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8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22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92篇
内科学   133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804篇
预防医学   29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8 毫秒
81.
1病例介绍患儿男 ,4岁半 ,因皮肤淤斑1周入院 ,经血常规与骨髓细胞学检查 ,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后 ,患儿皮肤淤斑消退 ,血小板恢复正常。后出现发烧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 ,局部淋巴结红肿疼痛 ,白细胞升高 ,淋巴结穿刺活检示弓形虫感染。予阿奇霉素、乙胺嘧啶、磺胺嘧啶抗弓形体治疗 ,发烧减退 ,全身浅表淋巴结红肿疼痛逐渐好转 ,淋巴结穿刺活检抗弓形虫IgM阴性 ,患儿经治愈出院。2护理2 1高热护理 :予物理降温 ,冰敷、温水擦浴、调低室温。体温下降时 ,出汗较多 ,应及时擦汗和更衣 ,保持皮肤和床铺干…  相似文献   
82.
中医药防治弓形虫病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弓形虫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大约有259/6~50%的人受到感染,全球的平均感染率为33%,欧洲一些地区的感染率高达80%。我国属于低感染地区,也有5%~10%的感染率。弓形虫感染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先天性感染多发生在孕妇有活动性弓形虫感染时,胎儿死亡率极高,幸存者常  相似文献   
83.
0 引言 弓形虫病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后者多经消化道、器官移植等途径获得感染.弓形虫感染在全世界广泛分布,我国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17%[1],成人感染率为70.0%,但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诊断较为困难.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3岁,入院前20d被猫咬伤右手食指,3d自愈,5d出现发热症状,经氨苄青霉素治疗后体温下降,但出现右腋下包块并逐渐变大约鸡蛋大,查体发现,右手食指指腹有一陈旧性浅表划痕,深约0.2cm,右肘部有一1cm3大小淋巴结,活动度好,右腋下触及大小约5cm×4cm×3cm包块,质中、光滑.初步诊断为猫爪病(弓形虫病),并给予诊断性…  相似文献   
84.
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细胞内的原虫性疾病。妇女在早孕期、促性腺激素、孕酮和乙烯雌酚增加,而它们会明显增加对自然杀伤(NK)细胞的抑制作用[1],此时对不良影响最敏感,同时也可激发潜在的感染,因此原有的包囊破裂引起复发[2]。孕妇感染了弓形虫后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畸形胎儿。  相似文献   
85.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据有关文献报道全世界有5亿~10亿人受感染。我国感染率为1%~8%。各种哺乳动物为弓形虫的重要传染源,其中以猫、狗传染性最大,其次是猪、羊等.育龄妇女普遍易感,危害是多方面的.孕妇感染了弓形虫无论有无症状,病原体均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常使孕妇流产、早产、严重致畸,甚至死亡.调查资料显示,有异常产史妇女的弓形虫感染率比正常妇女高3~9倍,感染弓形虫妇女异产率比未感染弓形虫妇女异产率高3~9倍。孕妇存在活动性感染易导致异常结局和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由此可见,对育龄妇女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使广大育龄妇女掌握优生优育的卫生知识,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或防止弓形虫感染所致的畸形儿,对保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 采用3种ELSIA法检测弓形虫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CAg)。结果 共检测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93份,健康人血清87份。结果 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弓形虫抗体IgG和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21.51%和11.93%;健康人弓形虫抗体IgG和循环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0.34%和3.48%。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弓形虫感染与健康人群有显著差异。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作弓形虫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87.
孕妇弓形虫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孕妇的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05例孕妇血清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产妇孕期的抗TOX-IgG阳性率为21.5%(87/405)。结论孕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与抗TOX-IgG阳性率有统计学联系,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抗TOX-IgG阳性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怀孕次数、流产史与孕妇弓形体感染未见统计学联系。  相似文献   
88.
妊娠期弓形虫感染及妊娠结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妇弓形虫 (toxoplasmosis ,TOX)感染与胎婴儿先天感染和出生异常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immonosorbentassay ,ELISA)法和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 tion ,PCR)法分别检测 12 0 0例孕妇血清TOXIgM、TOXDNA。TOXDNA阳性孕妇其胎儿分娩 (包括流产 )时留取脐血 (或流产组织 )检测TOXDNA。 【结果】 孕妇TOXIgM阳性率为 6.3 3 % ,有不良孕产史者 12 .64 % ,明显高于正常妊娠 5 .2 1% ( χ2 =14 .3 7,P <0 .0 1)。垂直传播率为 3 7.10 % ,其中TOXIgM阳性组垂直传播率为 44 .68% ,明显高于阴性组 13 .3 3 % ( χ2 =4.79,P <0 .0 5 ) ,有不良孕产史组垂直传播率 5 7.14 % ,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 2 6.83 % ( χ2 =5 .47,P <0 .0 5 )。TOXIgM阳性组胎婴儿异常率 3 0 .2 6% ,明显高于阴性组 9.0 2 % ( χ2 =3 3 .73 ,P <0 .0 1)。 【结论】 孕妇弓形虫感染是导致胎婴儿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自然流产妇女弓形虫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妇女与弓形虫 (Tox)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对自然流产的 4 76例孕妇外周血进行了弓形虫循环抗原 (CAg)和特异性抗体 (Tox- Ig M,Tox- Ig G)的检测 ,并和正常妊娠妇女作比较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经 EL ISA测定为阳性的 1 4例孕妇流产物进行 Tox- DNA检测。结果 流产组 CAg,Tox- Ig M,Tox- Ig G等阳性率分别为 5 .2 5 % ,6 .30 % ,1 1 .76 % ,其中 CAg及 Tox- Ig M阳性率与正常孕妇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 ;1 4例流产物中 Tox- DNA阳性 8例 ,阳性率为 5 7.1 4 %。结论  Tox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引起流产 ;孕妇急性感染与自然流产有相关性 ,CAg,Tox- Ig M,CAg+Tox- Ig M阳性率与发生流产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市场流通渠道的增多,一些已经基本控制的疾病,如猪瘟、猪丹毒等,目前在生产上时有发生,且有扩散蔓延的趋势。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猪链球菌病和猪弓形虫病这几种疾病,由于一些疾病的病原在流行过程中发生变异,毒力减弱,加上猪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