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2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452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1218篇
口腔科学   226篇
临床医学   1563篇
内科学   701篇
皮肤病学   123篇
神经病学   179篇
特种医学   2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501篇
综合类   3328篇
预防医学   508篇
眼科学   273篇
药学   868篇
  8篇
中国医学   307篇
肿瘤学   48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84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819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有关内耳组织切片制作方法组织学技术书上有些介绍 ,多采用火棉胶、石蜡或火棉胶石蜡双重包埋HE片染制作 ,还有采用常规石蜡包埋 ,HE块染制作 ,但效果都不够理想 ,切片容易破损 ,裱片时展不开 ,且制作时间较长等。本室通过多次实验 ,在传统块染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些改良 :采用Bouin氏固定液内固定后 ,再用一种固定兼脱钙液继续外固定和脱钙 ,同时真空抽气 ,HE整块在 3 7℃下进行深染色 ,严格控制石蜡包埋温度 ,延长组织浸蜡时间 ,用 0 .5 %的冰醋酸 (HAC)水溶液展片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材料 :一般采…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临床、内镜及病理诊断三者不符的食管和胃疾病50例患者,经内镜食管用卢戈液染色,非染色区活检送病理;胃用美兰染色,于染色区活检送病理.大大提高了活检的阳性率及病理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应用常规内镜技术难以发现大肠平坦型病变和凹陷型病变。近年来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在国外已获广泛应用,可以发现大肠微小病变和早期大肠癌。应用腺管开口分型方法可以预测肿瘤病变的组织学类型及肿瘤的浸润深度,据此可确定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或分片粘膜剥离术将肿瘤切除,抑或行外科手术治疗。在当前我国的胃肠内镜医疗界,应广泛开展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的临床应用,以早期发现大肠病变,提高我国大肠癌的内镜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室检验人员在2002年8月参加了乌市中医院检验科举办的“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简称CTB染色技术)”应用于诊断妇科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为团场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择能显示最佳的ER、PR染色效果高温抗原修复法。方法分别采用微波抗原修复和微波高压抗原修复两种抗原修复法对100例乳腺癌切片抗原修复,比较二者对ER、PR免疫组化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经微波高压抗原修复,乳腺癌ER、PR染色阳性者分别为54%、49%,显著高于经微波抗原修复的染色效果42%、39%,且不易脱片。结论乳腺癌:ER、PR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微波高压抗原修复后,染色阳性率明显优于经微波抗原修复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原位杂交法检测BP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P1同源盒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65例乳腺癌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P1的表达,同时用二步法进行ER、p53、PCNA、bcl2、cerbB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BP1基因表达率为67.88%,免疫组化:ER70.30%、p5349.09%、PCNA74.55%、bcl253.33%、cerbB275.52%。BP1与bcl2具有相关性(P<0.01),且均与ER相关(P<0.05),与p53呈负相关(P<0.05)。BP1与PCNA、cerbB2、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结论BP1可能通过某种非依赖p53基因调控机制,与bcl2、ER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用ELISA、IFA和IIP试验检测11例旋毛虫病人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72%、81.82%和81.82%。它们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项试验结果间存在良好一致性。 同时检测了30份健康献血员血清和20例其他寄生虫病人血清(包括华支睾吸虫病、四川肺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包虫病和阿米巴肝脓肿),旋毛虫病人组的ELISA、IFA和IIP阳性率明显为高。 由于3项免疫学试验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故可以单独或联合用于人体旋毛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2001年4月~2002年10月,笔者单位共有5例患者因误开紫外线灯照射致眼部损伤,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3~48岁。患者在凌晨因畏光难以入睡,误将紫外线灯打开,照射30~45min后患者自觉双眼刺痛、流泪、有异物感,且逐渐加重。3~4h后值班护士察觉并立即关掉紫外线灯。查体:患者眼周皮肤发红,结膜充血、水肿,角膜荧光染色几尢点状着色,瞳孔对光反射痉挛性缩小,视力未下降,  相似文献   
20.
附子为毛莨科乌头属植物乌头的子根,产于四川、陕西、云南、甘肃等地。附子含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新乌头碱(Mesaconitine)、塔拉胺(Talatisamine)等。味辛、性大热、有毒,具有回阳、温里逐寒、止痛等作用。实验证明,附子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兴奋迷走神经,还具有强心、消炎、镇痛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肾阳不足、畏寒肢冷、便溏,以及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