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0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575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271篇
基础医学   411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2277篇
内科学   486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173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325篇
综合类   3631篇
预防医学   986篇
眼科学   147篇
药学   1121篇
  13篇
中国医学   277篇
肿瘤学   88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450篇
  2013年   562篇
  2012年   693篇
  2011年   790篇
  2010年   692篇
  2009年   654篇
  2008年   759篇
  2007年   687篇
  2006年   709篇
  2005年   665篇
  2004年   526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患者,男,18岁,因乏力2年,加重2个月于2003年11 月1日收住我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间断发热及齿龈出血,血常规检查示全血细胞减少,多部位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及骨髓活检确诊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服用康力龙安雄、环孢菌素A及中草药等治疗,病情无好转, WBC(1.5-2.3)×10~9/L.Hb 50~60 g/L,BPC(7~30)× 10~9/L。治疗期间曾输注血小板10U(未用滤器和照射)。近 2个月乏力明显加重。入院时查血常规:Hb 60 g/L,RBC  相似文献   
42.
胸膜的恶性间皮瘤相对少见,在所有胸膜恶性肿瘤中不超过2%~3%。发病年龄高峰在40~60岁年龄组,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国外发病平均年龄60岁,我国为45.2岁。男:女=5:1(1.5/10万 vs 0.3/10万)。胸膜间皮瘤的确切致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人们公认胸膜间皮瘤的发生与石棉接触有关,约1/3的胸膜间皮瘤无石棉接触史。  相似文献   
43.
2003年举行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庆典:纪念发现DNA结构五十周年。这是一次展示现代生物学取得非凡成就的机会。这一发现为了解基本的生物学原理铺设了道路,该原理正在开始直接应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2004年另外一个标志性的周年纪念:自然医学杂志创刊十周年,在这十  相似文献   
44.
针吸细胞学诊断淋巴结转移癌88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应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诊断恶性肿瘤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文献报道较多,但采用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癌,文献报道例数较少,现将我们几年来应用针吸细胞学诊断880例淋巴结转移癌及有关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应用细胞化学染色来诊断AHL。方法:6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病例16例AHL中双表型4例,双克隆12例。结果:AHL POX和SBB可表现阳性,但阳性率均较低。PA S染色可呈粗颗粒、珠状和块状或部分细胞呈细颗粒弥散状,部分细胞呈粗颗粒、小珠。双表型N SE多表现局灶型和颗粒型。结论:AHL是淋巴细胞和髓细胞共同累及的一组疾病,单纯形态学诊断其准确率为8.7%,结合细胞化学染色可提高到55.6%,AHL诊断必须综合分析所有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细胞学检查在诊断直肠癌中的价值。方法 对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1月 185例直肠癌患者 ,术前对直肠肿块行涂片组、活检组、活检组加涂片组检查 ,比较各组诊断阳性率。结果 活检组阳性率 6 4 .4 % ,涂片组 38.1% ,活检加涂片组 91.8%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涂片细胞学检查可作直肠癌常规诊断方法 ,结合活检 ,可较快获得诊断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妊娠期宫颈细胞学筛查的安全性,涂片特点及异常细胞学的产后转归。方法:对在该院产科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12~33周的孕妇1120例及同年龄组接受妇女普查人员1096例分别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将检查结果分析对比。结果:孕妇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9%(P<0.01),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发生率5.80%与对照组6.11%相似,对孕期存在宫颈上皮内病变者在产后42~90天重复涂片评估,有宫颈上皮内病变的17例中,12例程度降低,5例无变化。结论:产前检查是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的良好时机,是安全的,妊娠期感染性疾病发生率高,异常细胞学的处理可严密观察至产后进行。  相似文献   
48.
漆明 《广西医学》2009,31(7):1023-1025
免疫细胞化学(immunoeytochemistry,ICC)是近40余年兴起的一门边缘科学。运用ICC技术协助细胞学诊断,能提高细胞学的确诊率。ICC特别适合于上皮性、间叶性或淋巴细胞性肿瘤的鉴定;在淋巴瘤亚型分类中更趋客观、准确,并能为间叶来源肿瘤的细胞起源提供可靠证据,使寻找转移癌原发灶这一难题方面有了一线希望。笔者就近年来ICC技术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9.
陆俊羽  姚伟  钱桂生  吴国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969-5971,F003
背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的增殖在缺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起重要作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全军呼吸研究所在前期实验中通过构建Na^+/H^+交换器-1(sodium/pmton exchanger isofom-1,Na^+/H^+exchanger isoflorm-1,Na^+/H^+ antiporter isoform-1,NHE-1)特异性核酶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入体外培养的大鼠PASMC内表达,发现NHE-1抑制可诱导细胞内酸化而抑制PASMC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但这种促凋亡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完成,尚不清楚。目的:探讨Bcl-2、Bax蛋白表达在NHE-1抑制而诱导大鼠PASMC凋亡中的作用。设计:分组对照实验。地点和材料:实验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全军呼吸内科研究所完成。转染表达NHE-1特异性核酶基因的体外培养大鼠PASMC(PRZ细胞)、转染PLXSN空载体的大鼠PASMC(PX细胞)、未处理大鼠PASMC细胞(PA细胞)为前期实验所制备。干预:已构建NHE-1特异性核酶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入体外培养的大鼠PASMC内表达,同时转染pLXSN空载体入另一组大鼠PASMC内,后者与未转染的大鼠PASMC细胞为对照组。用荧光指示剂(Fura-2/AM)测定法检测转染NHE-1特异性核酶基因的大鼠PASMC内Ca^2+([Ca^2+]i)变化;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Bcl-2和Bax mRNA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Bcl-2和Bax蛋白表达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转染NHE-1特异性核酶基因的大鼠PASMC内Ca^2+([Ca^2+]i)变化。②细胞内Bcl-2和Bax mRNA表达变化。③细胞内Bcl-2和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转染NHE-1特异性核酶基因后,大鼠PASMC内[Ca^2+]i显著升高,细胞内[Ca^2+]i在PA细胞[(95.94&;#177;6.39)nmol/L]与PX细胞[(98.08&;#177;7.37)nmol/L]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而PRZ细胞[(198.08&;#177;16.59)nmol/L]显著高于PA细胞及PX细胞,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01)。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A细胞、PX细胞、PRZ细胞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分别为2.21&;#177;0.18,2.09&;#177;0.30。1.45&;#177;0.20),Bax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A细胞、PX细胞、PRZ细胞的ABax/Aβ-actin分别为0.17&;#177;0.02,0.23&;#177;0.06,0.59&;#177;0.08)。结论:NHE-1抑制诱导的PASMC凋亡与[Ca^2+]i增加、Bcl-2表达降低及Bax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0.
诱导痰技术对肺癌细胞学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ickerman于1958年首先提出诱导痰检测方法,即对不能自然咳痰的患者进行高渗盐水雾化获得痰液,并利用二硫苏糖醇(DTT)黏液溶解剂对痰进行处理,消除黏液的影响。近年来诱导痰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道炎症检测以及肺部结核菌、卡氏肺囊虫的检测。对诱导痰技术对肺癌细胞学的诊断作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