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2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1579篇
耳鼻咽喉   104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1686篇
口腔科学   1930篇
临床医学   2523篇
内科学   286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412篇
特种医学   9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519篇
综合类   2874篇
预防医学   1551篇
眼科学   171篇
药学   1190篇
  10篇
中国医学   402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630篇
  2013年   822篇
  2012年   1266篇
  2011年   1553篇
  2010年   924篇
  2009年   878篇
  2008年   1273篇
  2007年   889篇
  2006年   792篇
  2005年   906篇
  2004年   704篇
  2003年   687篇
  2002年   477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331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具有骨诱导活性的仿生骨基质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将一种具有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相似骨诱导活性的多肽p24共价结合于改性聚(丙交酯-co-乙交酯)基质材料上,以制备出具有骨诱导活性的仿生骨基质材料。方法将活性多肽p24通过交联剂共价结合于改性PLGA材料上作为实验组;以未加交联剂多肽溶液和材料简单混合反应为对照组,通过X射线光电子光谱法和扫描电镜检测交联情况;同时对两组材料进行钙离子吸附实验,初步评价其仿生矿化能力。结果XPS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及对照组材料表面均已结合硫元素,两者含有硫元素含量分别为1.50%及0.09%;钙离子吸附实验结果表明,12h及24h时实验组材料的钙离子吸附量分别为0,126mg及0.231mg;12h及24h时对照组材料的钙离子吸附量分别为0.053、0.102mg。多肽交联之材料较混合之材料的钙离子吸附能力显著增强。结论在改性PLGA三嵌段材料上固定了BMP2活性多肽,为以后发挥其骨诱导活性修复骨缺损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2.
用聚乙烯醇(PVA)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对水热反应法合成的超细羟基磷灰石(HAP)进行表面改性,用溶液分散复合法分别制备了HAP含量均为0.03g/mE的聚乳酸(PLLA)/HAP和PLIA/HAP-PVA复合物,并经过挤出成型得到φ=5mm的棒材。重点研究了热拉伸取向的拉伸规律及表面改性前后HAP粒子在PLLA基质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经PVA改性的HAP粒子在PLLA基质中的分散要明显优于未经改性的HAP粒子。拉伸取向后PLLA/HAP-PVA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262MPa。  相似文献   
103.
104.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剖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填充物被迫取出者的症状体征和局部病理变化。方法 从2000年1月~2001年12月,我们对15例在外院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充填者行充填物取除术。对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体征和切除物的病理变化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主要症状体征中:无美容效果占33.33%,继发畸形占20.00%,局部疼痛占60.00%,局部不适占13.33%,局部硬结占80.00%,局部红肿占6.67%。切除组织的主要病理改变:包膜形成占53.33%,异物巨细胞反应占60.00%,肉芽肿占20.00%。结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入体内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对其临床应用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05.
牙周修复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重建牙周结构、建立新附着关系,达到其功能和结构的理想恢复。本文从牙周再生的组织细胞学、细胞移植、牙周组织工程等方面综述了牙周组织修复再生技术的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探索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6.
颈椎病的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故应根据患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7.
Objective Maxillofacial prosthetic materials are used to replace facial parts lost through disease or trauma. Silicone rubbers are the materials of choice. The silicone elastomer A-2186 is a widely used maxillofacial prosthetic material. It is a pourable two-component silicone rubber cured by a platinum catalyst. Used as a prosthetic material, A-2186 has short working time and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new prosthetic materials based on addition-type silicone elastomer (ZY-1), and compar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ith those of A-2186, Methods Hardness, tensile strength, ultimate elongation, tear strength and adhesive bonding strength of ZY-1 and A-2186 were compared.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done using a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Results The hardness and ultimate elongation of ZY-1 is similar to A-2186. However, tensile strength, tear strength of ZY-1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A-2186. Conclusion ZY-1 addition-type silicone elastomer processed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use as a maxillofacial prosthetic material.  相似文献   
108.
109.
同种异体或异种材料来源的医疗器械产品由于较其他材料类产品的生物相容性有显著优势,因此受到广泛应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同种异体或者异种医疗器械产品的采集、制备、消毒和保存方法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与此同时,该类医疗器械的免疫原性及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研究者和使用者,该文对正确认识该类医疗器械的免疫原性、降低其免疫原性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0.
新型骨与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符合骨与软骨组织工程制备技术要求的新型支架复合材料;并确定其性能与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参数指标。方法:按不同CPPf(聚磷酸钙纤维)/PLL(L-聚乳酸)重量比及相同CPPfPLLA/NaCl颗粒重量比,采用溶铸颗粒沥取(Solventcasting particulte-leaching)法轩系列CPPf/PLLA支架复合材料;液体置换法,压缩性能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密度,孔隙度压缩模量及微结构特征;材料样品体外人工降解液直接浸渍法判定其生物降解性能,并观测其生物降解率,压缩碍及微结构由微孔海绵状过渡为纤维网状。随着支架材料在人工降解液中降解时间的延长,其降解率以0%-13.2%线性递增;压缩模量呈线性降低至1.10-2.78MP;材料横截面微结构则发生相应改变。结论 CPPf/PLLA支架复合材料具有高孔隙度的三维立体结构,良好的抗压缩性能和和解性能,经进一步优化设计后,可成为结构和性能符合各项要求的新与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