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43篇
  免费   3356篇
  国内免费   1327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7564篇
基础医学   2345篇
口腔科学   86篇
临床医学   13722篇
内科学   3240篇
皮肤病学   468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23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2篇
外科学   2972篇
综合类   33446篇
预防医学   10844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13989篇
  225篇
中国医学   8254篇
肿瘤学   2554篇
  2024年   531篇
  2023年   2151篇
  2022年   1857篇
  2021年   2407篇
  2020年   2282篇
  2019年   2912篇
  2018年   1226篇
  2017年   2724篇
  2016年   2732篇
  2015年   3022篇
  2014年   5281篇
  2013年   5465篇
  2012年   6306篇
  2011年   6941篇
  2010年   6298篇
  2009年   5780篇
  2008年   6429篇
  2007年   5749篇
  2006年   5098篇
  2005年   5000篇
  2004年   3795篇
  2003年   3275篇
  2002年   2732篇
  2001年   2335篇
  2000年   1708篇
  1999年   1350篇
  1998年   1161篇
  1997年   1101篇
  1996年   944篇
  1995年   828篇
  1994年   693篇
  1993年   518篇
  1992年   437篇
  1991年   405篇
  1990年   282篇
  1989年   333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正>子宫切口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主要是受精卵、滋养细胞种植在前次剖宫产切口中,并为子宫纤维瘤和瘢痕纤维组织完全包裹,是严重的、罕见的异位妊娠[1]。该疾病最早在上世纪70年代被发现,近些年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切口妊娠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经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逐渐得到运用,疗效安全可靠,有助于保宫,本研究就其安全性及可行性进  相似文献   
52.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178-182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在评价抗精神病药物(APs)对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服药治疗精神病患者107例作为研究组,按服药时间分为6个组,健康对照组36例,获取并比较各组左室长轴收缩期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结果 (1)研究组总体GLPS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研究组内第1、3、5、6组GLPS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6组较与之无年龄差异的筛选组GLPS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研究组内比较,第1、6组GLPS较第2、3、4、5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TI能准确反映APs对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损害情况,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究分析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纳治疗的需进行子宫内膜切除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在患者知晓同意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单级电切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切除术患者实施诺舒阻抗控制,术后取得较好成效,可降低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同时安全性能较高,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4.
55.
56.
目的: 探讨育龄、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异常阴道出血危险因素,为异常阴道出血临床精准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06月—2020年0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实验组设为非月经期异常阴道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为无异常阴道流血子宫肌瘤患者。根据第9版教科书年龄18-43岁定为育龄组;44-54岁定为绝经过渡期组(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80%在44-54岁之间〔1〕)。 应用Excel双录入,核对无误后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R×C列联表卡方检验、四格表卡方检验及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危险因素的分析,并分别得到OR值与相应95%的可信区间。在此模型中,OR值>1认为是危险因素,OR值<1认为是保护因素。统计学显著性水平设定为双侧p≤0.05,即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统计分析选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将与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相关的33项临床指标纳入单因素分析得出,月经周期异常、肌瘤位置(子宫颈肌瘤)、肌瘤直径≥9cm、血红蛋白异常、子宫内膜癌、核分裂像>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是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的危险因素;2.子宫肌瘤异常阴道出血核分裂像>5个与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和异常阴道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1. 子宫内膜发生病理改变是子宫肌瘤患者引起异常阴道出血的原因之一。2.月经周期异常、子宫颈肌瘤、肌瘤直径≥9cm、血红蛋白异常、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均是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的危险因素;子宫肌瘤核分裂像>5个是子宫平滑肌瘤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3.子宫肌瘤核分裂像>5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得知,月经周期、肌瘤位置、肌瘤大小、血红蛋白、子宫内膜病理变化均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育龄;绝经过渡期;子宫平滑肌瘤;异常阴道出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7.
李长岭  杜洋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757-3758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于郑州卷烟厂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30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149例)和观察组(15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托拉塞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心功能等级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原发性高血压伴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托拉塞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可提升心功能,降低血压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119-122+封三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入我院子宫腺肌瘤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造影评价患者的腺肌瘤消融率,常规超声评价瘤体缩小率。采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来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痛经改善率为78.9%(15/19),月经失调改善率为42.9%(9/21),贫血改善率为55.6%(10/18)。超声造影显示仅3例出现消融不完全,消融有效率为91.9%,术后行补充消融治疗,37例局限性子宫腺肌瘤平均消融率均达90%以上。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6、12个月患者瘤体缩小率分别为60.8%、78.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改善。结论实时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瘤患者,能够减小腺肌瘤体积,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经阴道入路手术治疗子宫切口憩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切口憩室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经阴道入路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费用要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5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2.93%,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是2.44%,对照组复发率是14.63%,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应用经阴道入路手术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其复发率,改善其临床各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