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33篇
  免费   3487篇
  国内免费   2981篇
耳鼻咽喉   642篇
儿科学   711篇
妇产科学   733篇
基础医学   4169篇
口腔科学   1109篇
临床医学   11275篇
内科学   4039篇
皮肤病学   393篇
神经病学   2445篇
特种医学   23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7027篇
综合类   20058篇
预防医学   4902篇
眼科学   1433篇
药学   8517篇
  100篇
中国医学   6250篇
肿瘤学   1014篇
  2024年   599篇
  2023年   2144篇
  2022年   1803篇
  2021年   2092篇
  2020年   1845篇
  2019年   1879篇
  2018年   914篇
  2017年   1467篇
  2016年   1560篇
  2015年   1989篇
  2014年   3144篇
  2013年   2972篇
  2012年   4061篇
  2011年   4467篇
  2010年   3959篇
  2009年   3782篇
  2008年   4637篇
  2007年   4047篇
  2006年   3826篇
  2005年   4033篇
  2004年   3196篇
  2003年   2894篇
  2002年   2341篇
  2001年   2244篇
  2000年   1736篇
  1999年   1453篇
  1998年   1195篇
  1997年   1145篇
  1996年   1114篇
  1995年   928篇
  1994年   830篇
  1993年   590篇
  1992年   545篇
  1991年   455篇
  1990年   422篇
  1989年   433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anterior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at the lateral supra-arcuate ligament, QLB-LSAL)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组(Q组)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每组各31例。记录术前(D0)、术后24h(D1)及48h(D2)QoR-40评分;记录术后2h(T1)、6h(T2)、12h(T3)、24h(T4)、48h(T5)静息与运动时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手术时长;记录术后48h内补救镇痛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Q组患者术后QoR-40量表评分明显高于T组患者(P<0.05);Q组患者术后T2、T3、T4、T5时间点静息及运动时疼痛VAS评分低于T组(P<0.05),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少于T组(P<0.05)。结论 与TAPB比较,QLB-LSAL可以提高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对腰椎滑脱症患者疼痛症状、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正中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微创TLIF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根据术后12个月时MacNab分级评估临床疗效。于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评估腰椎神经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与组内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与组内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JOA评分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2/50),低于对照组的16.0%(8/50)(P<0.001)。结论 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虽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究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对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5月~11月就诊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40例,按就诊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A型肉毒毒素常规部位注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增加眉间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平均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药效持续时间实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随访1个月,实验组平均SAS/SDS评分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随访3个月、6个月,实验组平均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单项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实验组平均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予以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效果肯定,起效迅速,药效持久,增加眉间肌注射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更优,且不良反应少,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肌少症与跌倒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潍坊市385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非肌少症组和肌少症组。测量各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肌肉质量指数(MMI)和下肢肌肉质量指数(LLMMI);同时进行握力、功能性步行能力(TUG)、平衡能力(BBS)测试。肌少症与跌倒风险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BMI、MMI、LLMMI与TUG及BBS应用直线回归相关性分析。结果 385例老年COPD患者发生肌少症108例,其发生率为28.05%.肌少症组患者BMI、MMI、LLMMI、握力及BBS显著低于非肌少症组,而TUG显著高于非肌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MMI、LLMMI与TUG呈负相关,与BBS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COPD患者肌少症跌倒风险与年龄、吸烟、接触粉尘、COPD病史及呼吸困难评分密切相关,多数存在过去1年内跌倒史、下肢肌力减退、平衡功能受损。结论 社区老年COPD患者肌少症跌倒风险与年龄、吸烟史、过去1年内跌倒史、下肢肌力减退、平衡功能受损有关,应积极给予营养等干预策...  相似文献   
995.
寻常型鱼鳞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角化障碍性疾病。本文对一个侗族鱼鳞病家系进行调查,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鱼鳞状鳞屑和毛周角化,该家系4代共有患者5例,其中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1例,呈现连续传递,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且可能存在外显不全。根据该家系患者临床表型和遗传特点,诊断为寻常型鱼鳞病。  相似文献   
996.
支气管扩张症(BPD)是由于气道发生感染、异物物吸、免疫缺陷及遗传等问题诱发的,造成支气管壁破坏,引起支气管永久性变形扩张的慢性肺部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大量咳痰、反复咯血,且易发生支气管哮喘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尖端赛多孢子菌为无性型波氏假阿利什菌(Policosis),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多出现在被石油芳香烃类物质(PAHs)污染的环境中,如土壤、污水和腐物等。临床研究表明:尖端赛多孢霉可产生大量孢子,通过空气进行播散,易在肺囊性纤维化患者及肺移植患者等特定人群中引起广泛的感染。尖端赛多孢子菌可分布于人的肺部、神经系统、皮肤、关节、消化系统、甲状腺、肾脏等多种组织器官内,其病死率高达 40%- 95%。现将我院1例因支气管扩张并发尖端赛多孢子菌所致的肺部感染病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研究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9月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6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术中均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A组选择前锯肌平面阻滞,B组选择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生命体征、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疼痛因子、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6.67%,B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平面、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阻滞操作时间缩短,阻滞持续时间延长。两组患者切皮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较B组减少(P <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GE2、IL-6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分析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患者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FMS的中医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148例FMS患者,观察疼痛诱发和加重因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和FMS其他主要症状,分析证候特征。结果 148例FMS患者中,因劳累、情绪刺激和气候变化诱发疼痛者分别占52.0%、48.6%和39.2%,因劳累、情绪刺激和气候变化加重者分别占64.9%、49.3%和54.1%;轻度、中度和重度疼痛分别占11.5%、47.3%和41.2%;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和中轴部位疼痛分别占89.2%、88.5%、90.5%、86.5%和93.2%,其中,以背部、腰部、右肩胛带区、右上臂和左肩胛带区疼痛较常见,分别占84.5%、81.8%、76.4%、75.0%和75.0%;重痛、酸痛和胀痛分别占69.6%、63.5%和52.7%。常见症状中,有疲劳、睡醒后仍觉疲乏、认知损害、睡眠障碍、情绪障碍、慢性头痛的患者分别占95.9%、91.2%、67.6%、88.5%、93.2%...  相似文献   
999.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一组与免疫失调有关的疾病,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常.主要的治疗药物是精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于难治性病例,现有的药物常常无效,这就需要针对IIM的发病机制开发新型的治疗药物.文中就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并且阐述了治疗效果的评估标准,讨论了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对腕管综合征患者 ,通过检测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的方法 ,来判断其受损程度 ,已广为人知。但有关其波形特点 ,目前国内研究尚少。国外学者认为 ,常规取皮肤电极 ,在拇短展肌接收 ,所得到的电位波形 ,易受其它肌群干扰 ,容易出现初期正相波 ,对结果影响较大。而蚓状肌受影响较少 ,准确性较高[1] 。笔者自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6月共检测 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MCV ,并分别在第二蚓状肌和拇短展肌接收 ,比较初期正相电位波形特点 ,以期明确蚓状肌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电生理检测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5例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