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78篇
  免费   1195篇
  国内免费   1033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132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571篇
口腔科学   82篇
临床医学   2048篇
内科学   1867篇
皮肤病学   240篇
神经病学   425篇
特种医学   3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950篇
综合类   6516篇
预防医学   1448篇
眼科学   124篇
药学   7549篇
  31篇
中国医学   2378篇
肿瘤学   385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358篇
  2021年   511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586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637篇
  2016年   709篇
  2015年   807篇
  2014年   1376篇
  2013年   1307篇
  2012年   1759篇
  2011年   1845篇
  2010年   1585篇
  2009年   1477篇
  2008年   1494篇
  2007年   1253篇
  2006年   1071篇
  2005年   940篇
  2004年   820篇
  2003年   773篇
  2002年   686篇
  2001年   631篇
  2000年   485篇
  1999年   377篇
  1998年   339篇
  1997年   307篇
  1996年   295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74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复合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了无痛人工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依托咪酯+异丙酚进行麻醉;对照组仅给予异丙酚.观察2组术中异丙酚用量和停药后至唤醒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30min下腹痛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异丙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停药至唤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上升率和术后30min腹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托咪酯复合异丙酚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进行麻醉,效果、安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肝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7—2012年收治的39例确诊为肺结核使用抗结核药物同时合并有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19例,对照组服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6~8个月并给予常规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德福韦酯10mg口服,1次/d,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以及HBV DNA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肝功能优于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HBV DNA为(3.1±0.2)lg拷贝/ml,对照组为(7.3±0.5)lg拷贝/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肝炎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能够降低合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肺结核患者在服用抗结核药物时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奥美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给予奥美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压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高于对照组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6例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2.58%,主要表现为轻微头痛,患者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 奥美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并非真正的保肝抗炎 联苯双酯是使用已久的一种降酶药,它的降酶效果确实不错。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药一旦吃上,是不能突然停药的。否则,易引起肝功能的反跳,转氮酶水平再度升高,且可能比吃药前更高,有的人甚至还会出现黄疸。  相似文献   
995.
刘丽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97-98,101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治疗原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6例原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4例给予霉酚酸酯治疗,对照组22例给予环磷酰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40.9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45,P〈0.05)。结论霉酚酸酯治疗原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分析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4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化疗,观察组采用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联合化疗,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3年内复发率、3年内累计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Ⅲ~Ⅳ级感染、Ⅲ~Ⅳ级出血、肝肾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3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年内累计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药物毒副反应,并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高效、准确的测定岩藻聚糖硫酸酯中岩藻糖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处理(300 W 100%,20 ℃,20 min);三氟乙酸(4 mol/mL)水解(110 ℃、2 h);亲水作用色谱-蒸发光检测(HILIC-ELSD)法检测,Waters XBridgeTM Amide(150 mm×4.6 mm,3.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氨水(90:10:0.2),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60 ℃。结果 岩藻糖的线性范围为0.100 4~1.004 mg/mL(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95.22%(n=6,RSD=1.1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定量分析和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张兆勤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1):1283-1286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沭阳县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130例,随机分为干扰素组(43例),阿德福韦酯组(39例)和联合治疗组(48例)。干扰素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180μg,每周1次。阿德福韦酯组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 mg/次,1次/d。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和阿德福韦酯片,用法用量同以上两组。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8周。观察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情况、HBsAg清除情况、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治疗24、48、72周,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的HBsAg清除率、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ALT、HBV DNA拷贝数、HBsA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患者 ALT 在治疗48、72周时均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V DNA拷贝数从治疗24周起就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组HBsAg水平在治疗24周、48、72周时均高于联合治疗组,而阿德福韦酯组HBsAg水平仅在治疗48周时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药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优于两药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Beagle犬连续6个月po单硝酸异山梨酯、缬沙坦、螺内酯复方(ISMN-V-S)降压药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比较3种药物联合应用后,毒性是否增加或产生新的毒性。方法 健康Beagle犬40只,雌雄各半,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单缬螺复方15、50、150 mg/(kg?d)及缬沙坦对照组,每组8只动物。给药体积为5 mL/kg,每日ig给药1次,每周给药6 d,连续给药26周,停药观察4周。实验期间,每日进行一般状态观察,每周测定1次体质量及摄食量,并于给药前、给药第13、26周及停药恢复期第4周,分别对眼科、体温、尿常规、心电图、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进行检查,在给药期结束前及恢复期结束前测量动物血压,末次给药后及恢复期结束后分两批对动物剖检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各组动物行为活动、饮食、饮水正常。动物体质量、摄食量组间无差异。试验进行过程中进行的眼科、体温、尿常规、心电图、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等指标的检查,未见异常。各给药组动物血压同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停药后恢复正常。组织病理学检查,除个别动物肾脏发生自发性病变,其他动物未见明显病理器官改变。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单缬螺复方降压药物除药理作用延伸引起的血压降低外,未出现药物的蓄积现象,同各成分单独使用相比,未见毒性增加或产生新的毒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设计合成头孢美法仑,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二苯甲酮、美法仑和7-苯乙酰胺基-3-氯甲基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为原料,经酯化、碘代、偶联、氧化、水解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头孢美法仑,并采用MTT法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设计并合成了目标产物头孢美法仑,利用MS和1H-NMR确证了结构;体外活性实验中,头孢美法仑在体外基本无毒,酶解后IC50为(101.97±1.705)μmol/L。结论头孢美法仑酶解后能够充分发挥细胞毒作用,而酶解前在体外基本无毒性,为颇具前景的前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