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86篇
  免费   2870篇
  国内免费   2131篇
耳鼻咽喉   277篇
儿科学   930篇
妇产科学   272篇
基础医学   5511篇
口腔科学   377篇
临床医学   7463篇
内科学   7414篇
皮肤病学   1107篇
神经病学   586篇
特种医学   13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2568篇
综合类   15239篇
预防医学   2826篇
眼科学   282篇
药学   5003篇
  83篇
中国医学   2931篇
肿瘤学   2723篇
  2024年   358篇
  2023年   1371篇
  2022年   1260篇
  2021年   1646篇
  2020年   1595篇
  2019年   1641篇
  2018年   820篇
  2017年   1390篇
  2016年   1516篇
  2015年   1584篇
  2014年   2229篇
  2013年   2132篇
  2012年   2718篇
  2011年   3122篇
  2010年   2974篇
  2009年   2828篇
  2008年   2906篇
  2007年   2886篇
  2006年   2733篇
  2005年   2830篇
  2004年   2402篇
  2003年   2253篇
  2002年   1855篇
  2001年   1646篇
  2000年   1388篇
  1999年   1199篇
  1998年   1040篇
  1997年   907篇
  1996年   801篇
  1995年   713篇
  1994年   583篇
  1993年   366篇
  1992年   374篇
  1991年   285篇
  1990年   232篇
  1989年   254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目的 探讨鼻咽癌鼻咽肿瘤体积与T分期的关系。方法 将首程放疗前NPC病人 2 0例的鼻咽MRI扫描资料输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鼻咽肿瘤体积计算 ,比较鼻咽肿瘤体积与 1992福州分期、1987香港何氏分期和1997UICC分期T分期的关系。结果 在T1、T2、T3和T4各期中 ,鼻咽肿瘤平均体积 (c )分别为 :1992福州分期 :9.999± 3 .85 4,16.14± 4.176,43 .5 61± 2 2 .846和 45 .2 67± 2 2 .5 13 (F =3 .5 8,P =0 .0 3 7) ;香港何氏分期 :9.999± 3 .85 4,2 8.0 76± 19.3 87和 44 .15 5± 2 2 .915 (F =3 .63 ,P =0 .0 487) ;UICC分期 :9.999± 3 .85 4,2 8.0 76± 19.3 87,45 .0 18± 2 1.63 5和 43 .2 91± 2 6.178(F =2 .2 9,P =0 .118)。结论  1992福州分期和香港何氏分期的鼻咽癌T分期标准 ,能基本反映鼻咽肿瘤的体积大小 ,1997UICC分期的鼻咽癌T分期标准未能反映T分期与鼻咽肿瘤体积大小的相关关系。建议对1992福州分期标准作以下补充 :蝶窦受累归入T3 ,喉咽受累归入T4。随着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普及 ,今后更为准确、更能预测肿瘤预后的肿瘤T分期 ,应考虑加入体积因素。  相似文献   
64.
本文用卡提素防治支气管哮喘,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细胞免疫变化,结果显示卡提素治疗后T_3~+(成熟T细胞)、T_4~+(辅助/诱导T细胞)、T_4~+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说明卡提素作为免疫增强剂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因此,对于该病患者于每年好发季节前应用卡提素做预防性治疗,可减少或减轻哮喘的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65.
孔今城  胡宏慧 《上海医学》1997,20(10):586-588,F004
肠道非肿块型溃疡性T细胞淋巴瘤比较罕见,与肠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易发生混淆,且其症状复杂多样不易确立诊断[1]。我们曾遇2例,均经6个月反复各项检查仍难确诊,后因肠穿孔作肠殷切除,经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酶标记后,才明确诊断为肠道非肿块型溃疡性T细胞淋巴瘤,现报道如下。病史摘要倒1,男,15岁。不规则周期性发热6个月,38~39C为多,间隙正常3~4天后发热再起,最高可达40.5C伴咽痛及颈浅淋巴结肿大如黄豆。发热时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记数正常,各种抗生素治疗未能控制体温,消炎痛栓剂可暂时降低温度。其它各项检查均未提供诊断…  相似文献   
66.
对23例营养不良并的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此类患儿不仅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功能低下,而且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认为要防治营养不良并反复呼吸道感染,除综合支持治疗外,还须给免疫球蛋白和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67.
氦—氖激光照射对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68.
69.
对感染旋毛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吞噬活性、脾脏T细胞亚群、NK细胞杀伤活性、白细胞介素Ⅱ(IL-2)产生能力进行了动态检测。观察到小鼠在感染旋毛虫后,上述指标均出现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表明旋毛虫感染对宿主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对抑制作用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的关系。方法:用单克隆抗体UCHL-1、L26及EB病毒编码的潜在膜蛋白-1(LMP-1),免疫组化染色确定肿瘤的免疫表型及EB病毒转化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编码的EBERs。结果:21例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EBERs5例阳性的(23.8%),其中给内淋巴瘤3例,肺和胃肠淋巴瘤各1例。阳性细胞约占肿瘤细胞的10%~70%。5例EBERs阳性病例中仅1例表达LMP-1,为结内淋巴瘤。结论: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可能与EBV的感染有关,LMP-1的阳性率较EBERs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