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78篇
  免费   1456篇
  国内免费   684篇
耳鼻咽喉   402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1447篇
口腔科学   440篇
临床医学   3758篇
内科学   1100篇
皮肤病学   114篇
神经病学   2400篇
特种医学   9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545篇
综合类   7998篇
预防医学   2260篇
眼科学   383篇
药学   2903篇
  80篇
中国医学   2566篇
肿瘤学   533篇
  2024年   256篇
  2023年   1023篇
  2022年   859篇
  2021年   1163篇
  2020年   1190篇
  2019年   1086篇
  2018年   494篇
  2017年   837篇
  2016年   849篇
  2015年   1114篇
  2014年   1646篇
  2013年   1639篇
  2012年   1919篇
  2011年   1973篇
  2010年   1685篇
  2009年   1511篇
  2008年   1899篇
  2007年   1568篇
  2006年   1280篇
  2005年   1371篇
  2004年   1180篇
  2003年   1136篇
  2002年   870篇
  2001年   711篇
  2000年   529篇
  1999年   447篇
  1998年   329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上胸椎前方解剖关系复杂,由浅及深为肌层:颈阔肌,胸锁乳突肌;骨性结构:胸骨柄,胸锁关节;血管性结构:左、右颈总动脉,主动脉弓,无名动脉,左无名静脉,左、右头臂静脉,甲状腺下动脉,胸导管;神经组织:喉返神经,交感神经链;其他深层组织:食管,气管,甲状腺,胸腺。这些器官和组织相互交错,互为邻里,错综复杂。此处椎体或脊髓前方病变时,前方入路可直接暴露病变部位,术野清晰,手术直接,效果明确,但易损伤以上相邻组织,严重者损伤胸髓,导致患者高位截瘫。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夹闭的方法及相对适应证。方法分析我科用该手术方式治疗的14例(16个)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着重阐述手术方法、注意事项、术中动脉瘤破裂处理及手术适应证。结果14例(16个)动脉瘤全部一次手术夹闭成功,其中4例术中有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合并有脑积水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死于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其它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用该方法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安全、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颅底中线区大型和巨大型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切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颅底中线区不同部位大型和巨大型脑膜瘤手术入路和切除方式,并分析特殊类型脑膜瘤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93例,男性26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48.4岁。术前行神经影像学检查,根据肿瘤部位,选择相应手术入路,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80例(86.02%),大部分切除13例(13.98%),死亡1例(10.75%)。除单条颅神经功能术前完全丧失外,术后神经功能改善者75例(81.52%),不变者10例(10.86%),加重者7例(7.6%)。经6月 ̄7年随访,13例(14.13%)肿瘤复发。结论颅底中线区大型和巨大型脑膜瘤手术切除难度大。要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必须选择正确手术入路,采用分块切除方式,精心保护重要血管和神经。  相似文献   
44.
不同入路腰部硬膜外穿刺对术后腰痛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腰痛是腰部硬膜外麻醉的常见并发症,一般认为是由于穿刺损伤所致。硬膜外穿刺有正中入路和旁入路两种方法,旁入路硬膜外穿刺可以避免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的损伤,与正中入路法比较是否可以降低腰部硬膜外麻醉后腰痛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评价不同入路腰部硬膜外穿刺对术后腰痛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采取改良的枕颈侧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肿瘤的相关手术技巧。方法13例枕骨大孔区大型肿瘤直径均大于4cm,其中神经鞘瘤7例,脑膜瘤4例,脊索瘤2例。根据肿瘤同脑干及上颈髓的关系将肿瘤分为:腹正中型4例,腹侧方型6例,背侧型3例。采用改良的枕下侧入路,切除肿瘤一般要求从瘤周蛛网膜的界面处进行,保留枕骨髁,显微镜下从侧方入路,在副神经根间隙切入点分离并分块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脑膜瘤和脊索瘤各1例次全或大部分切除。随访1 ̄3年,12例病人基本恢复正常,1例脊索瘤术后1年临床症状逐渐加重。结论改良的枕下侧入路有利于肿瘤的显露和切除,手术的关键是从蛛网膜的界面处分离,以副神经根间隙为切入点分离肿瘤。  相似文献   
46.
《广东医学》2006,27(3):310-310
我们在审稿工作中,常发现有的作者在撰写论文的讨论部分时,只将前文的资料简单罗列,更有的是文不对题,妄加评论或下结论。现将论文中需要讨论的内容及写作上的注意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7.
经穹隆结膜入路埋线法重睑成形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子健  张明谏  王爽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0):1157-1158,I0005
目的:通过分析重睑形成原理,综合比较多种重睑成形的方法,讨论埋线法重睑成形术的优点和可行性。方法:对387例患者行经穹隆结膜入路间断缝合埋线法重睑术。其中88例为其他方法埋线后重睑线消失的患者。结果:手术方法可靠,术后所形成的重睑外形良好,重睑维持时间长。最长随访时间38个月。结论:此方法因符合重睑形成原理,可以充分的将较多的上睑提肌腱膜与上睑皮肤结扎固定、故术后所形成的重睑牢固。且在直视下经穹隆结膜入路,降低了对眼球组织损伤的危险性。是埋线法重睑成形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8.
采用流变学法测定了亚麻籽胶溶液的胶凝点、熔化点,并采用质构仪、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影响亚麻籽胶凝胶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亚麻籽胶具有胶凝性,它能形成一种热可逆的冷致凝胶,亚麻籽胶溶液的胶凝点低于其凝胶的熔化点,且亚麻籽胶溶液的胶凝点及其凝胶的熔化点均随冷却的起始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亚麻籽胶浓度、溶解温度、pH、NaCl、CaCl2及复合磷酸盐能影响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随着浓度的增加及溶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pH6~9的范围内,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达到最大;NaCl和复合磷酸盐可以降低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低浓度(〈0.3%)的CaCl2可以增强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而高质量分数(〉0.3%)的CaCl2能降低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  相似文献   
49.
对于上肢前臂手术中,我们通常采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以达到完善的区域麻醉效果。传统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我们都是采用针刺法在腋动脉搏动周围寻获鞘膜的落空感和穿刺针的搏动来确定针已进入鞘内,此时病人若有异感可更明确。该方法优点是所需器材简单;但由于该方法属于盲探性的穿刺,在病人具有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并不能确保鞘膜的落空感和穿刺针搏动的完全寻获;而要寻获异感以确保穿刺针位置的准确又需要病人的准确配合。这些都影响了该方法的穿刺容易度和准确性,从而导致了该方法麻醉效果的不确定性。而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将穿刺针最大限度的接近臂丛神经的神经刺激仪法则有效的避免了传统针刺法的局限性,显示出了良好的麻醉效果和操作的简单化。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4年8月对38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入路减压术,其中18例行一期经口咽入路减压和后路枕颈内固定术:15例行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5例不可复型仅行经口咽前入路减压术。结果:平均随访38个月(6~96个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上颈段脊髓减压改善率达89.3%。发生颅内感染1例,前路钢板松脱1例。结论:与常规减压方法相比,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减压手术创伤小,操作精细、准确,术中与助手可协同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