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01篇
  免费   2321篇
  国内免费   947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312篇
妇产科学   199篇
基础医学   1237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6889篇
内科学   4887篇
皮肤病学   97篇
神经病学   293篇
特种医学   9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2066篇
综合类   12468篇
预防医学   6352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6992篇
  182篇
中国医学   4605篇
肿瘤学   706篇
  2024年   534篇
  2023年   2128篇
  2022年   1842篇
  2021年   2385篇
  2020年   2039篇
  2019年   1973篇
  2018年   746篇
  2017年   1351篇
  2016年   1206篇
  2015年   1305篇
  2014年   2042篇
  2013年   1858篇
  2012年   2358篇
  2011年   2273篇
  2010年   2098篇
  2009年   1969篇
  2008年   3963篇
  2007年   2681篇
  2006年   2074篇
  2005年   2791篇
  2004年   1767篇
  2003年   1482篇
  2002年   1043篇
  2001年   888篇
  2000年   626篇
  1999年   507篇
  1998年   494篇
  1997年   334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320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脐血穿刺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6月680例具有不同诊断指征的高危孕妇行胎儿脐静脉穿刺,抽取脐带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新生儿娩出后,根据娩出情况分为正常新生儿组与异常新生儿组,回顾性分析其妊娠中晚期脐血穿刺产前诊断肝肾功能指标差异。结果高龄产妇36例,超声诊断胎儿畸形399例,唐氏筛查高危88例,不良孕产史36例,羊水或绒毛染色体异常63例,夫妻双方地贫36例,其他22例,检出率分别为11.11%、16.79%、5.68%、8.33%、31.74%、2.78%、4.54%,各类指征核型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80例脐血染色体核型中,101例核型异常,异常率为14.85%,101例核型异常中,三体综合症共33例,其中21-三体17例,18-三体4例,13-三体12例,占总核型异常比例分别为16.83%、3.96%、11.88%;性染色体异常10例,占总核型异常比例为9.90%;嵌合体22例,占总核型异常比例为21.78%;倒位11例,占总核型异常比例为10.89%;其他21例,占总核型异常比例为20.79%;异常新生儿组肝肾功能指标β2-MG、(BUN)、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含量均高于正常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脐血肝肾功能指标β2-MG、BUN、Cr、ALT、AST、TBIL含量是影响新生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妊娠中晚期脐血穿刺产前诊断是减少出生缺陷的一项重要产前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亚硝酸钠对小鼠的免疫损伤。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5组,为阴性、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亚硝酸钠组,持续给药21 d,测定小鼠体质量,脾脏、胸腺的质量及其脏器系数,血液学指标,脾脏的生化指标(MDA、SOD、GSH含量)。结果染毒后,各组间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F=3.982,P=0.01;F=50.317,P0.001;F=29.875,P0.001);亚硝酸钠对胸腺的影响,阴性与阳性对照组间比较胸腺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8,P=0.028;t=2.375,P=0.042),各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间无差异,与阳性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亚硝酸钠对脾脏的影响,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亚硝酸钠对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最敏感的指标是粒细胞(GR),各实验组与阳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亚硝酸钠对脾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波动较大的主要是MDA,GSH和SOD在各组间无差异。结论由于受试物、染毒剂量等因素的影响,本次实验未得到亚硝酸钠对小鼠的免疫毒性的确切证据,这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线索。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思考地塞米松联合心得安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诊治的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其中A组使用地塞米松单药治疗,B组使用地塞米松联合心得安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6.00%,A组则为84.00%,各数据间有意义(P <0.05)。A组FT4、FT3、FT4/FT3等指标明显略差于B组,各数据间有意义(P <0.05)。结论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地塞米松联合心得安药物治疗模式,能够在提高患者总有效率的同时,改善其血清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4.
995.
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就是老年人肺部感染,因为起病较隐匿,所以在临床症状上表现不典型,因此,在患有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则更容易并发休克,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危重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死亡率。本文就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动态血气分析与消化道出血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中国药房》2017,(13):1805-1809
目的:为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质量控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从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组织的建立、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及质量控制效果3个方面介绍我院PIVAS质量控制的管理及成效。结果:通过对审方、调配、感控、设备、药品、耗材、卫生7大方面的各项指标每月检查1次并召开1次质量控制点评会,对不合格指标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我院PIVAS质量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质量控制指标合格率由2016年1月的84%上升到了同年6月的90%,同期差错率由0.579‰降低到0.099‰。结论:通过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对PIVAS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可有效规范各岗位工作流程、减少配制差错、保障药品配制质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胃内容物潜血阳性患者血红蛋白与凝血指标关系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检验科检验的100例胃内容物潜血阳性患者,按照性别的不同分为男性组50例,组内按照血红蛋白含量的不同分为贫血组25例,HB正常组25例。女性组50例,组内按照血红蛋白含量的不同分为贫血组24例,HB正常组26例。再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PT、APTT、DD。结果男性组贫血组与对照组以及HB正常组比较APTT、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与男性组结果相同。结论上消化出血较多导致贫血的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临床用药时应该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99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63-1864
随机选取本院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的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前来本院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凝血、抗凝和纤溶等相关指标,并对比分析各项指标。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醇原时间以及凝血酶时间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纤维蛋白原、α2抗纤溶酶、抗凝血酶以及纤溶酶原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相对于健康人群,其纤溶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异常,同时凝血处于低状态,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析手术室术中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间共收治手术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3),观察组术中应用间歇充气压力泵予以护理干预,两组术后各项预防措施均相同,比较2组术后出血量及苏醒时的体温;比较术后24 h时凝血指标,包括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LT(血小板计数)、Fbg(纤维蛋白原)、TT(凝血酶时间);比较2组术后寒战、延迟苏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出血量接近,比较P0.05;观察组苏醒时体温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术后24 h的PT、aPTT、TT等指标水平接近,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Fbg与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2组躁动、延迟苏醒发生率的差异P0.05;观察组寒战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5.6%(3/54)、11.1%(6/54),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术中护理干预的应用利于维持患者体温,以免出现低体温引起凝血指标异常,也利于寒战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