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06篇
  免费   7199篇
  国内免费   2288篇
耳鼻咽喉   359篇
儿科学   699篇
妇产科学   1368篇
基础医学   2372篇
口腔科学   861篇
临床医学   18516篇
内科学   6640篇
皮肤病学   426篇
神经病学   1061篇
特种医学   38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5篇
外科学   7254篇
综合类   33562篇
预防医学   9144篇
眼科学   397篇
药学   18321篇
  299篇
中国医学   11933篇
肿瘤学   14422篇
  2024年   857篇
  2023年   3318篇
  2022年   3098篇
  2021年   3916篇
  2020年   3856篇
  2019年   3576篇
  2018年   1768篇
  2017年   3210篇
  2016年   3483篇
  2015年   3888篇
  2014年   6364篇
  2013年   6287篇
  2012年   8061篇
  2011年   8628篇
  2010年   7652篇
  2009年   7641篇
  2008年   7981篇
  2007年   7228篇
  2006年   6586篇
  2005年   6719篇
  2004年   5466篇
  2003年   4810篇
  2002年   4011篇
  2001年   3292篇
  2000年   2387篇
  1999年   1766篇
  1998年   1307篇
  1997年   982篇
  1996年   856篇
  1995年   643篇
  1994年   496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240篇
  1990年   299篇
  1989年   24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探讨哌立福新对裸鼠皮下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荷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裸鼠皮下瘤模型,分别观察对照组及经哌立福新、顺铂和哌立福新联合顺铂治疗后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情况,应用TUNEL法观察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观察肿瘤组织中Akt、m TOR蛋白表达。结果:哌立福新和顺铂单独使用均使肿瘤生长速度减慢(P<0.05),二者联合对肿瘤生长抑制效果更明显(P<0.01)。TUNEL法检测发现哌立福新在体内能引起Eca109细胞凋亡(P<0.05),Western-Blot法结果表明哌立福新在体内通过抑制Akt/m TOR信号通路的活性,促进细胞凋亡,从而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长。结论:哌立福新联合顺铂可抑制裸鼠皮下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Akt/m TOR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强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接受化疗的180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使用阿糖胞苷、临床症状、肠壁厚度、中性粒细胞最低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NE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探讨NE起病诱因、临床特征、腹部B超特点、症状的预后意义及化疗药物对发病的影响等。结果1804例患者中226例(12.5%)化疗后合并NE,化疗后10~19d起病,中位起病时间为化疗后第14天。发生NE后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5%。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临床症状≥4项、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超过7d以及B超下肠壁厚度≥10mm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结论NE是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生NE后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肺炎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盐酸溴己新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66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法,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疗法+盐酸溴己新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溴已新对老年肺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4.
余丽  张魏 《新疆医学》2015,(2):195-197
目的:加强对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的认识,评价其可重复性。方法:依照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标准,回顾性分析1000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结果: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神经上皮肿瘤仍居首位,共508例,脑膜肿瘤居第二位,共492例;高发年龄组在30~60岁;发病部位以幕上占优势,在成人组以脑膜瘤、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为常见类型,而儿童组以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等常见;本组病例未发现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增肿瘤类型。结论: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可重复性强,熟悉并掌握2007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有助于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5.
目的讨论婴幼儿喘息性肺炎用维生素D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诊治的60例喘息性肺炎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50例患儿进行对症及抗生素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加以维生素D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不做维生素D辅助治疗干预。两组进行4周实验,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血清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免疫球蛋白A(IgA)。并且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的碱性磷酸酶、25-(OH)D_3、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的碱性磷酸酶、25-(OH)D_3、IgA实验组水平高于对照组水平。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达96%,对照组达84%。结论辅助维生素D治疗喘息性肺炎时可以在促进骨骼发育的情况下增强患儿的免疫抵抗能力,是临床治疗婴幼儿喘息性肺炎的重要辅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36.
《陕西医学杂志》2015,(6):761-762
<正>化疗是乳腺癌患者术后降低肿瘤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期的最主要的方法。但近年文献报道,化疗后能够引起患者认知功能障碍[1-2]。我们对2010~2013年在我院手术并行化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手术并行化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48.6±7.6岁,受教育时间6.8±3.1年。并分别在手术前及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PERK蛋白对结肠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分为三组:空白对照(Control)组、下调PERK表达(si-PERK)组、阴性对照(si-NC)组;采用免疫荧光及RT-PCR验证转染效率;利用CCK-8实验检测下调PERK表达后结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变化;Annexin V-FITC凋亡实验检测下调PERK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ERK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eIF2α、ATF4、CHOP、XIAP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RT-PCR实验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i-PERK 组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免疫荧光提示转染效率达80%以上;CCK-8实验发现与si-NC组相比,5-FU对 si-PERK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明显降低(P<0.01);Annexin V-FITC凋亡实验发现与si-NC组相比,si-PERK组细胞的凋亡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发现与si-NC组相比,si-PERK组细胞中PERK信号通路下游关键分子eIF2α、ATF4、CHOP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结肠癌细胞中,抑制PERK表达后,其可能通过下调eIF2α、ATF4、CHOP的表达促进细胞发生凋亡,从而促进细胞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铂类药物在实体瘤儿童化疗过程中对听力的影响,考察铂类化疗药导致听力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进行化疗的实体瘤儿童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化疗过程中均使用铂类化疗药,分别在第1、3、6次化疗前进行规范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共纳入0.2-12.5岁实体瘤患儿47名,共计94耳,进行化疗的平均次数为5.4次(3-10次)。ABR检查中以任意一耳听阈大于30d B n HL为听力损伤,第6疗程听力异常发生率为6.4%(6/94),与基线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6疗程ABR阈值与基线水平相比,ABR阈值明显升高,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PTA检查中第6疗程6k Hz、8k Hz测听结果与基线水平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应阈值明显提高;DOPAE提示第6疗程6k Hz、8k Hz,通过率明显下降,与基线水平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中年龄是铂类药物耳毒性的危险因素,(p<0.05,OR值=0.912),提示年龄越小铂类药物的耳毒性越易显现。结论铂类药物用于儿童实体肿瘤化疗可引起听力损伤,在高频部分(6-8 k Hz)尤为显著。DOPAE、纯音测听及ABR可作为监测、评价铂类药物耳毒性的重要指标。儿童年龄越低则铂类药物引起听力损伤的危险越大,低龄儿童使用铂类药物时更需加强听力监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训练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新乡市中心医院2012-10-2019-10间收治的168例NSCLC患者分为2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正念冥想训练。统计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SDS)、焦虑(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分值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SCLC辅助化疗患者采取正念冥想训练干预,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作为急性脑梗死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51例(92.73%),对照组为43例(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02±3.63)分,对照组为(12.44±4.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