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1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82篇
内科学   46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666篇
预防医学   548篇
药学   820篇
  21篇
中国医学   244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1.
清开灵口服液治疗慢性胃炎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清开灵口服液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胃炎随机分为清开灵口服液治疗组和胃乃安对照组,同时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和西医病种分类,以症状观察及纤维胃镜检查为观察指标.结果清开灵口服液治疗组的慢性胃炎总有效率与胃乃安对照组相当(P>0.05),但对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胃络淤血证慢性胃炎的痊愈率、显效率高于胃乃安对照组(P<0.05).结论清开灵口服液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辛敏  罗伟生 《广东医学》2006,27(3):432-434
自从1983年MARSHALL和WARREN成功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越来越多学者经过大量研究发现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癌的发生亦有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NO)是左旋精氨酸在NO合酶(NOS)催化作用下生成的,NOS分为两型:原生型(cNOS)和诱生型(iNOS)。适当NO含量对调节胃动力和胃黏膜血流、维持胃黏膜的防御机制起着重要作用。NO含量的增多可能既是机体防御Hp入侵的重要手段,也是Hp引起炎症、溃疡乃至癌变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就近几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Hp感染与NO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92~200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11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慢性胃炎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吗叮啉治疗,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肠胃清胶囊治疗慢性胃炎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肠胃清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采用自身前后对比的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从中医两个方面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肠胃清胶囊对慢性胃炎的症状、体征有明显疗效,对胃黏膜镜下病变及组织学变化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肠胃清胶囊对偏热偏实型慢性胃炎具有明显疗效。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毒性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的范畴。笔者自1998年元月~2001年12月间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胃炎9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6例慢性胃炎资料,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性47例,女性49例;年龄18岁~60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2.5年。按慢性胃炎诊断标准[1]进行诊断,其中浅表性胃炎58例,萎缩性胃炎12例,胆汁返流性胃炎28例。1.2 病例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7.
620例慢性胃炎胃镜黏膜象与舌苔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医历来重视舌苔在胃病辨证中的作用,认为舌苔乃胃气所生,病苔由胃气夹邪上蒸而成。《形色简摩·舌质舌苔辨》曰:“苔乃胃气之所薰蒸,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可借以诊五脏之寒热虚实也。”近年来,国内学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舌苔的形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院内窥镜室和中医科在  相似文献   
18.
19.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也是一种较难治疗的疾病。目前 ,西医学对本病 (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使该病的临床疗效大大提高 ,尤其是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也为本病的彻底治愈找到了一线曙光。由于慢性胃炎的病位在脾胃 ,与肝胆和肾脏有密切关系 ,因此对本病的治疗也就多从脾胃着手 ,其次从肝胆进行治疗 ,也有从肾虚及瘀血、湿热、痈疡论治者 ,现分述如下。1 从脾胃论治  脾胃是慢性胃炎的病变中心 …  相似文献   
20.
花类药物,质轻,味薄。因其芳香理气,化湿和胃,其性不燥;疏肝,解郁,调中活血,柔而不刚;清热凉血,止血缓急,无碍胃气,故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与他药配伍,能够扬长避短,增进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