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32篇
  免费   1095篇
  国内免费   501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530篇
口腔科学   531篇
临床医学   2727篇
内科学   797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3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446篇
综合类   5548篇
预防医学   4030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11668篇
  28篇
中国医学   1655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04篇
  2022年   421篇
  2021年   776篇
  2020年   688篇
  2019年   689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767篇
  2016年   781篇
  2015年   1132篇
  2014年   1940篇
  2013年   2014篇
  2012年   2597篇
  2011年   2354篇
  2010年   1817篇
  2009年   1654篇
  2008年   1706篇
  2007年   1396篇
  2006年   1195篇
  2005年   1187篇
  2004年   965篇
  2003年   800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王珏 《贵州医药》1996,20(6):375-376
急性淋病是由林病双球菌感染的一种潜伏期短、来势凶猛的烈性传染病,解放后在我国已经绝迹,近年来由于成人淋病发病率的上升,儿童淋病发病率也随着增加。我院于1992年元月~1996年元月诊治儿童淋病1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五一般资料:13例中女11例,男2例;年龄2~11岁。1·2诊断依据1.2.三淋病接触史:13例中7例的父或母新近患有淋病,4例的父亲有冶游史,2例有被性虐待史。1.2.2临床表现:病程3~4天4例,5~10天6例,10天以上3例;门例尿道口、大小阴唇、阴道口等不同程度红肿,外阴部有黄白色粘稠的脓性分泌物,伴剧痒。…  相似文献   
62.
为开发我省地产中药资源,作者对地产中草药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仅报道我省几种地产中草药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将抗菌效果好的艾叶、泽兰、大活、木贼、苦参和与之对照的紫丁香的抗菌作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紫丁香的抗菌作用效果好,毒副作用小。另外所试中3药因抗菌作用不如叶、泽兰、大活、木贼、苦参、紫丁香具有较好抗菌作用。是很有研究价值的中药。  相似文献   
63.
64.
青霉素双黄连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实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清  程明 《光明中医》1997,12(5):50-51
青霉素双黄连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实验比较林海清程明宋钦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250011)关键词:青霉素/双黄连/抗菌实验1药品配制1.1儿药品:青霉素山东鲁抗制药厂批号950709双黄连中国哈尔滨中药二厂批号950518金黄色葡萄球菌山东医科大学生...  相似文献   
65.
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抗菌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用于感染创面的可行性,在家猪臀部两侧分别形成以旋髂深血管主干分支为蒂的传统岛状皮瓣和远侧50%修薄的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用细菌计数、吖啶橙荧光染色测定白细胞吞噬指数和白细胞内杀菌率,应用激光多普勒、墨汁灌注、透明标本等方法,对两种皮瓣的抗菌力作自身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的抗菌力明显降低,可能与皮瓣修薄后血供减少,白细胞功能相应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6.
松籽壳酸性多糖生物学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芳玉  于清华 《中草药》1995,26(4):193-196
通过对松籽壳酸性多糖(简称ST90)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证明ST90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实体瘤的增殖,降低鼠伤寒杆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对adv,adv7,vsv和CB4感染的FL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地红霉素的抗菌活性,药动学特性和临床疗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红霉素(drithromycin)是一个14元口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红霉环胺和一个脂肪醛的缩合产物.由于其体外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与红霉素大体相似,而且在体外与体内一样容易被水解为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红霉环胺,因此,对该化合物活性的体外研究实际上至少可以部分地测定该化合物的活性.与红霉素相比,在软组织中地红霉素的药动学特性有所改善,其消除半衰期长,且与其它由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相互作用少.  相似文献   
68.
乌蕨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L)Ching)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开展其抗菌试验。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采用纸片法扩散法开展其抑菌试验。结果:从乌蕨挥发油中分析出41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4种,其主要成分是芳樟醇(24.76%),松油醇(7.24%)和香叶醇(6.06%)。抗菌活性研究显示,乌蕨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微球菌抑制活性很低或没有活性。结论:乌蕨挥发油成分检出率为72.0%,其中主要成分单萜类化合物;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评价直接置入药物洗脱支架 (CYPHERTM,codis)在A或B1 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6 2例接受CYPHERTM 支架直接置入的患者 (直接支架组 )和一般情况匹配的 5 1例球囊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 (常规支架组 ) ,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 ,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即刻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直接支架组介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支架组 [(17.2± 8.6 )比 (2 6 .3± 7.1)min ,P <0 .0 1],直接支架组平均扩张压明显高于常规支架组 [(14± 3)比 (12± 1.9)atm ,P<0 .0 1],两组无一例发生介入治疗相关的严重心脏事件。随访期间两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A或B1 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CYPHERTM 支架直接置入术可缩短介入操作时间 ,即刻效果、并发症及中期临床随访与常规支架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70.
MRSA耐消毒剂及耐抗菌药物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MRSA耐消毒剂及耐抗菌药物基因。方法 对20株MRSA的耐消毒剂基因(qacA)和9种主要耐抗菌药物基因[mecA、TEM、aac(6′)/aph(2″)、aph(3′)-Ⅲ、ant(3″)-Ⅰ、ant(2″)-Ⅰ、ant(6)-Ⅰ、tetM、elm等]进行检测。结果 20株MRSA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外,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等均耐药。20株MRSA菌中,4株检qacA基因;20株均检出mecA、TEM、aac(6′)/aph(2″)、tetM、elm等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类耐药相关基因,其中6株还同时检出aph(3′)-Ⅲ基因。结论 全部菌株均已携带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部分菌对消毒剂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