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77篇
  免费   2670篇
  国内免费   1417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210篇
妇产科学   125篇
基础医学   919篇
口腔科学   184篇
临床医学   4818篇
内科学   3886篇
皮肤病学   372篇
神经病学   813篇
特种医学   7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2067篇
综合类   14136篇
预防医学   2825篇
眼科学   218篇
药学   15265篇
  187篇
中国医学   3627篇
肿瘤学   582篇
  2024年   352篇
  2023年   1330篇
  2022年   1157篇
  2021年   1916篇
  2020年   1925篇
  2019年   2212篇
  2018年   1081篇
  2017年   2149篇
  2016年   2114篇
  2015年   2306篇
  2014年   3404篇
  2013年   3095篇
  2012年   3647篇
  2011年   3398篇
  2010年   2675篇
  2009年   2351篇
  2008年   2342篇
  2007年   1993篇
  2006年   1705篇
  2005年   1491篇
  2004年   1205篇
  2003年   1139篇
  2002年   935篇
  2001年   830篇
  2000年   656篇
  1999年   498篇
  1998年   434篇
  1997年   406篇
  1996年   384篇
  1995年   344篇
  1994年   294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232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单硝酸并山梨酯联合磷酸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川芎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Holter24h缺血总时间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优于时照组的77.5%(P〈0.05),且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及Hoher 24h缺血总时间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磷酸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2.
青蒿琥酯皮肤擦剂在小鼠和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凯存  宣文漪  赵一  宋振玉 《药学学报》1989,24(11):813-816
将青蒿琥酯溶于苯二甲酸二甲酯,加适量氨酮制成皮肤擦剂。给兔脱毛后,皮肤涂抹此擦剂25mg/kg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平均为2 h,峰浓度平均为1.80μg/ml。药物在兔体内平均驻留时间为3.54 h,清除半衰期约为2.46 h。给小鼠脱毛皮肤涂抹擦剂6.7,31.3和71.4 mg/kg,血药浓度在给药后0.5~4 h达高峰,峰浓度分别为0.82,2.05和7.11μg/ml,体内药物平均驻留时间为3.39,2.79及3.54 h,清除半衰期为2.35,1.93及2.45 h。可见,给兔及小鼠皮肤擦剂后,青蒿琥酯吸收良好,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3.
黄维惠  代继东 《医药导报》2007,26(6):624-625
[摘要]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于发病72 h后口服氯吡格雷75 mg·d 1,对照组于发病72 h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 1,其余治疗两组均相同,均连续治疗14 d。结果两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血浆黏度、凝血因子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优于阿司匹林,值得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及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04.
孙华 《广西医学》2005,27(11):1857-1858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组以病态疲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横纹肌终板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损害,从而造成终板AchR数量下降,功能降低。因此,AchRab在MG发病中占主要地位,血浆置换(PE)是以健康人血浆及血浆代用品替换患者血浆,快速去除患者血浆中AchRab及免疫复合物,从而使乙酰胆碱能正常与AchR结合,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接受及未接受PE治疗的MG患者病情转归,评价PE在MG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5.
于近日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高峰会上,与会专家集中讨论了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及预防方面的成就和临床应用的试验证据,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回顾性比较头孢他啶+丁胺卡那与头孢吡肟+丁胺卡那作为经验性方案治疗血液肿瘤合并感染的疗效,并初步对预后因素进行评价。方法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接受头孢他啶+丁胺卡那及头孢吡肟+丁胺卡那的患者各80例入选研究,治疗方法为头孢他啶4g/d或头孢吡肟4g/d,丁胺卡那0.6g/d,静脉点滴。结果在入选的160例感染事件中,98例(61.3%)临床改善,62例(38.8%)临床无改善,其中15例死亡(9.4%)。头孢吡肟组53例(66.3%)获得临床改善。27例(33.8%)未获临床改善,其中8例(10.0%)死亡;头孢他啶组45例(56.3%)获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年龄、肿瘤状态及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发生明显与感染的预后有关,在粒缺患者中,粒缺持续天数(是否长于10天)也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通过比较高血压病患者术前用东莨菪碱和长托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ASAI-Ⅱ级,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长托宁组(Ⅰ)和东莨菪碱组(Ⅱ),每组各20例,分别在全麻诱导前15min静注东莨菪碱0.3mg或长托宁0.5mg,记录患者给药前,给药后10min,诱导前及气管插管后的心率和血压。结果 给术前药后,东莨菪碱组心率明显增快,但血压基本稳定;长托宁组心率基本不变,但血压明显下降(P〈0.05)。长托宁组心率和血压都明显低于东莨菪碱组(P〈0.05)。结论 长托宁比东莨菪碱更适合用于高血压患者术前给药。  相似文献   
108.
郭建清  尚虎荣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26-3326
L型支架是一种自制的特殊固位装置,对15例^2+^2缺失的患者应用L型支架进行修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使用材料:1.2mm的技工用不锈钢丝、光固化材料或人工牙材料,自凝牙托粉等。  相似文献   
109.
日本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和Pfizer公司正进行一项日本纯理论分析,提示与以前药物治疗相比,Spiriva(噻托溴铵,trotropiumbromide)(Ⅰ)可以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总的医疗费用,每年约590亿日元(相当于5.57亿美元)。这两个公司从去年12月在日本开始联合开发每天一次的吸人型毒蕈碱M3受体阻断剂。  相似文献   
110.
乳剂依托咪酯对心脏手术病人麻醉诱导期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应用乳剂依托咪酯,观察其对心脏手术病人麻醉诱导期的循环影响。方法 选择心脏手术病人80例,心功能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 0例:Ⅰ组(水剂组) :水剂依托咪酯0 2 5mg kg-1;Ⅱ组(乳剂组) :乳剂依托咪酯0 2 5mg kg-1。记录麻醉前、注射依托咪酯前、后,气管插管后1min和3min时段的各监测参数。观察不自主肌肉颤动,注射疼痛感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结果 显示两种剂型的依托咪酯各时间点的SBP、DBP、MAP、HR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0 0 5 )。两组在注射依托咪酯后SBP、DBP、MAP、HR轻度下降,但与注射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 5 )。不自主肌肉运动Ⅰ组8例、Ⅱ组6例: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 >0 0 5 )。静脉注射处疼痛Ⅰ组14例、Ⅱ组1例,两组间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乳剂依托咪酯具有麻醉诱导平稳,心血管影响轻微,副作用少在应用上优于水剂依托咪酯,可用于高龄及心脏功能受损害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