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0篇
  免费   644篇
  国内免费   6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8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17篇
内科学   27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572篇
综合类   4764篇
预防医学   60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143篇
  15篇
中国医学   2575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497篇
  2013年   510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804篇
  2010年   816篇
  2009年   785篇
  2008年   870篇
  2007年   845篇
  2006年   896篇
  2005年   918篇
  2004年   894篇
  2003年   856篇
  2002年   633篇
  2001年   586篇
  2000年   586篇
  1999年   514篇
  1998年   426篇
  1997年   382篇
  1996年   374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扩张冠脉药物治疗、心导管介入治疗(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以外,冠心病搭桥手术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2.
DCG监测80例高血压性LVH者,38例观察到至少一次ST段下移,平均次数是21次(1 ̄94),平均持续时间18.6分钟(2 ̄47),这些次数中90%以上是临床隐匿性的。32例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其中11例运动试验阳性,运动中仅2例胸痛。表明心肌缺血在高血压性LVH患者中是常见的,运动中或日常活动中的胸痛症状是心肌缺血存在的弱指标,大多数心肌缺血是隐匿性的。铊心肌灌注显像术对于更好地预兆性地从高血  相似文献   
93.
94.
探讨了四逆汤对缺血(氧)心电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四逆汤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缺血性心电图有显著的改善作用,S-T段的下移显著减轻、T波的增高明显受到抑制;四逆汤也显著延长了缺氧小鼠的心电活动时间,四逆汤对缺血(氧)心肌的此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显著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有关。  相似文献   
95.
<正>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CP)属于无创性、机械性辅助循环装置,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已有17年历史,临床疗效确切.国内外报道甚多,但体外反搏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lschemia,SMI)的疗效研究报道尚少.为此,作者对36例有SMI发作的冠心病患者进行ECP治疗,旨在探讨ECP对SMI的治疗价值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96.
①目的 观察心痛灵喷雾剂对心肌缺血大鼠的药理作用。②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 ,观察心痛灵喷雾剂对心肌缺血面积和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谷草转氨酶 (GOT)的影响 ;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 ,观察心痛灵喷雾剂对心电图改变的影响。③结果 心痛灵喷雾剂可减少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 ,降低血清CK、LDH、GOT活性 ,并减轻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引起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tD=1.2 2 3~ 13.890 ,P <0 .0 5、0 .0 1)。④结论 心痛灵喷雾剂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赵世华 《放射学实践》2007,22(7):772-774
心脏对比剂研究现状 目前已开发的MR扫描设备和技术基本上能够满足对心脏结构和运动功能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观察冠心病病人缺血预适应现象并探讨其机制。方法:2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两次连续的运动试验,两次间隔随机分为10分钟及120分钟。观察两次运动的总时间,运动至胸痛出现的时间;静息状态、ST段下降达1.5mm时及运动达峰时心率血压乘积。结果:10分钟后进行第二次运动试验,运动总时间、运动致胸痛出现时间、运动至ST段下降达1.5mm时间及此时心痛病人进行两次连续的平板运动试验,证实存在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且此现象可能为短时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有无心绞痛史与稳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菊霞 《四川医学》2002,23(3):256-256
本文观察了 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住院期间诊治情况 ,着重分析发病前有无心绞痛病史与AMI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 ,旨在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P)对 AMI预后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985~ 1998年在我院住院的符合AMI诊断标准的心梗患者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年龄 5 0~ 75岁 ,平均 66岁。既往有心绞痛者 18例 ,男14例 ,女 4例 ,无心绞痛者 12例 ,男 6例 ,女 6例。并发症有 :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1.2 心电图情况 :30例 AMI都有典型的心电图表现 :病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