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70篇
  免费   8424篇
  国内免费   9782篇
耳鼻咽喉   1361篇
儿科学   2730篇
妇产科学   1481篇
基础医学   14768篇
口腔科学   1788篇
临床医学   16910篇
内科学   17051篇
皮肤病学   1628篇
神经病学   3707篇
特种医学   32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0篇
外科学   7515篇
综合类   38611篇
预防医学   10523篇
眼科学   1315篇
药学   12343篇
  178篇
中国医学   3403篇
肿瘤学   11919篇
  2024年   857篇
  2023年   3449篇
  2022年   2968篇
  2021年   3400篇
  2020年   3165篇
  2019年   3485篇
  2018年   1960篇
  2017年   2778篇
  2016年   3231篇
  2015年   3422篇
  2014年   5012篇
  2013年   5278篇
  2012年   7140篇
  2011年   8262篇
  2010年   7939篇
  2009年   8223篇
  2008年   9003篇
  2007年   8755篇
  2006年   8500篇
  2005年   8818篇
  2004年   7919篇
  2003年   7190篇
  2002年   6041篇
  2001年   5336篇
  2000年   4310篇
  1999年   3565篇
  1998年   2937篇
  1997年   2263篇
  1996年   1639篇
  1995年   1356篇
  1994年   880篇
  1993年   478篇
  1992年   337篇
  1991年   249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p5 3、p2 1ras、CyclinD1、nm2 3基因蛋白和PR、ER受体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分型、不同年龄、肿瘤体积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以p5 3、p2 1ras、CyclinD1、nm2 3、PR、ER单抗对 5 6例乳腺癌和 2 1例乳腺良性病变进行标记。结果 p5 3阳性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达 82 .4% ,p5 3、p2 1ras、nm2 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 78.6%、69.6%及 48.2 % ,与良性病变组的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R、ER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5 3、ER、PR的过表达状态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和进行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92.
JNK通路可能介导MPTP诱导的黑质神经元凋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激活的c-jun NH2-terminal kinase(JNK)细胞凋亡通路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神经元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MPTP制备PD小鼠模型,应用生化技术检测黑质区域谷胱甘肽(GSH)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尼氏体染色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神经元的损害情况,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和活化型Caspase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同时采用蛋白兔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JNK及磷酸化c-ju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PTP诱导的PD小鼠黑质区域GSH浓度明显降低,SOD活力明显升高,黑质致密带尼氏体阳性神经元和TH阳性神经元显著脱失,磷酸化JNK及磷酸化c-jun蛋白表达水平上升,同时活化型Caspase 3表达阳性细胞增多,黑质神经元TUNEL染色的阳性率增高。结论 MPTP可诱导小鼠黑质神经元凋亡,机制与增强氧化应激并激活JNK细胞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93.
2000年10月至2003年6月,作者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132例,其中96例给以重组链激酶(r-SK)溶栓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白细胞介素-1α C-889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α(IL-1α)C-889T的基因多态性是缺血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IL-1αC-889T的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分布及与冠心病关系。  相似文献   
995.
胃癌螺旋CT与病理、nm23-H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螺旋CT征象与手术病理及nm23-H1蛋白表达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65例胃癌行低张力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将螺旋CT诊断结果 与病理结果 、nm23-H1蛋白表达进行对照.结果 65例胃癌TNM分期CT的准确性为80.0%(52/65),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0.8%(33/65).CT像上的病灶大小、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病理结果 一致性良好,与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 螺旋CT可较准确地反映胃癌增殖、浸润转移的病理学及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96.
PCR-SSCP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以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 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infoml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PCR-SSCP方法检测5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并与常规药敏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常规药敏试验检测,5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共有41株耐药,其中,耐异烟肼(INH)为35株,高耐药株27株;耐利福平(RFP)为31株,高耐药株24株;耐链霉素(SM)有31株,高耐药株26株。同时耐3种药物的有21株(51.2%),耐2种药物的14株(34.1%),单耐药株6株(14.6%).PCR-SSCP方法对58株临床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的检测率为40%(23/58),45%(26/58),38%(22/58),其中检出3个基因同时突变的有13株(32%),2种基因突变的12株(29%),1种基因突变的有10株(23.8%).常规药敏试验与PCR-SSCP法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同时耐3种药物的符合率为61.9%(13/21),检出耐2种药物的符合率为85.70k,(12/14),检出耐1种药物的符合率为50%(3/6).高耐药株中突变率为80.5%(62/77),低耐药株中突变率为60%(12/20).结论:PCR-SS-CP方法对耐2种以上药物的结核杆菌检出率较高,且耐药基因突变率随着耐药浓度增高而增高。将PCR-SSCP法与药敏试验联合应用可互相弥补,已成为临床指导用药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在我国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是引起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HBV感染者HCC发病率大于对照人群 2 0 0倍以上 [1 ] 。近年来随着对HBV基因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 ,发现 HBV基因组中 X基因及其产物 X蛋白 (HBx)能够对肝细胞凋亡起调控作用 ,在HBV感染所致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1 ] 。1  HBV X基因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HBV基因组为部分双链环状 DNA ,其两链核酸的长短不一 ,长链即负链 (L- ) ,有固定的长度 ,为 32 0 0个碱基 ,而短链即正链 (S+) ,则有可变的长度 ,约为 5 0 %~ 10 0 %长链的长度…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苏州地区汉族人血小板糖蛋白Ⅲa基因TaqⅠ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PCR技术结合TaqⅠ酶切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研究了苏州地区汉族正常人与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糖蛋白Ⅲa基因TaqⅠ多态性特点。 结果 正常对照组TaqⅠ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C 5 3.8%、A 4 6 .2 %。脑梗死组TaqⅠ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C 5 0 .6 %、A 4 9.4 %。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苏州地区汉族人血小板糖蛋白Ⅲa基因TaqⅠ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带有HSV -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 -tk)结合GCV对人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模型 2 1只 ,采用肿瘤原位注射Ad -tk结合GCV治疗。结果  5× 10 8PFU的Ad -tk肿瘤原位注射结合GCV治疗 ,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 ,肿瘤平均重量为 0 .2 1g ,病理检查表明肿瘤组织坏死、出血伴纤维组织增生 ;而 3个对照组Ad -tk/PBS组、PBS/GCV组、PBS组肿瘤平均重量分别为 1.6 0、1.5 2、1.71g。与对照组比较 ,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86 .9%、86 .2 %、87.7% ,有显著性差异 (均P <0 .0 1)。结论 Ad -tk/GCV系统对人膀胱癌的敏感性较高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短程5-FU/CF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增殖和p53表达以及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AI)和ki-67增殖指数(PI)及凋亡相关基因p53的表达,并比较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新辅助化疗组肿瘤细胞的AI均数为3.56%,明高于对照组的2.29%(P〈0.01),PI均数为2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60%(P〈0.01),p53阳性表达率为28.9%(11/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7%(17/30)(P〈0.05)。两组中大肠癌细胞的AI与PI均呈负相关(r=-0.790,r=-0.663)(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复发转移率和复发转移平均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短程5-FU/CF方案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降低结直肠癌组织p53的阳性表达率,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延缓和减少结直肠癌术后的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