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4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243篇
耳鼻咽喉   15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617篇
内科学   286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22篇
综合类   1661篇
预防医学   172篇
眼科学   118篇
药学   1238篇
  4篇
中国医学   277篇
肿瘤学   106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410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例1高某,26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3月余,伴腹疼5小时,晕厥1次”于1995年8月10日以“宫外孕破裂”、“失血性贫血”收入院。查体:T36.2℃、P96次/分、R20次/分、BP10/6kpa,神志清、精神紧张、重度贫血貌。心肺听诊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及阴道可见少量血迹,宫颈光滑,无明显着色,举痛,宫体前位,如孕2个月大小,压疼、活动好,双  相似文献   
102.
李波  雷光明 《眼科研究》2004,22(4):382-382
本文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应用5-Fu及术中应用MMC者的疗效、毒副作用进行对比,以比较两种药物对小梁切除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制备氟尿嘧啶氯化钠注射液 ,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拟定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的吸收系数法测定氟尿嘧啶含量 ,容量法测定氯化钠含量 ;影响因素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该制剂质量可控 ;影响因素试验系取该注射液在光照、低温及高温条件下 5 d及 10 d的样品与 0 d比较 ,该注射液的外观性状、p H值、澄明度及氟尿嘧啶和氯化钠含量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 ,制备工艺可行 ,含量测定方法准确 ,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4.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非肿瘤性疾病 ,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且在治疗上较为棘手 ,我院自 1999年 2月~2 0 0 2年 2月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加氟尿嘧啶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 16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 2 5岁~72岁 ,病程 12 0 d~ 3a,均有膀胱刺激症状 ,其中伴有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者 14例 ,同时患有前列腺增生症 3例。所有病例均行尿常规、尿培养、B超及膀胱镜检查 ,尿培养阳性者 4例。膀胱镜检查病变主要位于三角区者 11例 ,累及膀胱颈部者 4例 ,累及输尿管口者…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我们自 1999年至2 0 0 2年 2月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大肠癌 2 7例 ,观察其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大肠癌病人 2 7例 ,其中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 2 8~ 75岁 ,平均 5 8 2岁。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 ,2 1例为腺癌 ,5例粘液腺癌 ,1例未分化癌。可测量原发灶和转移灶均经CT、MRI检查 ,其中大肠癌腹腔转移 11例 ,肝转移 8例 ,肺转移 5例 ,骨转移 3例。初治 14例 ,复治 13例。KPS评分≥ 6 0分 ,预计生存期≥ 3个月 ,以往化疗停止 1个月以上 ,化疗前血常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5-FU)组成的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3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3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58.3%.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指(趾)感觉异常,恶心及呕吐.结论: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临床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7.
李浩  程朋  张涛  张汝  张西 《四川医学》2006,27(11):1144-1145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OXA)、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为无手术指征或拒绝手术及术后复发的患者。给予OXA、CF、5-FU联合化疗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复查胃镜、B超、CT,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全组患者近期有效率为55.9%,其中CR6例、PR33例。结论 本方案对晚期胃癌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联合化疗治疗胃癌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对比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舌动脉介入灌注与经周围静脉给药两种途径抗癌药物在血和组织中浓度的不同变化。方法选4只杂种健康犬,分为两组,一组先静脉给予氟尿嘧啶(Fu)和卡铂(CBP)各75 mg,于给药后10 min、20 min、30 min、1 h、2 h、3 h、5 h、3 d、5 d、8 d静脉取血,于给药后10 min、20 min3、0 min3、d、5 d8、d行舌及颊组织活检,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组织中药物浓度;3周后行DSA超选择性舌动脉介入灌注抗癌药物栓塞,同上检测血、组织中药物浓度。另一组先行动脉给药,再行静脉给药,余同前组。结果DSA超选择性舌动脉介入灌注抗癌药物栓塞后,血药浓度的衰减比静脉给药变慢,而舌组织中药物浓度显著增加,给药后10、203、0 min舌组织中Fu浓度是静脉用药组的25、20、4倍,颊组织中药物浓度是静脉用药组的25、44、25倍,差异有显著性(F=4.81~52.02,t=2.82~9.75,P<0.01、0.05)。结论术前DSA动脉介入灌注抗癌药物栓塞,能减缓血药浓度的衰减,增加组织中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p14ARF基因转染联合氟尿嘧啶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LOVO细胞中p14ARF基因的表达.四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对比在不同浓度的氟尿嘧啶作用下转染前后LOVO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LOVO细胞呈现p14ARF基因缺失变异.RT-PCR和Western blot法证实转染后LOVO细胞中有p14ARF基因的表达.p14ARF基因转染后细胞增殖受抑,流式细胞仪显示p14ARF基因诱发凋亡.在氟尿嘧啶0.1 g/mL的作用下,未转染的LOVO细胞的增殖速度未受影响,而转染后LOVO细胞较未用药时的抑制率增加;氟尿嘧啶1、10、100 μg/mL时,对转染前后LOVO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性.氟尿嘧啶对转染后LOVO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未转染的LOVO细胞.结论p14ARF基因转染可抑制LOVO细胞增殖.p14ARF基因和氟尿嘧啶联合用于LOVO细胞能够加强氟尿嘧啶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提高LOVO细胞对氟尿嘧啶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0.
患者,女,35岁。2000年8月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前临床分期Ⅱ期,术后病检为浸润性导管癌,左腋下淋巴结4枚,有1枚有转移(1/4),ER(+),PR(+)。术后2000年9月至2001年2月用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CAF)方案化疗2周期后,行局部项固4500cGy放疗,继续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4周期。化放疗后一直口服三苯氧胺10mg,2次/d,内分泌治疗。2001年8月因左上臂肿胀,ECT诊断骨转移,行Vp-16、顺铂(EP)方案化疗2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