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7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74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350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415篇
内科学   364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01篇
综合类   1004篇
预防医学   296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27篇
中国医学   308篇
肿瘤学   2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对PCR微流芯片与基因芯片、基因测序在HBV基因型、病毒变异上应用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采用PCR-微流芯片、基因芯片法对15例临床考虑拉米呋定耐药的患者血清进行HBV多点变异检测,从中随机抽取8例患者标本采用PCR-微流芯片、基因测序法进行HBV基因型、HBVYMDD检测。结果 基因芯片法与PCR--微流芯片检测HBV多点变异9/15三项完全一致,3/15两项一致;8例患者双份标本两种方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完全一致均为IIBVC型;基因测序法8例患者中1例HBVYMDD阳性,PCR微流芯片法8倒患者中栓出2倒HBVYMDD。结论 PCR-微流芯片法与基因芯片法、基因测序法有较好的一致性.适用于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2.
TNF-α及IL-6基因多态性与胃腺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IL 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胃腺癌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65例胃腺癌患者和71例健康对照人群中TNF α 238G/A、 308G/A和IL 6 597G/A、-174G/C、-572G/C位点多态性。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血清中HP IgG/IgM/IgA型抗体浓度。结果:感染HP胃腺癌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感染HP的对照组(P=0.007, 相对危险度[OR]=2.53,95%可信区间[95%CI]=1.28-5.24)。胃腺癌组TNF α 238G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4, OR=2.44, 95%CI=1.11-5.37; P=0.039, OR=2.13, 95%CI=1.03-4.41),在HP阳性胃腺癌组明显高于HP阴性胃腺癌(P<0.05,OR=4.53, 95%CI=1.16-17.68; P<0.05,OR=3.52, 95%CI=0.98-12.64)。胃腺癌组IL 6 572CC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OR=0.17,95%CI=0.04-0.81)。未见TNF α和IL 6其他位点的SNP与胃腺癌组或HP阳性胃腺癌组有任何相关性。结论:TNF 238GA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A与胃腺癌或感染HP的胃腺癌易感性相关,而IL 6 572CC基因型则能降低胃腺癌易感性。  相似文献   
83.
层粘连蛋白受体基因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受体(67LR1)基因相关的一组基因表达变化,为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致癌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构建67LR1转基因表达载体,转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获得转基因67LR1的瞬时表达的细胞株。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转基因表达产物,应用含8064个基因点的微芯公司基因表达谱芯片CSC-GE-80与双荧光标记样品与芯片杂交和扫描、图像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处理进行表达谱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出瞬时表达67LR1的细胞株。基因表达谱分析,2组相比发生了显著性表达变化的基因有295个,其中表现为上调的基因有145个,下调表达的基因有150个。在发生了显著性表达改变的基因中,比较有明显功能分类特征的包括与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与肿瘤相关的基因,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以及与蛋白质合成系统相关的基因等。结论 67LR1基因功能涉及到信号转导、肿瘤相关基因等方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阐明低剂量三氧化二砷作用于肝HepG2细胞之后,无机砷对差异表达基因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5μmol/L三氧化二砷诱导的HepG2细胞和以生理盐水处理的相同细胞的mRNA进行差异显示分析,研究三氧化二砷诱导人HepG2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HepG2细胞经5μool/L三氧化二砷诱导后。所检测的4096条目的基因中有123条产生差异表达,其中48条基因表达上调,75条基因表达下调。结论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低剂量三氧化二砷诱导肝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无机砷对肝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5.
肠道常见病原菌检测基因芯片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并评价快速准确地检测肠道致病菌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方法在基因芯片制备基础上,通过对靶基因的扩增、杂交和对杂交结果的分析,对常见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和鉴定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应用包含38种特异性探针的基因芯片,对涉及沙门菌、志贺菌、霍乱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副溶血弧菌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等8个菌属的16株致病菌进行检测,均得到特异性杂交图谱。结论制备的基因芯片能够同时检测多种重要的肠道致病菌,为肠道致病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了准确、快速、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利用低密度基因芯片方法对人乳头瘤病毒(HPV)进行分型检测,建立一种经济实用的临床HPV感染的基因型检测方法.[方法]利用低密度基因芯片方法对145例阴道镜门诊病人的宫颈拭子标本进行HPV-DNA检测并分型.[结果]被检人群中共检测出57例HPV阳性,88例HPV阴性,HPV的感染率为39.3%,阳性标本中检测出12种高危型别,2种低危型别.其中单型感染51例(89%),混合感染6例(11%),16,31,18,58型检出率较高.[结论]低密度基因芯片是一种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在HPV和宫颈癌的筛查与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随着人类基因组学计划(HGP)的完成,基因组学研究的重心自然地从结构基因组学转向功能基因组学,弄清每个基因的功能、发现与其它基因的关系及其表达调控方式,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研究目标,现已建立的诸如Southern印迹、Northern印迹等有关基因表达、调控和功能研究技术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迫切要求建立一种高速度、高通量的测定核酸序列、检验基因表达的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基因芯片(genechip)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人卵巢癌SKOV3/TPT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寻找可能参与拓扑替康(TPT)耐药机制的新基因。方法:采用大剂量间歇诱导法,对SKOV3细胞株用TPT反复冲击诱导培养,获得稳定的SKOV3/TPT;利用Affymetrix U133A基因表达谱芯片,比较SKOV3及SKOV3/TPT细胞的基因表达;从中选择高表达的MRP3基因进行RT-PCR验证。再将MRP3反义及正义寡核苷酸片段分别用脂质体转染进耐药细胞,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及半定量RT-PCR检测体外转染后细胞内TPT的荧光强度、耐药指数及MRP3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基因芯片检测发现,有7个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参与了SKOV3/TPT细胞的耐药,其中4个基因被上调,3个基因被下调,MRP3为上调最明显的基因。MRP3反义寡核苷酸转染SKOV3/TPT细胞后,可明显降低细胞内TPT的浓度及耐药指数(P<0.05),细胞内MRP3 mRNA的表达较未转染细胞下降了60.16%(P<0.05)。结论:SKOV3/TPT细胞耐药表型的形成涉及多个基因表达的改变。MRP3的高表达导致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可能是卵巢癌细胞对TPT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西尼罗热是3种重要的蚊媒病毒性传染病。近年来这3种传染病的流行态势日益严峻,引起了全球世界的广泛关注。快速识别病原微生物是目前检验检疫机构在国境口岸对出入境人员实施卫生检疫时所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生物芯片技术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可能。本研究其目的在于用基因芯片检测多种蚊媒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实现大规模集成化的快速检验,从而适应对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卫生检疫的需要。  相似文献   
90.
基因芯片筛选同时参与肺腺癌不同癌变进程的分子靶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同时参与肺腺癌不同癌变进程的基因群,以期进一步筛选出肺腺癌的分子靶标。方法 选取术后临床分期为Ⅰ、Ⅱ、Ⅲ期的肺腺癌组织标本共10例为实验组,相应的癌旁组织10例为对照组。与含13824个基因的基因芯片进行杂交,最后结合分期和临床预后对海量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在不同分期及不同预后的标本中均差异表达的基因即为入选基因。结果 10例肺腺癌标本共差异表达基因119条,其中,含已报道与肺癌相关的基因26条,尚未报道与肺癌相关的基因46条,完全未知功能的新基因47条。结论 119条基因是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标记,是肺腺癌分子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