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6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700篇
药学   89篇
  2篇
中国医学   19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1.
干眼的诊治及其在眼科手术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眼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而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本综述干眼的病因、发病机理、分类、检查、诊断和治疗,及其在眼科手术中的影响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局部应用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BAC)建立大鼠干眼模型,观察羊膜凝胶对大鼠干眼的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5只健康Wistar大鼠制作干眼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干眼对照组(A组)、溶剂治疗组(B组)、羊膜提取液组(C组)、羊膜凝胶组(D组)和人工泪液治疗组(E组),另取5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大鼠干眼指标,包括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治疗4周后收集大鼠眼组织标本行病理及生化检测,包括角膜HE染色、PAS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试验。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羊膜匀浆提取液及羊膜凝胶均可改善大鼠干眼状况。治疗4周后D组大鼠的各项干眼指标相对于B组均有明显好转,干眼治疗效果明显优于E组(P<0.05)。另外,羊膜凝胶可使干眼大鼠的角膜上皮平整规则,角膜上皮K10表达下调,增加角膜MUC1 的表达,有助于维持泪膜稳定性。结论 羊膜凝胶可通过维持角膜上皮完整性,抑制角结膜鳞状上皮化生,促进结膜杯状细胞增殖、黏蛋白分泌而减轻干眼的病理损伤,从而缓解干眼的症状,具有治疗大鼠干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比较小梁切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影响。

方法:纳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62眼,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小梁切除术组32例32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组(青白联合手术组)30例30眼。运用Keratograph 5M评估术前,术后3d,1、 3mo的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aBUT)、泪河高度(TMH)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表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青白联合手术组的NiaBUT、NifBUT、CFS、TMH最差,分别为10.13±1.48、12.59±1.96s、0.80±0.22分与0.31±0.02mm,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小梁切除组(均 P<0.05),术后1mo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恢复,但直到术后3mo仍未完全恢复到术前水平。

结论:眼表综合分析仪可以客观、精确地用于评估抗青光眼手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在术后3mo短期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比单纯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影响更为严重,提示在此期间应加强对眼表的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对比强脉冲光(IPL)联合睑板腺按摩与眼睑熏蒸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干眼的治疗效果。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18-03/08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73例146眼MGD相关干眼患者,试验组38例76眼,给予IPL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每3wk 1次,共3次)。对照组35例70眼给予眼睑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每天熏蒸、清洗睑缘,连续5d,第5d进行睑板腺按摩,间隔2wk后再次重复治疗,共3次)。本研究时间共12wk,记录首次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1、4、7、12wk时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估、标准干眼评估问卷(SPEED)、非侵入泪膜破裂时间(NITBUT)、非侵入泪河高度测量(NITMH)、睑板腺缺失积分(MGS)、睑板腺分泌物评估(MGYSS)等数据,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二者的疗效对比。

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无差异(P>0.05); 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除NITMH、MGS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在治疗后1wk时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 试验组在治疗后4、7、12wk时,除NITMH、MGS外均优于对照组(P<0.05)。从指标变化趋势上看,试验组于首次治疗后疗效指标持续好转,于第12wk时疗效最佳,而对照组于首次治疗后第7wk疗效最佳,之后疗效减弱。治疗后两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

结论: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及眼睑熏蒸按摩两种治疗方式均对MGD相关干眼治疗方便、安全、有效,且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疗效及维持时间优于眼睑熏蒸按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眼凝胶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所致的蒸发过强型干眼的疗效。

方法:将确诊为MGD所致干眼(蒸发过强型)180例360眼患者随机分组。A组应用左氧氟沙星眼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 B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A、B两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用棉棒挤压排出阻塞在睑板腺管内的分泌物,每周1次,连续4wk为一个疗程; 热毛巾湿热敷眼睑,水温45℃左右,每天3次,每次15min,使残留在睑板腺管内的油脂稀薄软化脂质排出。每次眼睑湿热敷完毕后,A组将左氧氟沙星眼凝胶滴入结膜囊内并涂抹在眼睑睫毛根部,B组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在眼睑睫毛根部,两组患者均滴玻璃酸钠滴眼液每天4次。观察患者术后的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分泌物性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评分和泪液分泌试验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症状=-0.64,P症状=0.524; Z分泌物=-1.37,P分泌物=0.171; Z破裂时间=-1.06,P破裂时间=0.288; Z分泌时间=-1.06,P分泌时间=0.288)。角膜荧光染色评分:A组治愈83.3%,好转11.1%,无效5.6%; B组治愈55.6%,好转27.8%,无效16.7%; A组疗效优于B组(Z=-4.02,P<0.001)。

结论:治疗MGD所致的蒸发过强型干眼,以物理疗法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除了患病时间长、病情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外,一般均使用左氧氟沙星眼凝胶完全能达到消炎抗菌、安全稳定、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效果,二者药物之间在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1g/L玻璃酸钠滴眼液对行20G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手术(PPV)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on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眼表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因PDR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住院并由同一术者行20G PPV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PDR对照组(A组)及玻璃酸钠治疗组(B组),B组在手术后第1d即加用1g/L玻璃酸钠滴眼液持续滴术眼至术后2mo,比较两组在术前、术后1wk,1、3mo OSDI、SⅠ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cornea staining,FL)及角膜共焦显微镜下泪膜、角膜上皮细胞层情况。

结果:共90例90眼参与研究,其中A组45眼,B组45眼。两组术前均有干眼表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眼表损伤在术后进一步加重并且在观察期未能随时间延长恢复; B组术后不同观察时间部分指标较术前好转,术后A、B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并发PDR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20G PPV手术后联合使用1g/L玻璃酸钠滴眼液能够减轻患眼眼表不适症状,促进泪膜及角膜上皮层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前,西医治疗干眼的方式主要是以局部人工泪液对症治疗,但长时间滴用人工泪液疗效欠佳,应用中医药治疗的同时辅助应用人工泪液,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鉴此,介绍韩红波教授在临症中治疗重症干眼的一点经验,进一步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尤其是重症干眼提供临床思路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普拉洛芬联合氟米龙治疗重度干眼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随机数字法将212例重度干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6例。对照组给予氟米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干眼症状评分(SPEED)、角膜荧光素染色(FL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炎症因子指标[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统计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2组SPEED评分、FL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SPEED评分、FL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UT、SchirmerⅠ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BUT、Schirmer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6、IL-10、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IL-6、IL-10、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7.4%(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P<0.05)。 结论 普拉洛芬联合氟米龙可以有效改善重度干眼患者的症状,增强泪膜稳定性,减轻眼表损伤,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Smart Plug泪道栓子治疗顽固性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3月就诊于眼科门诊的顽固性干眼患者26例(47只眼),采用选择性自上泪小点或下泪小点植入Smart Plug泪道栓子,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进行复诊,记录术前、术后患者的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 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ehirmer test IS TI)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显效40只眼,占8 5%;有效5只眼,占11%;无效2只眼,占4%。结论使用Smart Plug泪道栓子进行泪道栓塞术可以明显改善顽固性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眼球表面泪液量,改善泪膜的稳定性,是治疗顽固性干眼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