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16篇
  免费   1361篇
  国内免费   240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152篇
妇产科学   79篇
基础医学   246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4735篇
内科学   1945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4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41篇
综合类   8527篇
预防医学   2327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861篇
  40篇
中国医学   10664篇
肿瘤学   176篇
  2024年   227篇
  2023年   788篇
  2022年   681篇
  2021年   1051篇
  2020年   1006篇
  2019年   957篇
  2018年   379篇
  2017年   829篇
  2016年   975篇
  2015年   1083篇
  2014年   2054篇
  2013年   1911篇
  2012年   2331篇
  2011年   2316篇
  2010年   2056篇
  2009年   2038篇
  2008年   2166篇
  2007年   1864篇
  2006年   1631篇
  2005年   1549篇
  2004年   1133篇
  2003年   930篇
  2002年   694篇
  2001年   644篇
  2000年   506篇
  1999年   392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312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多排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技术(CTA)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进行过CTA检查的CTO患者.其中,介入治疗前进行CTA检查者11例;其余14例患者介入治疗前未进行CTA检查,在术后3d内完成CTA检查.结果:11例介入治疗前进行CTA检查的患者中,有8例(73%)介入手术成功.14例介入治疗前未进行CTA检查的患者PCI均失败.介入治疗成功者CTO病变局部平均CT密度值是324±58Hu,平均PCI操作时间是73±31min,介入治疗失败者CTO病变局部平均CT密度值是560±131Hu(P<0.01).平均PCI操作时间是120±41min(P<0.01).结论:CTO病变局部CT密度值有助于预测介入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2.
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CT检查具有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影像无重叠,能检出微小早期病变,发现纵隔肿大的淋巴结,确定肿瘤侵犯胸膜的范围及肿瘤与周围大血管关系等优点,故现已广泛用于肺癌的诊断。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3.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等病证范畴,痰瘀互结型冠心病随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冠心病的发病率中明显升高。陈美华老师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近40载,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宗旨,融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一炉,创新性地提出了痰瘀相关、痰瘀互结、肾虚与痰瘀等现代中医经典理论,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探索了更多的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4.
<正>纤维素性支气管炎又名纤维蛋白性支气管炎、塑性支气管炎及黏液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等,随着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报道病例逐渐增加。在儿童和成人中均有发病,常继发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血液病等[1-6]。现将我院收治的纤维素性支气管炎1例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3年余,加重伴胸闷气短3个月"于2014年3月24日入住我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临床中亚低温血液净化治疗心脏瓣膜病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76例心脏瓣膜病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均38例。对照组给予常温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给予亚低温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氧合指数、DO2/VO2、CI、PAWP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ICU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心律失常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心脏瓣膜病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应用亚低温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循环功能,减缓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复合序贯排痰法在颈髓损伤( CSCI)患者中的排痰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外伤性CSCI患者86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复合序贯排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排痰。评价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发生情况及人工气道的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为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2,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9, P<0.05)。观察组人工气道使用率为7.0%,对照组为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9, P<0.05);观察组使用人工气道患者的带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490,P <0.05)。结论复合序贯排痰法可有效促进CSCI患者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降低人工气道使用率并缩短平均带管时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比较两种吸痰方法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性(VAP)的影响,探讨更好的吸痰方法。方法通过对比研究方法,对密闭式吸痰法和开放式吸痰法用于某医院住院新生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吸痰的效果及其影响。结果 62例密闭式吸痰的患儿中,有14例发生了VAP,感染率为22.58%。59例开放式吸痰的患儿中,有29例发生了VAP,感染率为49.15%。两组患儿的VAP发生率均随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密闭式吸痰操作过程中,Sp O2下降发生率6.45%,呼吸道损伤发生率9.68%。开放式吸痰过程中,Sp O2下降发生率22.03%,呼吸道损伤发生率35.60%。结论密闭式吸痰法有利于预防VAP的发生,可降低呼吸道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正>痰热清注射液属国家二类新药,用于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证,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咽喉肿痛、口渴、舌红、苔黄。肺炎早期、急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和上呼吸道感染时,出现上述证候,即可使用,临床疗效显著[1]。随着痰热清注射液的广泛使用和研究的逐步深入,其作用机制和用药注意事项也逐步明晰,现总结如下。组方及配伍痰热清注射液主要配方为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方中以黄芩为君药,主司清热之责,上行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肺癌并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的痰培养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结果痰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56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6株,占47.16%;革兰阳性菌50株,占8.87%;真菌248株,占43.97%;病原菌检出前五位分别为白色念珠菌(占31.04%),铜绿假单胞菌(12.23%),肺炎克雷伯菌(10.28%),大肠埃希菌(10.11%),鲍曼不动杆菌(4.96%)。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中检出率最高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对所有这些病原菌的耐药谱分析表明,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大多表现为多重耐药,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敏感性高。结论第二炮兵总医院近3年收治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情况普遍存在,应密切结合临床,合理用药,有效应对感染,同时避免耐药菌播散。第二炮兵总医院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医院,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及诱导痰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意义。方法选择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急性加重期住院治疗26例,分别收集纳入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病情缓解血清及诱导痰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及诱导痰SP-D水平。选择4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病情缓解期血清SP-D平均水平分别为(196±82)、(125±69)ng/mL,健康对照组为(96±47)ng/mL,诱导痰SP-D平均水平为(153±71)、(106±64)ng/mL,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SP-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P-D检测可作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急性加重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