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7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144篇
神经病学   329篇
特种医学   2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380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9篇
  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术后3年以上的复发率、支架内狭窄率、动脉瘤再破裂发生率.方法 47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术后3年以上接受DSA下全颈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出现不同程度的支架内狭窄3例,其中1例出现载瘤动脉慢性闭塞.复发5例,其中1例为小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动脉瘤体可见部分显影;4例为超过1.5 cm的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大型动脉瘤,栓塞后半年随访发现,动脉瘤内弹簧圈压缩,瘤体再度显影,该4例中有3例经过2次栓塞后即时显影消失,但仍有2例3年随访动脉瘤体再度显影,另1例拒绝2次栓塞,继续随访中.3年随访期内无一例患者栓塞后动脉瘤再破裂.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式有效、可行,复发率低,支架内狭窄发生率不高,长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2.
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日臻成熟和栓塞材料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治疗老年人动脉瘤取得良好的疗效,有可能成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2002年6月至2004年1月,我们对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7例65岁以上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于破裂后3 d内,采用电解可脱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不同全麻维持药物用于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拟于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患者40例,根据全麻维持药物不同分为2组,A组实施吸入七氟醚和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输注;B组实施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输注。结果 2组各时间点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麻醉后T2、T3、T4时间点MAP均低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发生高血压5例、B组发生高血压1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术中知晓现象,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2种麻醉方法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在控制血压,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方面,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优于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为云南地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手术患者的长期临床结局提供真实数据支撑。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aSAH手术患者,记录他们的人口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动脉瘤的位置。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ADL量表评价两种手术方式后患者的临床结局和生活能力。结果 34例(40.0%)行开颅夹闭,51例(60.0%)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经过中位数66.23个月(IOR为12.03个月)的随访,84.7%的患者mRS评分较低,78.8%的患者能独立生活。入院时患者的WFNS分级,分别与随访时mRS评分(95% CI=1.48-19.09,P=0.011)和ADL评分(95% CI=2.55-28.77,P<0.001)显著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95% CI=1.02-1.23,P=0.017;95% CI=1.00-1.15,P=0.038)和入院时高WFNS分级(95%CI=2.19-141.48,P=0.007;95% CI=2.84-82.61,P=0.002)是随访时mRS评分和ADL评分的独立预测因子。两种手术方式的长期结果和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住院费用血管内栓塞组明显高于开颅夹闭组(P<0.001)。结论 在云南地区的这组患者中,老龄和入院时高WFNS分级都容易导致临床结局不良;开颅夹闭或血管内栓塞在长期治疗效果方面没有优劣;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高WFNS分级的患者更适合开颅夹闭。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a来采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1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18例破裂动脉瘤均顺利栓塞,无破裂出血发生,动脉瘤腔达到完全致密填塞14例,非完全致密栓塞4个;术后发生脑梗死2例,脑积水1例,经相应治疗后本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患者创伤小,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6.
目的总结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3—2012-03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32例。结果 3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动脉瘤,26例完全栓塞,6例大部分栓塞,其中2例发生大面积脑梗死,1例死亡。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技术,但须术前充分评估支架植入后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对血管走形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57.
随着新技术及新材料的进步,血管内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宽颈动脉瘤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致密率低,复发率高,疗效不佳,尤其是动脉瘤颈/体比>1.5的宽颈动脉瘤效果较差[1].近年来,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可使宽颈动脉瘤得到有效的治疗.我们采用颅内专用自膨式Enterprise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50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6月我院42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微弹簧圈栓塞组(对照组)21例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观察组)21例,将两组患者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时的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并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和随访6个月得分为4分及5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可脱卸弹簧圈早期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20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其中首次破裂198例,2次破裂10例;动脉瘤的位置:大脑前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45例,前交通动脉瘤56例,后交通动脉瘤78例,眼动脉瘤2例,脉络膜前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瘤3例,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瘤14例,颅内多发动脉瘤5例.病人分级:Hunt-Hess Ⅰ级12例,Ⅱ级114例,Ⅲ级76例,Ⅳ级5例,Ⅴ级1例.Fisher CT分级Ⅰ级2例,Ⅱ级17例,Ⅲ级164例,Ⅳ级25例.采用可脱卸弹簧圈(GDC、EDC、DCS、NXT、MicroPlex、HydroCoil)早期栓塞治疗,185例于3 d内治疗,23例于6 d内治疗.结果 208例中213个动脉瘤,100% 栓塞113个,95%栓塞89个,90% 栓塞11个.疗效按GOS分级:恢复良好者(Ⅴ级)196例(94.23%).中残(Ⅳ级)4例(1.92%);重残(Ⅲ级)3例(0.96%);植物状态生存(Ⅱ级)2例(0.96%),死亡(Ⅰ级)3例(1.44%).结论 采用可脱卸弹簧圈早期栓塞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特点.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医源性动脉出血、接受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的疗效。结果对35例外科术后动脉出血患者均成功进行介入栓塞治疗。5例肠道术后出血DSA示局部血管紊乱,其中3例见少量对比剂外漏进入肠管,给予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余30例DSA均可见对比剂外漏,其中17例伴假性动脉瘤形成,均采用微弹簧圈予以栓塞。随访10~15天,33例出血停止,2例肠道术后出血患者仍有持续性少量便血,进行再次手术止血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器官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具有一定优势;对于外科术后导致动脉出血、尤其是病情危重的患者,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