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1篇
  免费   998篇
  国内免费   995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186篇
妇产科学   113篇
基础医学   1902篇
口腔科学   171篇
临床医学   1098篇
内科学   1779篇
皮肤病学   130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3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721篇
综合类   3809篇
预防医学   731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1326篇
  18篇
中国医学   1029篇
肿瘤学   626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644篇
  2022年   503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452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619篇
  2010年   512篇
  2009年   642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662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628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365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359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283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CAM - 1)在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12周龄雄性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共 34只 ,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抗ICAM - 1抗体治疗组。抗ICAM - 1抗体治疗组经尾静脉注射抗ICAM - 1单克隆抗体 12周。断头处死大鼠后留取心肌标本 ,进行HE、VG染色 ,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和胶原分布情况 ;免疫组化染色及ED1标记显示心肌巨噬细胞浸润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心肌ICAM - 1mRNA表达 ;酶链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检测ICAM - 1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WKY大鼠比较 ,SHR肥厚心肌中ICAM - 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 (P <0 0 1,P <0 0 5 ) ,巨噬细胞浸润明显 (P <0 0 1)。应用抗ICAM - 1抗体治疗后 ,SHR心肌ICAM - 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 (P <0 0 1,P <0 0 5 ) ,巨噬细胞浸润数减少 (P <0 0 5 ) ,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在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发病过程中 ,心肌ICAM - 1过度表达及其介导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通过诱导痰技术检测3种腺苷受体mRNA的表达与哮喘发病及第1秒用力呼气值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6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该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9例(哮喘组),女7例,男2例;均无吸烟史,至少1个月内未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和职工9例为正常组,皆为健康正常人,无吸烟及过敏性疾病史。实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定知情同意书。取两组对象的诱导痰;贴壁法分离和纯化巨噬细胞及炎性细胞,并计算相对构成计数的百分比;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法检测诱导痰肺泡巨噬细胞腺苷受体mRNA的表达;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与腺苷受体mRNA的相关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哮喘组诱导痰肺泡巨噬细胞表达A1及A2b和A3腺苷受体mRNA吸光度积分扫描相对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0.44±0.11,0.48±0.07,0.48±0.11;0.29±0.06,0.30±0.10,0.36±0.09,t=2.8,4.63,2.85,P<0.05~0.01)。②哮喘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相对计数构成比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巨噬细胞相对计数构成比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③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在哮喘组与A2b腺苷受体mRNA呈正相关(r=0.49,P<0.05)。而与A1及A3腺苷受体mRNA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A1,A2b,A3腺苷受体可能参与哮喘发病过程,且在哮喘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均高于正常人。但腺苷受体亚型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的相关性并不一致,对气道阻塞程度的影响可能不同,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93.
3 讨 论根据 ACS最新分类方法 〔6〕,其中包括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STEMI)、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NSTEMI)和U AP,前者冠脉内的血栓多为闭塞性“红血栓”,后者则为非闭塞性的“白血栓”。近年研究发现 ,不稳定冠脉粥样斑块破裂及在此基础上发生血栓是 ACS的主要发病机制 ,这是因为不稳定斑块及斑块破裂处有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浸润、激活 ,其含量明显高于稳定斑块 ,而 M CSF和 Npt是单核巨噬细胞活性的象征。M CSF的基本生理功能是促进造血祖细胞分化成单核巨噬细胞 ,并维持单核巨噬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炎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为了观察肺癌患者肺泡巨噬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方法 以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荷瘤侧及非荷瘤侧肺泡巨噬细胞产生的IL-12,同时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的IL-12,设良性肺病组为对照组。结果 肺癌组非荷瘤侧肺泡巨噬细胞产生IL-12较对照组低,而荷瘤侧肺泡巨噬细胞产生IL-12较对照组高;肺癌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IL-12较对照组低。结论 肺癌患者机体存在抗肿瘤免疫缺陷,但肺癌组织临近肺泡巨噬细胞抗肿瘤免疫活性增强,这可能是机体自身的一种抗肿瘤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995.
背景:体内外研究已证实肺巨噬细胞合成和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 等参与肺组织局部损伤和炎症反应,但具体发生机制仍不明确。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对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于2004-06/2006—12在湘雅医学院病理学系完成。材料:标准石英粉尘(SiO2)为Sigma公司产品: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抗体为Santa Cruz公司产品: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购自中科院上海生物细胞研究所细胞库。方法:实验将巨噬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二氧化硅刺激组、Egr-1+二氧化硅组和IgG+二氧化硅组,前两组加无血清培养基,后两组分别加入5,10,20mg/L不同浓度的Egr-1和IgG抗体干预。 主要观察指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的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amRNA的表达。结果:①与二氧化硅刺激组相比,不同浓度Egr-1+二氧化硅组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水平均下降(P〈0.01),且10mg/L组与5,20mg/L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浓度IgG+二氧化硅组相比,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1.008,P=0.438)。②二氧化硅刺激组肿瘤坏死因子Ⅱ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Egr-1+二氧化硅组mRNA表达低于二氧化硅刺激组和IgG+二氧化硅组(P〈0.01)。结论:二氧化硅致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增加可能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介导的信号通路而实现。  相似文献   
996.
