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03篇
  免费   1401篇
  国内免费   578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187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587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6315篇
内科学   4501篇
皮肤病学   196篇
神经病学   640篇
特种医学   15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2364篇
综合类   9784篇
预防医学   1731篇
眼科学   271篇
药学   6752篇
  69篇
中国医学   2168篇
肿瘤学   235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658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813篇
  2020年   887篇
  2019年   949篇
  2018年   429篇
  2017年   855篇
  2016年   886篇
  2015年   1052篇
  2014年   1847篇
  2013年   1829篇
  2012年   2242篇
  2011年   2277篇
  2010年   2118篇
  2009年   1990篇
  2008年   2197篇
  2007年   2317篇
  2006年   2189篇
  2005年   2219篇
  2004年   1566篇
  2003年   1546篇
  2002年   1178篇
  2001年   1026篇
  2000年   710篇
  1999年   578篇
  1998年   449篇
  1997年   370篇
  1996年   385篇
  1995年   282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人数已超过100万!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导致部分心肌因为持久性的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对于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心肌梗死有着发病突然的特点,因此对其应该秉承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是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对心脏功能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SWIM技术治疗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1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采用SWIM技术治疗的后循环大血管闭 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该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观察指标为术后即刻成功再通(mTICI≥2b)、90 d良好预后(mRS评分≤2分),以及术后24 h任何颅内 出血、90 d全因死亡。 结果 共纳入35例患者,平均年龄66.1±12.1岁,男性26例(74.3%),基线NIHSS评分22(15~34)分。 术后即刻成功再通率为94.3%(33/35),90 d良好预后率为45.7%(16/35),24 h颅内出血率为17.1% (6/35),90 d全因死亡率为37.1%(13/35)。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较低(P =0.001)、基 线后循环ASPECTS评分较高(P =0.016)、发病至到院时间较短(P =0.039)、发病至再通时间较短 (P =0.047)、血管成功再通率较高(P =0.036)以及饮酒比例较低(P =0.042)与良好预后相关。 结论 使用SWIM技术治疗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时的临床护理模式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ASO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与B组(42例,一般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患侧缺血情况、恢复速度、并发症。结果:护理前两组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升高,A组远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远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出现率远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O行SIA治疗时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患侧缺血情况的改善,加快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5.
26.
高血压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它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重大隐患,人们需要从各方面入手,预防、治疗高血压。从心理学方面讲,平静祥和的精神情绪状态有利于稳定血压。任何能促使神经过度兴奋的心理状态,如果出现过频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不利于稳定血压。  相似文献   
27.
《中国药房》2019,(3):387-391
目的:构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左甲状腺素(L-T4)初始剂量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100例DTC术后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等基础信息和出院后定期的随访信息,记录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查相关数据及每次L-T4的调整剂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与L-T4初始剂量有显著相关性的预测因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L-T4初始剂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前瞻性试验验证。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DTC术后患者L-T4初始剂量与患者年龄(P=0.01,F=3.993)、体质量(P<0.001,F=6.910)和BMI(P<0.001,F=7.698)均有显著的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得出L-T4初始剂量预测模型为L-T4(μg/kg)=2.971-0.033×BMI-0.005×年龄。按经验性给予DTC术后患者L-T4,首次随访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达标比例仅为16%(16/100);验证试验中按预测模型计算的初始剂量给予L-T4,首次随访患者的达标比例可达63.7%(44/69)。结论:建立的DTC患者术后L-T4初始剂量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8.
29.
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与发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与发病机理。方法:分析24例患者年龄、性别及所伴发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痛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结果: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内听动脉闭塞发病明显增加。结论: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0.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左房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定61名健康成人二尖瓣环运动峰值速率(Am),以评价Am在左房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观察61名无心脏疾患者的Am,Am值为二尖瓣前、后、左、右侧心房收缩期二尖瓣环运动峰值速率的平均值;并与左房收缩时左房面积改变分数(FAC)和容积改变分数(FVC)作相关性研究。结果61例研究对象平均FAC和FVC分别为(31±10)%和(42±11)%;Am为(13.4±3.2)cm/s;直线回归分析显示,Am与FAC和FVC均呈正相关(r=0.78和0.82;P均<0.001)。结论Am与FAC、FVC具有良好相关性,从而为临床评价左房收缩功能提供了一种简便而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