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6篇
  免费   640篇
  国内免费   325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763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715篇
内科学   3905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251篇
特种医学   3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12篇
综合类   3559篇
预防医学   736篇
眼科学   445篇
药学   1307篇
  7篇
中国医学   596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377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852篇
  2010年   795篇
  2009年   764篇
  2008年   779篇
  2007年   742篇
  2006年   730篇
  2005年   773篇
  2004年   621篇
  2003年   530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430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左侧气胸的心电图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左侧气胸致心电图改变的特征及产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左侧气胸患者的心电图和X线胸片资料。结果50例(100%)均呈R波逆递增,V1 ̄V6导联QRS波平均振幅呈V2>V3>V4>V5。左侧胸导联低电压39例(78%),而II、III、aVF导联QRS波振幅全部>0.5mV。顺钟向转位38例(76%),胸导联QRS波振幅随呼吸周期性改变31例(62%),胸导联QRS波振幅最大/最小的比值与气胸肺组织压缩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胸导联R波逆递增是左侧气胸最重要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气胸的严重程度与胸导联QRS波振幅最大/最小的比值呈正比。  相似文献   
92.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强调相应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并称之为“典型”AMI的心电图表现。遗憾的是此种典型改变仅占AMI总数病例的60%。另有40%的心电图变化不典型或阴性,这与MI的范围、次数、大小、穿壁的深度、病变的部位,探查电极的位置、合并传导障碍、探查的时间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关。为了提高不典型AMI的检出率,提高心电图对不典型AMI的诊断价值,扩大其应用范围,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3.
高速投射物的压力波致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4.
酷似非Q波型心肌梗塞的心肌炎1例临床病理报告第一医院心内科谢扬,饶邦复法医学教研室张佐才中图分类号R542.2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逐年增高,但酷似非Q波型急性心肌梗塞(AMI)表现者临床较少报道。本院收治一例经心内膜心肌活检(EMB)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复方甲基炔诺酮片为含甲基炔诺酮(0.3mg/片)和炔雌醇(0.03mg/片)的糖衣片,对其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已有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导数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及正交函数法。本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组分间的相互干扰,对甲基炔诺酮和炔雌醇的含量进行测定,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6.
房性心动过速出现QRS波电交替包玉倩,金惠根,金立仁,陈万春作者单位: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内科(200233)少见的心电交替可单独见于QRS波群、T、P和U波,或合并出现。最近,我们遇到1例房性心动过速出现QRS波电交替,报道如下。患者男,47岁。因阵发...  相似文献   
97.
98.
99.
陈素群  王小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684-2685
患者,女,45岁,因反复心悸、胸闷2年,加重2周入院。2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反复心悸、胸闷。情绪激动或劳累都可出现。休息后可缓解,程度不重。到当地医院就诊,做心电图提示V。~V6T波倒置0.2~0.5mv,初步诊断为冠心病,间断服用丹参片治疗,自觉服药及休息后症状能缓解,未再做进一步的诊疗。1周前患者情绪激动后又出现心悸、胸闷,程度较以前重,服用丹参片及休息后无明显缓解来住院。体温37.1℃,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mmHg,心律齐,无杂音,双肺、腹部未查见异常,血常规正常,心电图V1-V6T波仍倒置(与2年前心电图相比无变化)。入院后按冠心病给予丹参针、果糖、硝酸甘油等营养心肌、改善冠状动脉血供治疗半月,患者症状仍不见好转。住院期间做腹部B超提示胆囊底结石0.8em。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冠脉病变,考虑胆心综合征,后行胆囊切除术,术后1周复查心电图Vl1~V4T波倒置0.1~0.3mv,V5W6T波直立0.2~0.3mv,心悸、胸闷症状减轻。术后随访半年,未再诉心悸、胸闷,半年后复查心电图V1~V6T波均直立。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