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18篇
  免费   1293篇
  国内免费   552篇
耳鼻咽喉   151篇
儿科学   344篇
妇产科学   347篇
基础医学   1177篇
口腔科学   391篇
临床医学   6348篇
内科学   3680篇
皮肤病学   269篇
神经病学   525篇
特种医学   9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3274篇
综合类   12979篇
预防医学   3623篇
眼科学   663篇
药学   5867篇
  125篇
中国医学   2373篇
肿瘤学   438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948篇
  2022年   738篇
  2021年   1084篇
  2020年   1106篇
  2019年   1188篇
  2018年   501篇
  2017年   1106篇
  2016年   1106篇
  2015年   1388篇
  2014年   2589篇
  2013年   2286篇
  2012年   2769篇
  2011年   2956篇
  2010年   2793篇
  2009年   2602篇
  2008年   3125篇
  2007年   2683篇
  2006年   2220篇
  2005年   2421篇
  2004年   1425篇
  2003年   1279篇
  2002年   1006篇
  2001年   752篇
  2000年   575篇
  1999年   455篇
  1998年   362篇
  1997年   346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65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 h的动脉血气指标及临床指征变化.结果 患者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H值升高(P<0.05),PaCO2水平降低(P<0.05),PaO2水平升高(P<0.05).65例呼吸衰竭患者中,58例治愈,5例改为有创机械通气,2例死亡.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对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和缺氧状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2.
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无Q波心肌梗死(NQ—MI)和Q波心肌梗死(QMI)为冠心病(CAD)最常见的临床特征,它们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即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松动、裂纹或破裂,使斑块内高度致血栓形成的物质暴露于血流中,引起血小板在受损表面黏附、活化、聚集,形成血栓,最终使心肌血流灌注受损,因而常将三者归为统一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已成共识。本文重点探讨ACS治疗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儿童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方法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儿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随访和并发症处理的经验。方法(1)对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儿童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1周,1、3、6、12个月及此后每年均进行随访,随访时行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起搏器参数和起搏阈值进行检测。(2)对随诊中出现的6例并发症(其中囊袋感染2例、固定胶套磨破皮肤感染2例、绝缘层破损1例、重度三尖瓣反流1例)分别进行处理。结果对27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儿童进行7个月~8年随访,平均(5.2±1.5)年;其中6例并发症经处理后,感知和起搏功能良好,随访6个月~5年无异常。结论(1)儿童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采用生理性起搏;(2)心外膜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少,适合超声心动图显示锁骨下静脉内径小于5 mm的患儿;(3)心内膜植入时要注意儿童的心脏结构和生长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94.
对动态无创血压监护仪的检测校准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对校准技术规范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以便对临床使用的动态无创血压监护仪的质量进行控制,保障临床使用的安全、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5.
周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50-1550
近年来随着节育器的发展,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中,越来越多的妇科医生认识到固定节育器的优越性。它具有固定性、无支架、可变性、易取出等特点,相对于其它宫内节育器而言,安全性更佳,不良反应更少,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其放置器是与节育器配套的塑料制品。  相似文献   
96.
肝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根本治疗手段,由于手术常伴有大量出血、渗血、渗液及输血治疗,而在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这三个不同阶段中,无肝期为病肝切除至新肝的大血管吻合开放,期间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不能合成,而类肝素样物质增加,出现明显的纤溶亢进,如伴有供肝情况不良,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而合成不能,就会产生凝血功能障碍,在无肝期中一旦发生则出血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7.
本文着重介绍了BIPAP无创呼吸机操作原理及基本使用原则.为了防止概念混淆,特别对英文缩写同为BIPAP的双相气道正压通气作了简要的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98.
我是一名基层放射线诊断医师。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常遇到这种情况:临床完成了治疗肺结核患者的疗程,患者已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也正常,临床复查时要求我们回答患者的肺结核是否稳定了?以此决定患者是出院还是继续治疗。虽然x线胸片显示阴影比较清楚,密度较高,但未达到病灶无活动性的观察时间。按一般教科书上所说,稳定期肺结核应具备以下条件:病变无活动性,空洞闭合,痰菌连续阴性(每月至少查痰1次),如空洞仍然存在,则痰菌阴性需1年以上。所谓病灶无活动性,是指阴影经x线6个月观察无可见的变化者,毋须全部纤维化和钙化。此标准关系到患者是否继续治疗和休息,以及结核病治疗的成败和医患关系,我们就曾遇到可能与过早参加劳动有关的肺结核复发病例。为此请教专家:先诊断结核趋向稳定,再经过6个月观察病灶无变化,无相关症状和体征,再诊断为结核稳定呢?  相似文献   
99.
报告1例心脏静脉异常而成功行心脏再同步起搏除颤器(CRT—D)治疗术。  相似文献   
100.
对24例采用膨化聚氟乙烯网片行腹壁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前予详细评估、束腹训练、呼吸功能锻炼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腹内压增加和切口感染,给予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病例无并发症发生,切口甲级愈合23例,乙级愈合1例,平均住院13.4 d,随访1~5年,22例无复发,2例术后2~3年复发.提出系统的积极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是促进腹壁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