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7篇
内科学   171篇
皮肤病学   378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26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9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我院自1983~1989年收治皮肌炎患者中资料完整的30例、现整理如下:本组患者量8例,女22例,年龄8~61岁,其中31~60岁较多。23/30例皮肤与肌肉症状几乎同时出现,先发生皮疹后出现肌肉症状5例。发病初伴发热6例,全身不适15例,关节疼或关节炎15例。皮肤损害分别表现为双上眼睑紫红色水肺性红斑11例,颧颊部红斑13例,指关节、肘关节伴面红斑或角化丘疹7例,上胸V字区红斑9例,甲周红斑及掌红斑9例,雷诺氏征4例皮肤异色症样改变4例。27例有明显肌炎改变,主要累及四肢近端,肩胛部、颈部、咽喉部肋间肌等。全身各系统受累情况:呼吸系统常见胸闷、干咳、呼吸困难、3/15例X线胸片为肺部间质病变,病期均在2~3年以  相似文献   
12.
20例晚发性皮肌炎的临床分析刘荣清,杨胜超,李康北京301医院1983年7月~1993年11月收治皮肌炎63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7岁,50岁以上发病者称为晚发性皮肌炎。现就其中20例晚发性皮肌炎(18例皮肌炎,2例多发性肌炎,以下均简称皮肌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甘利欣辅助治疗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采用非盲法半随机对照法,试验组10例,对照组11例,均据病情需要使用激素,试验组辅以静滴甘利欣250~300mg/d,观察2~3周。结果 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7%,试验组为80%;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皮损好转及生化酶学改变亦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甘利欣辅助治疗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25例,其中多发性肌炎21例,皮肌炎2例,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2例。从临床表现、生化检查、肌电图及肌肉活检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的诊断条件。本组均采用皮质类固醇治疗,5例合并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临床治愈4例,显著好转10例,好转5例,无效2例,死亡4例。  相似文献   
15.
皮肌炎是以特下性皮肤损害和非化脓性横纹肌炎症为主的结缔组织疾病,累及皮肤、肌肉、皮下组织,胃肠道等。我科收治一例皮肌炎患儿,通过禁食,胃肠外营养、肢体功能锻炼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症状明显改善,消化道出血控制,肌力恢复至IV级出院。  相似文献   
16.
以皮肌炎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肝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组主要累及横纹肌,呈慢性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并以肌无力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前者仅有肌肉病变而无皮肤损害,后者常具特征性皮肤表现。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女与男之比约为2:1。本病病因不明,发病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及肿瘤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住院诊断的35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首诊确诊率为48.6%,误诊率为51.4%,误诊的病种达7种,并发恶性肿瘤7例,占20%,其中鼻咽部肿瘤4例,占11.4%,本文提示,中老年患者出现眶周皮肤水肿红斑,Gottron氏征,四肢肌肉疼痛,乏力,必须进一步做相关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同时查找是否并发内脏肿瘤,尤其鼻咽部。  相似文献   
19.
肖凡  林红伍 《右江医学》2003,31(6):554-554
患者 ,女性 ,6 4岁 ,间断咳嗽、发热 2年余 ,皮疹 1年半 ,加重 3个月伴进行性四肢无力 ,行走障碍。曾于当地诊断为间质性肺炎给予抗生素及激素治疗 ,症状反复并进行性加重 ,后出现周身红斑 ,伴鳞状脱屑、搔痒 ,当地医院诊为“银屑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缓解。于 2 0 0 3年 7月 2日收入院。入院查体 :神清 ,精神差 ,全身皮肤潮红 ,右肺下可闻及爆裂音 (Velcro罗音 ) ;左下肢皮肤活检病理检查可见少量鳞状上皮组织菲薄与真皮界限不清 ,真皮乳头不明显 ,结缔组织呈透明变性 ,结缔组织间及血管周围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毛囊皮脂腺、汗腺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GATA-3及Th2细胞因子IL-4与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PM/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GATA-3、IL-4的mRAN表达,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PM、DM组中GATA-3mRNA表达阳性率(85.7%,86.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5%)(P<0.05);PM、DM组GATA-3的表达强度(0.268,0.41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000)(P<0.05);皮肌炎IL-4mRNA的表达强度(0.251)高于正常对照组(0.000)(P<0.05);GATA-3与IL-4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475,P<0.05)。结论皮肌炎的Th2细胞过度分化及体液免疫增强可能与GATA-3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