1429篇
  1995年   1151篇
  1994年   885篇
  1993年   569篇
  1992年   451篇
  1991年   343篇
  1990年   234篇
  1989年   280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 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一年内,超声随访有并发症发生的病例12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35-72岁,平均54岁。12例病例中超声显示腹腔积液4例;胆  相似文献   
992.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胰腺假性囊肿是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胰腺假性囊肿治疗方法的选择一直成为医学界的争论热点。本文就近年来针对胰腺假性囊肿的分期分型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3.
我院1992年10月至2002年10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术1536例,其中477例采用一线关腹加甲硝唑液灌洗术野,取得了良好效果,无一例切口感染、排异、腹盆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两种靶控方法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总被引:71,自引:4,他引:67  
目的 比较靶控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病人,年龄18~65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靶控血浆浓度组(P组)和效应室浓度组(E组)。设定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浓度分别为4 μg/ml和2 ng/ml。观察给药后意识消失时间、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s)的变化。术中调整两药靶浓度保持AAIS低于20。记录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和睁眼时间和AAIs的恢复。结果 E组意识消失的时间[(0.45±0.10)min]明显短于P组;此时两药的用量也明显高于P组。两组均能引起明显的低血压,但降低程度相似,且均未见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AAIs在意识消失时P组为41±22;E组49±16:但插管时均在20以下。术中血液动力学保持较低水平(P<0.01)。两组的插管评分、麻醉质量评分相似。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Aldrate评分及手术结束时疼痛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靶控血浆和效应室浓度输注均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但靶控效应室诱导时间更短,且无明显心血管副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晏亦民 《中国校医》2004,18(2):101-101
1 病历摘要 男,18岁,2002年12月26日7时起床后突感左下腹部剧烈刀绞样疼痛,持续不缓解,疼痛无放射,伴恶心、呕吐3次,排尿时疼痛更明显,无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无血尿、腹泻和畏寒、发热等症状.  相似文献   
99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CO2 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 4 5 0例LCCO2 气腹后呼吸和循环的变化。 结果 收缩压和舒张压在充气后 5min显著升高 (q =1 9 31 8,P <0 0 5 ;q =4 5 1 4 ,P <0 0 5 ) ;平均动脉压放气后 5min显著高于充气前及充气期 (q =32 2 35 ,P <0 0 5 ;q =7 4 39,P <0 0 5 ;q =1 1 1 5 8,P <0 0 5 ) ;心率充气后 5min和 2 0min比充气前明显增快 (q =1 0 1 5 8,P <0 0 5 ;q =6 772 ,P <0 0 0 5 ) ;血氧饱和度充气后 5min和2 0min显著下降 (q=4 6 6 6 9,P <0 0 5 ;q =84 85 3,P <0 0 5 ) ,放气后 5min仍显著低于充气前 (q =1 4 0 0 0 7,P <0 0 5 ) ;潮气量充气后 5min和 2 0min显著下降 (q =2 9 35 1 ,P <0 0 5 ;q =4 1 4 39,P <0 0 5 ) ,放气后 5min恢复至充气前水平 (P >0 0 5 ) ;气道平台峰值压在充气后 5min和 2 0min明显升高 (q =2 0 90 2 ,P <0 0 5 ;q =1 2 5 4 1 2 ,P <0 0 5 ) ,放气后立即下降到充气前水平 (P >0 0 5 )。LC气腹后并发肺不张 1例 ,胸腔积液 1例 ,头颈部充血、静脉怒张 3例。 结论 LC麻醉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麻 ,术中CO2 气腹对呼吸循环影响较为明显 ,气腹压应限制在 1 0 7k  相似文献   
997.
患者 :女 ,6 0岁。因左上腹隐痛 1月入院。体检 :一般情况好 ,腹部膨隆 ,除左上腹稍有压痛外 ,无任何阳性体征。X线钡灌肠透视 :结肠脾区可见一约5cm× 5cm大小钡剂充盈缺损 ,边缘光滑。纤维电子肠镜检查 :进镜至 70cm处 ,见一较大息肉 ,约 5cm× 5cm×5cm ,表面糜烂。病理检查示 :粘膜慢性炎性病变并坏死。临床诊断 :结肠息肉恶性变。治疗 :经积极术前准备后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术中见 :结肠脾区有一约 5cm× 3cm× 3cm肿块 ,质韧 ,表面光滑 ,活动度好。考虑为良性病变 ,改行结肠部分切除术。病理报告 :…  相似文献   
998.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colonicslowtransitconstipa tion)又称结肠无力 (colonicinertia) ,是由于结肠传输功能障碍而引发的以排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本病病因尚不明了 ,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全结肠切除术于 2 0世纪初ArbuthnotLane和Chapple率先报道 ,但由于其术前诊断、病情判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疗效不尽如人意且并发症多。我国报告的病例数尚少 ,疗效尚待总结。笔者自 1996年 3月— 2 0 0 1年12月用该术式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13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  相似文献   
999.
马攀峰  刘献武 《中原医刊》2003,30(20):42-43
1997年 10月~ 2 0 0 3年 6月 ,我们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肺动脉暂时阻断控制出血 ,修补或切断肺动脉 ,取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例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3 5~ 66岁 ,平均 5 2岁肿瘤侵犯肺叶动脉 7例 ,淋巴结粘连 3例。鳞癌 8例 ,腺癌 3例。在手术探查时均发现肿瘤或淋巴结与周围组织 ,特别是与肺血管紧密粘连。先分离胸膜 ,切断下肺韧带 ,用心脏手术下腔静脉阻断带绕过肺门 ,套管备用 ;然后解剖分离肿瘤、淋巴结、肺血管 ,一旦出现肺动脉出血 ,则收紧阻断带 ,暂时控制出血。在无血视野下处理肺血管、肿瘤。2 结果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肺耐药蛋白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protein,LRP)在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8株胰腺癌细胞株(SW1990、PCT-2、PCT-3、PCT-4、Aspc-1、Capan-1、Mia-PaCa-2及Panc-1)中LRP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在胰腺癌细胞株PCT-2中未检测到LRPmRNA的表达,在PCT-4、Aspc-1和Panc-1中,LRPmRNA表达条带较强;在SW1990、PCT-3、Capan-1和Mia-PaCa-2中LRPmRNA表达条带较弱;半定量平均表达水平为0.56±0.33。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证实,在PCT-2细胞中无LRP蛋白表达,PCT-3细胞中LRP蛋白弱表达,SW1990、Aspc-1和Capan-1细胞中LRP蛋白中度表达,而在PCT-4、Mia-PaCa-2和Panc-1细胞中可见LRP蛋白的过度表达。结论在胰腺癌细胞中存在LRP的先天性表达,LRP过表达可能是介导胰腺癌细胞先天性耐药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