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9篇
  免费   739篇
  国内免费   590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9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524篇
内科学   68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805篇
特种医学   716篇
外科学   4681篇
综合类   5129篇
预防医学   53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757篇
  56篇
中国医学   2345篇
肿瘤学   93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550篇
  2022年   425篇
  2021年   640篇
  2020年   666篇
  2019年   689篇
  2018年   301篇
  2017年   536篇
  2016年   561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972篇
  2013年   960篇
  2012年   1170篇
  2011年   1232篇
  2010年   1137篇
  2009年   1112篇
  2008年   1121篇
  2007年   1076篇
  2006年   970篇
  2005年   968篇
  2004年   820篇
  2003年   811篇
  2002年   535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少见的椎体缘变异—爱神弓形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海  金盛辉 《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11(1):23-25,T006
本文随机抽出500例腰椎片发现弓形椎变异45例,41个腰椎标本发现4个。对这种椎体下终板的对称性双凹形变异,所引起的X 线异常投影进行了观察、分级和鉴别.特别指出临床的重要性是避免与病理性椎体终板缺损相混淆。笔者结合国外首位报告文献,对发生率和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83.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变性所致的颈椎骨、软骨、韧带等多种退行性改变,使颈脊髓、神经根及血管等邻近组织受损而产生的临床症候群,又称颈椎综合症。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颈椎病中的一种类型,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并从事伏案或低头工作的人群,由于他们长期低头使颈部肌肉处于一种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的韧带和肌肉易受到牵拉劳损,由于颈椎活动度大而解剖结构相对薄弱,使椎骨间连接失去稳定,以致椎体和椎间关节不断发生磨损,久之,则发生反应性的椎体边缘、后关节、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特别是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因增生伸入到椎间孔内,使颈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而引起颈、肩、臂的疼痛和麻木。笔者运用针刺配合椎间孔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Cervifix在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高位颈髓压迫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的价值。方法:36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行后路融合、Cervifix内固定。男23例、女13例,年龄15~62岁,平均38.3岁。陈旧性外伤21例,先天性畸形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寰椎前脱位6例。结果:随访8~42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脊髓功能按JOA17分法评定,改善率为71.4%。全部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内置物无松动、断裂及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结论:Cervifix内固定可提供坚强有效的节段性固定,提高融合率。同时,可预防单纯减压融合术后早期失稳导致的高位脊髓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式选择、适应症。方法:总结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出现腰困、疼不适23例均采用椎板切除术,并发足下垂、椎间隙感染各1例,占1.6%。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宜尽量采用开窗术式,是否进行侧隐窝扩大,不能单纯依靠CT片,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术中是否有神经压迫。术中压迫止血,应不留填塞物。  相似文献   
86.
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多节段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采用一期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侧块钛板固定加前路减压支撑植骨钛板固定术治疗术前MRI显示三个节段以上(含三个节段)颈脊髓前后方受压,X线动态片显示颈椎失稳或后突畸形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结果 一期后、前路手术20例,手术时间平均5.5h(5~7h),失血量平均500ml。术后1~2d病人戴颈围离床活动,颈围外固定12周,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无伤口感染,未见颈椎内固定及植骨块松脱移位,X线摄片显示术后4个月前方植骨块与椎体融合。临床颈痛消失,四肢神经症状按Nurick分级均较术前上升一级以上,平均从术前3.3级升至术后2.4级。结论 一期后、前路颈椎管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为复杂棘手的多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在达到充分解除颈脊髓前后压迫同时稳定颈椎,预防了前方支撑植骨的松脱、颈椎的后突畸形发生,提高了植骨融合成功率。  相似文献   
87.
孔琦  刘洪波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0):616-617
目的 观察后路钛网椎板成形侧块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9年至今,共有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后路钛网椎板成形侧块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及X线评定。结果 通过平均2年5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都得到了改善,其中优6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3.8%;术后椎管矢状径平均增加4.2mm,钛网无位置变化,并已被再生骨固定。结论 在进行后路减压的同时,钛网椎板成形及侧块内固定,尤其适用于有节段性不稳的脊髓型颈椎病并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88.
中下段颈椎的应力松弛特性及前、后路手术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中下段颈椎的应力松弛特性,并评估椎间盘切除植骨术与椎板切开术对其影响。方法 6例新鲜尸体完整颈椎及手术后颈椎,在模拟生理状态下进行屈曲及伸展位的应力松弛实验。结果 在恒应变条件下,绘制术前及不同术式后的中下段颈椎的应力松弛函数及曲线;术后的中下段颈椎的应力和初始化应力比值G(t)比术前明显增大,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后的G(t)值比椎板切开术大,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恒应变条件下,颈椎具有快速应力松弛敏感性,屈曲位比伸展位大。椎板成形术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都使颈椎的应力松弛能力减弱,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仅报道腰 4~ 5、腰 5骶 1两个椎间盘间隙的侧隐窝、椎间孔 (即神经根管 )正常结构与异常结构改变的CT扫描影像特征 ,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隐窝、椎间孔正好在相邻两个椎体间盘同一水平。腰神经根起始部于侧隐窝。正常解剖结构 ,其横切面构成一个近“等边三角形”。侧隐窝及神经根通道有足够空间 ,神经根一般不会受挤压或刺激。但一旦侧隐窝空间缩小 ,神经根管狭窄 ,就会出现不同程度坐骨神经痛症状。通过CT扫描影像所示 ,结合手术所见有如下诸因素可致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狭窄。1 先天或后天性椎管骨性畸形。如“三…  相似文献   
90.
临床工作中发现眩晕、耳鸣、耳聋的患者甚多,它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变及听神经传导功能的损伤有无密切关系,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04~2006年的住院及门诊患者,2年来分别对92例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与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测试,其中男60例,女32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43岁。临床均有头痛、头晕、眩晕、突发性耳鸣、耳聋等症状。无其他耳部疾病、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另外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0~52岁。检测方法本组采用的是德国EME公司的T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