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24篇
  免费   1305篇
  国内免费   794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695篇
妇产科学   165篇
基础医学   852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5648篇
内科学   5206篇
皮肤病学   402篇
神经病学   1039篇
特种医学   10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6篇
外科学   1994篇
综合类   12113篇
预防医学   4110篇
眼科学   334篇
药学   6478篇
  67篇
中国医学   2928篇
肿瘤学   334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532篇
  2022年   520篇
  2021年   720篇
  2020年   727篇
  2019年   802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650篇
  2016年   705篇
  2015年   841篇
  2014年   1638篇
  2013年   1726篇
  2012年   2327篇
  2011年   2504篇
  2010年   2485篇
  2009年   2489篇
  2008年   3258篇
  2007年   3064篇
  2006年   2797篇
  2005年   3186篇
  2004年   2362篇
  2003年   2083篇
  2002年   1497篇
  2001年   1312篇
  2000年   908篇
  1999年   712篇
  1998年   619篇
  1997年   547篇
  1996年   458篇
  1995年   406篇
  1994年   322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关系及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 (HBV)血清标志物阳性、(HBV)血清标志物阴性与肝细胞癌 (HCC)发生率的关系和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用回顾性对列研究方法 ,选出我院 1998年至 2 0 0 0年传染科、消化内科、肿瘤科肝细胞癌 (HCC)患者 45 5例 ,分析HBV阳性组和HBV阴性组患者与HCC发病率关系 ,HBV阳性和HBV阴性的HCC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336例HBV阳性组患者发生HCC中 ,HBsAg、抗 HBe、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12 4例 ,占 36 90 %。HBsAg、HBeAg、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98例 ,占 2 9 2 %。其他 114例 ,占 33 9%。HBV阳性组肝功能异常比率 ( 38 39% )显著高于HBV阴性组的 ( 19 33% ) ,P <0 0 1。【结论】HBsAg、抗 HBe、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HCC发生率大于HBsAg、HBeAg、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HBV阳性的HCC患者较易出现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3.
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卫生改革越来越深入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再次凸现出其重要性。改革过程中,必然会损害少数人的利益,出现一次暂时的“不合理”现象,如何面对改革后利益格局的调整?如何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优胜劣汰的严峻局面? 如何面对生存和发展的重重困难? 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肝细胞凋亡及坏死在急性肝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的大鼠创伤模型,采用 Annexin-V-Flous、碘化丙锭(propidium iodid,PI)双标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创伤后各时间点肝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数量变化,结合光镜、电镜和电泳观察细胞凋亡与坏死,并与肝功能变化相比较。结果创伤后早期肝细胞即发生凋亡和坏死,坏死肝细胞的数量进行性升高,与肝功能变化显著呈正相关;凋亡肝细胞在创伤后3h达高峰,部分凋亡肝细胞发生继发性坏死,其数量与肝功能变化显著正相关。结论肝细胞坏死与凋亡是严重创伤后肝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坏死肝细胞是肝功能损害的直接因素,凋亡肝细胞通过发生继发性坏死加重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5.
大鼠门静脉转流下耐受入肝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评估在排除门静脉淤血条件下动物耐受人肝血硫阻断的安全时限。方法 利用大鼠肝脏及肝蒂分支分叶的解剖特点,阻断肝左,中和右叶肝蒂,以尾叶静脉系统作为阻断入肝血流期间门静脉血液的流出道,肝脏复流后切除尾叶,在这一模型上,以阻断入肝血流不同时程后动物7d存活率,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肝脏能量代谢功能损害的严重诬蔑工及可逆性来推断动物耐受常温下入肝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结果 门静脉转流下阻断入肝血流90min以内,术后7d动物全部存活,其肝脏缺血-再灌流损害以肝窦淤血和肝细胞变性等可逆性病变为主,而肝脏能量代谢功能损害可得以代偿和恢复,阻断入肝血流100、110、120min后动物7d存活率分别为50%,30%和20%,肝脏缺血120min后肝脏缺血-再灌流损害则以大量肝组织坏死为显特性,其肝脏能量代谢功能严重受损而陷入失代偿状态。结论 大鼠在门静脉轻流时对常温下持续入肝血流阻断的耐受性显增强。其安全时限是90min。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抗结核化疗致肝功能异常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1例肺结核病人,对性别、年龄、化疗方案和HBVM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性别、年龄与肝功能异常无明显关系。HBVM阳性组肝功能异常(39/109,35.78%)显高于HBVM阴性组(16/122,13.12%)(X^2=16.30,P<0.001);HBVM阳性组中HBeAg阳性组肝功能异常(18/33,54.55%),显高于HBeAg阴性组(21/76,27.63%),X^2=7.25,P<0.01)。含PZA组肝功能异常(29/103,28.16%)显高于非PZA组(29/218,13.62%)(X^2=10.42,P<0.001),含PZA组中HBVM阳性组肝功能异常(18/45,40.00%)显高于HBVM阴性组(11/58,18.97%)(X^2=5.54,P<0.025);非PZA组中HBVM阳性组肝功能异常(21/64,32.81%)显高于HBVM阴性组(5/64,7.81%)(X^2=12.36,P<0.001)。结论:HBVM阳性尤其是HBeAg阳性和化疗方案中含PZA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HBeAg阳性最好不用含PZA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7.
88.
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地作用于肝脏,造成肝组织弥漫性损害,引起以门静脉压增高和肝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  相似文献   
89.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急性期的各种症状消失后,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次出现的神经系统损害。我院1996年-2003年,共收治该病患者4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簇集性水疱,带状排列,单侧分布,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其病程约2~3周。临床无特殊治疗方法,本文采用六神丸外敷加内服佐治带状疱疹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