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664篇
内科学   58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286篇
预防医学   29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20篇
  11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高血糖治疗差异.方法5 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各2 5例,均为血糖控制不良需要住院使用或调整胰岛素.CS Ⅱ组采用优泌淋R胰岛素放置于瑞士海创H-TR0Nplu s V100胰岛素泵内,持续皮下输注,MS Ⅱ组采用诺和灵R和诺和灵N装入诺和笔,于三餐前及10pm皮下注射.结果两组均可使血糖达标.CS Ⅱ组较MS Ⅱ组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p<0.05),CS Ⅱ组血糖达标所需的治疗时间少于MS Ⅱ组(p<0.01),CS Ⅱ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MS Ⅱ组(p<0.05).结论CS Ⅱ能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免去病人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为观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对糖代谢的影响 ,随访10例胰岛素泵治疗的T1DM患儿 ,分别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前、后6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胰岛素用量、严重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发生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胰岛素泵治疗6个月后HbA1c 显著下降 ,治疗前为8.97 %±1.69 %,治疗后为7.51 %±1.17 % (t=2.52 ,P<0.05) ;胰岛素用量无显著下降 ;未发生严重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表明胰岛素泵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 ,明显降低HbA1c,减少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是儿童及青少年T1DM常规治疗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3.
董荣乔 《河北医药》2003,25(9):670-670
研究证实 ,糖尿病的强化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减少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胰岛素泵的应用在强化治疗中可以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我科自 1999年 12月开始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12月以来 41例住院糖尿病患者 ,其中男 2 8例 ,女 13例 ,1型糖尿病患者 9例 ,年龄 9~ 2 6岁 ;2型糖尿病患者 3 2例 ,年龄 42~ 80岁。其中 3 3例为急性并发症住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各种感染 ) ,8例为血糖控制不理想而住院。1 2 治疗方法  ( 1)给病人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 ,控制三餐饮食量及时间…  相似文献   
44.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席桂兰  贡庆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685-1686
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随着病程的进展,无论Ⅰ型或Ⅱ型糖尿病的治疗使用胰岛素已成为必然。胰岛素泵的应用既能快速有效地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可以处理黎明现象,又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现就我科应用minimed508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7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糖(FPG≥1 1mmol/L)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A组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 =1 3) ;B组为胰岛素泵治疗组(n =1 4 )。2组治疗目标末梢血糖值为空腹≤7.0mmol/L和餐后2h血糖≤1 1 .1mmol/L。结果 2组患者都达到目标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无差异,低血糖发生率无差别(P均>0 .0 5 )。结论 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6.
随着糖尿病研究不断进展,人们认识到通过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大大延缓、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胰岛素泵由于其模拟正常胰岛β-cell分泌,既有稳定的基础分泌量,又有进餐时的追加量.故可达到强化血糖控制的效果。我院自2003年引进胰岛素泵并应用于临床治疗来,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潘焕峰  葛焕琦  蔡寒青 《吉林医学》2006,27(11):1381-1382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CSII)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将伴严重高血糖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单纯CSII对照组,比较连续治疗两周前后血糖及胰岛B细胞功能等情况,治疗组持续服药半年。结果:两组血糖均显著降低,糖负荷后胰岛素及C肽曲线下面积增加,HomaIR降低,ISI增加。治疗组空腹血糖更理想,空腹胰岛素(FINS)、C肽水平均下降,糖负荷后曲线下面积增加更显著,IR降低及ISI增加更显著,胰岛素用量少。半年后治疗组有23人血糖一直控制良好,血糖及B细胞功能好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更能显著改善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和静脉连续胰岛素输注(CVII)在糖尿病酮症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120例糖尿病酮症患者分为两组,CSII组和CVII各60例,观察两组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尿酮体均能恢复正常,CSII组优于CV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SII组平均胰岛素用量为(42.5±6.3)U/d明显少于CVII组(57.8±6.6)U/d(P<0 05);CSII组尿酮体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为(18.5±5.9)h明显短于CVII组(39.8±8.4)h(P<0 01);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41±0.13)次/例,显著低于CVII组的(0.96±0.45)次/例(P<0 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CSII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能更快、更有效地纠正代谢紊乱,控制高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9.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我院内分泌科自2003年引进瑞士海创公司生产的胰岛素泵,先后为20例患者进行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同时也对患者进行了从心理、技术到家庭等全方位的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常规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使用剂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低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法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效果优于胰岛素常规注射治疗,可促进血糖快速达标,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