急性肺损伤肺间质巨噬细胞TLR4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严重胸部创伤致急性肺损伤肺间质巨噬细胞TLR4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建立严重胸部创伤致急性肺损伤模型。肺组织机械剪碎,然后用胶原酶、DNA酶消化肺组织,分离、培养肺间质巨噬细胞,利用免疫印迹蛋白、North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创伤前以及创伤后2、4、8、16和24 h肺泡巨噬细胞TLR4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 利用小型多功能生物撞击机以400 kPa驱动压力对大鼠右侧上胸壁进行致伤,能够建立稳定可靠并且符合临床特点的严重胸部创伤模型;严重胸部创伤可以上调TLR4蛋白及基因在肺间质巨噬细胞内的表达,表达高峰在伤后8和16 h,伤后24 h恢复正常。结论 TLR4的上调参与了创伤后失控性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97.
背景:炎症反应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潜在的分子机制之一,但其具体机制还有待阐明,TNFSF4基因及白细胞介素10因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相关因子,两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报道较少.目的:实验拟验证同型半胱氨酸对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株细胞TNFSF4基因及白细胞介素10因子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体外细胞实验于2007-07/12在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实验室完成.材料:THP-1单核细胞株由本室提供;高同型半胱氨酸、地塞米松和维生素D3由Sigma公司提供.方法:在由0.1 μmol/L佛波脂诱导分化的THP-1单核细胞中加入200 μmol/L的高同犁半胱氨酸培养24,48,72 h,将各时间点细胞上清液及裂解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加入经地塞米松及维生素D3作用6 d后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24 h.分为空白对照组;200 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地塞米松 维生素D3组;24 h高同型半胱氨酸条件培养基 地塞米松 维生素D3组;48 h高同型半胱氨酸条件培养基 地塞米松 维生素D3组;72 h高同型半胱氨酸条件培养基 地塞米松 维生素D3组.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NFSF4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应用ELISA法检测其白细胞介素10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同型半胱氨酸处理24 h TNFSF4基因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48,72 h TNFSF4基因mRNA表达显著增加;与地塞米松 维生素D3组相比,200 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各时间点白细胞介素1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致THP-1巨噬细胞TNFSF4基因mRNA表达水平增加,同时致其白细胞介素10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998.
郑双丽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1):1560-1560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是一种严重慢性肾实质感染的特殊类型疾病,其病理学特征是肾实质被破坏,并代之为含脂质和胆固醇的巨噬细胞肿块,临床及影像学易造成误诊。现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XGP,以期进一步提高对XGP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BMSC,实验组以400ng/ml重组人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为诱导剂,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对照组用1640培养液培养。8d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特异性内皮细胞标志物鉴定。结果分化后的细胞在光镜下具有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实验组诱导后的细胞为内皮细胞。结论BMSC在高浓度rhGM-CSF作用下,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000.
姚素艳  张宝云  郑德宇  金英  刘卓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9):134-136,i0001
目的:观察中药当归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钠对淀粉样β蛋白激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α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10在锦州医学院药理实验室和解剖实验室完成。选择8~10周龄的小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巨噬细胞接种24h后用培养基继续培养。淀粉样β蛋白组:巨噬细胞接种24h后在培养基中加入经老化处理的终浓度为10μmol/L的淀粉样β蛋白。淀粉样β蛋白+10,100,500μmol/L,1mmol/L阿魏酸钠组:在加入淀粉样β蛋白的同时加入10,100,500μmol/L,lmmol/L的阿魏酸钠共同孵育。培养48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Griess反应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一氧化氮的生成量。结果:36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巨噬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量:淀粉样β蛋白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154&;#177;14.85),(1755&;#177;4.84)ng/L,(P〈0.01)]。淀粉样β蛋白+10,100,500μmol/L,1mmol/L阿魏酸钠组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由淀粉样β蛋白诱导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量[(238.05&;#177;6.21).(186.90&;#177;7.44),(117.55&;#177;8.08),(71.77&;#177;10.50)ng/L,P〈0.011,且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P〈0.05)。②巨噬细胞的一氧化氮生成量:淀粉样口蛋白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5.04&;#177;6.16),(26.10&;#177;3.25)μmol/L,(P〈0.01)],淀粉样β蛋白+10,100,500μmol/L,1mmol/L阿魏酸钠组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由淀粉样β蛋白诱导产生的一氧化氮的量[(69.80&;#177;4.96),(54.52&;#177;345),(43.88&;#177;4.04),(33.83&;#177;3.13)μmol/L,P〈0.011,且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P〈0.05)。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正常对照组只有零星细胞染色阳性;而淀粉样β蛋白组多数细胞胞浆被染成黄褐色。各剂量组的阿魏酸钠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由淀粉样β蛋白激活巨噬细胞造成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该抑制作用呈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①淀粉样β蛋白能激活巨噬细胞,使其分泌大量的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也相应增加。②阿魏酸钠通过其抗炎作用呈明显剂量依赖性抑制淀粉样β蛋白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从而使巨噬细胞生成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