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9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281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96篇
基础医学   138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748篇
内科学   39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50篇
综合类   2312篇
预防医学   247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223篇
  15篇
中国医学   631篇
肿瘤学   172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710篇
  2010年   711篇
  2009年   614篇
  2008年   663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吸附和扩散特性是进行色谱过程的基础,本文测定了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三尖杉磷碱在多孔的吸附及扩散特性,结果表明:紫杉醇和三尖杉磷酸在硅胶上的吸附不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但在低浓度下可用溶剂调整型Langmuir模型描述。扩散研究表明,用醇和三尖彬磷碱在硅胶上吸附罗弱,表面扩散可以忽略,相同条件下,紫杉醇的吸附量受强溶剂影响罗大,强溶剂组成的增加会造成紫杉醇吸附量很快下降,这和在正相色谱  相似文献   
72.
对半合成紫杉醇类化合物的关键步骤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的羟基保护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氯甲酸(2,2,2-三氯)乙酯作为羟基保护基,获得了7同0-二*(三氯乙氧羰基)-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7,10-di(Troc)-10-DAB」的反应为连串反应,受反应时间和温度影响罗大。当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min时,目的产物为7,10-di(Troc)-10-DAB的反应  相似文献   
73.
紫杉醇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洋  谭玲 《中国全科医学》1999,2(5):372-373
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紫素,泰素)于1995年在我国上市。紫杉醇单药应用对晚期卵巢癌、乳腺癌、肺癌、头颈部癌、食管癌、生殖细胞癌、子宫内膜癌、淋巴瘤、膀脱癌均有一定疗效,联合其他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疗效可进一步提高。随着紫杉醉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被众多医药人员所关注"[1]1过敏反应紫杉醇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极高,可达25%~30%,多数为1型过敏反应,包括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尊麻疹和低血压。严重反应通常发生于用药后的2~3分钟内,几乎所有患者均发生于10分钟内,并且多数患者发生于首次或…  相似文献   
74.
我院 2 0 0 0— 2 0 0 3年期间 ,用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0例女性患者 ,年龄 34~ 6 8岁 ,中位年龄4 8岁。所有病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 ,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2 6例 ,单纯癌 2例 ,髓样癌 2例。全部均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既往治疗为改良根治术及术后辅助化疗 ,部分病人还接受过放射治疗。其中胸壁多发性转移及腋淋巴结转移 6例 ,肺、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6例 ,肺、肝及骨转移 1例 ,肺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5例 ,肺、肝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4例 ,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4…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放疗加紫杉醇(Paclitaxel)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放疗加紫杉醇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20例(放化组),以同期行单纯放疗的NSCLC2 0例作对照组(单放组).单放组采用60C0常规外照射,每次2Gy,每周5次.照射范围包括原发灶、纵隔、肺门.肺瘤剂量60~68Gy/6~7周.放化组加用紫杉醇1 35mg/m2,3h静脉滴注,每3周1次,所有病人接受三个疗程.结果放化组有效率7 0%,单放组有效率3 5%.结论紫杉醇是一种有效的化疗药物,放疗加紫杉醇全身化疗能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无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6.
紫杉醇是一种新的抗肿瘤药,具有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成微管,使微管稳定,从而阻碍细胞分裂,抑制肿瘤生长,对晚期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等癌症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1].我科于2001年3月-2003年2月期间,以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肿瘤120例,针对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7.
紫杉醇与吡柔比星联用治疗晚期乳腺癌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蔚  崔亚洲 《医药导报》2003,22(8):548-549
目的:观察紫杉醇与吡柔比星联用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乳腺癌患者38例,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第1天应用紫杉醇150 mg•(m2) 1,静脉滴注;第2天应用吡柔比星40 mg•(m2) 1.28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对照组第1,8天应用环磷酰胺60 mg•(m2) 1,第1天应用阿霉素40 mg•(m2) 1,第2,3,4天应用顺铂30 mg•(m2) 1,28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4例,进展2例,有效率66.7%,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8例,进展5例,有效率35.0%.结论:紫杉醇与吡柔比星联合应用可提高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8.
根癌农杆菌对云南红豆杉原生质体的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根癌农杆菌T—DNA对云南红豆杉原生质体的转化,分析了转化系的紫杉醇合成能力。实验以生长20d的云南红豆杉幼茎诱导的淡黄色愈伤组织为材料,经酶解可分离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由B5无机盐、KM有机成分、3.0mg/L2,4-D、0.1mg/LKT和0.45mol/L果糖组成的培养基中培养1周后,原生质体再生细胞持续分裂形成细胞团。根癌农杆菌对原生质体的转化能力与原生质体生长状态及菌株相关。虽然刚分离的或已再生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不能被根癌农杆菌转化,但由1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原生质体克隆和根癌农杆菌B6S3菌株共培养后可实现T—DNA转化,高压纸电泳检测转化系具有冠瘿碱的合成,转化率约为5%。HPLC证实转化系具有合成紫杉醇的能力,但不同转化系中紫杉醇含量变异很大,最高含量为0.076%,是对照愈伤组织的6倍,表明T—DNA的插入改变了培养细胞对紫杉醇的合成。获得的高产转化系细胞生长比对照低,但继代培养中其生长和紫杉醇积累基本保持稳定。尽管转化系合成紫杉醇能力远未达到商业化生产的要求,但研究通过T—DNA对原生质体的转化而实现插入诱变,可以为分离高产紫杉醇优良细胞系提供单细胞筛选系统。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索从云南红豆杉树皮提取物中分离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3种纯化合物以及7-表-紫杉醇转化成紫杉醇的高效方法。方法 用乙酸叔丁酯为单漉动相。硅胶为填充柱的正相色谱系统分离。使用碱性氧化铝,在40℃对7-表-紫杉醇进行催化而转化成紫杉醇。结果与结论 分离得到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3个纯化合物。7-表-紫杉醇转化率可达30%。  相似文献   
80.
手术治疗仍是卵巢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年轻的I期卵巢癌者经保守性手术可保留生育功能,术后不增加复发机会。中、晚期者初次或二次手术能达到理想减瘤术是提高预后的关键。二次减瘤术若达不到理想减瘤术则难以延长生存期。紫杉醇加卡铂联合化疗是目前晚期卵巢癌的首选方案。维持化疗可能延长复发时间,但难以延长总生存期,其确切效果尚难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