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7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52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612篇
内科学   782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30篇
综合类   1944篇
预防医学   124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05篇
  12篇
中国医学   66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714篇
  2010年   597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436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91.
<正>营养支持总原则严重应激后机体代谢率明显增高,出现一系列代谢紊乱,体重丢失平均0.5~1.0kg/d。机体营养状况迅速下降及发生营养不良(体重丢失≥10%)是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危重症患者来说,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为第一需要。在复苏早期、血流动力学尚未稳定或存在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阶段,均不是开始营养支持的安全时机。只有在内环境相对稳定后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 了解癌胚抗原(CEA)作为一项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三甲医院各科室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近2年来我院各临床科室的CEA检测报告,分析各个科室的使用情况及阳性率.结果 2年内临床科室共完成93433份CEA检测报告,院平均阳性率为13%,阳性率低于10%的科室与临床判断上皮细胞来源肿瘤发生率一致;显著高于院平均水平第一位的是肿瘤科(31.54%)、其次是ICU中心(25.49%),但内科ICU的CEA阳性率更高(46.2%),超过肿瘤科和所有内科科室,包括阳性率最高的呼吸科(21.39%).将内科ICU所有CEA升高的患者根据有无肿瘤病史分为肿瘤组和非肿瘤组,结果发现非肿瘤患者的病死率随CEA水平升高而上升(P=0.0002).病情危重状态和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可能是导致这些非肿瘤患者CEA升高的因素之一.结论 CEA不仅是一项较好的肿瘤标志物,在非肿瘤的危重症患者中还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4.
<正>近年来,介入治疗逐步成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重要手段之一,为抢救危重症患者创造新的机会和可能,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与内科治疗、外科手术并列的第三种救治方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ICU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多数存在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需要大量药物或仪器设备进行强力的生命支持,而且转运途中及介入治疗过程中风险极高,意外事件发生率高,如此种种因素限制了介入治疗在危重症病人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为提高护理本科学生对危重症病人病情的评估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危重症监测能力,开设了《危重症监测技术》这门课程,旨在评价该课程在护理本科生中开展效果。[方法]该课程采取理论教学、PBL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对37名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对于教学效果所有学生均给予肯定性评价,对学生掌握危重症护理知识,提高急救意识、急救技能、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帮助很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急救综合能力,有助于沟通及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本科生中开展危重症监测技术的课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方法对门急诊2014年2月至3月接诊的670例患者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追踪所有患者的去向。统计分析改良早期预警与患者去向的相关性。比较门诊治疗、入住普通病房、收入ICU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患者病情评估分辨度的ROC曲线。结果以患者是否收住ICU为预测指标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最佳截断值为4分,灵敏度70.56%,特异度73.36%,阳性预测值52.45%,阴性预测值85.68%,ROC曲线下面积AZ=0.77(95%CI:0.734,0.814)。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用于判断急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其是否收住ICU具有中等程度预测价值。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操作简单快捷,费用低廉,可实现对患者病情快速动态评估,适用于急诊患者。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中药汤剂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及对血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14年7月中山市中医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20例,根据有无胃肠道功能不全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再随机分为阴性组治疗组、对照组和阳性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制酸剂及胃肠黏膜保护剂防治胃黏膜损伤;注意肠道菌群变化,应用微生物制剂维持肠道正常菌群比例,肠道菌群失调时可予口服万古霉素。从患者入ICU开始,以患者病情好转转出ICU、死亡或自动出院为治疗终点,及早配合鼻饲白粥水或胃肠道内营养(能全力)。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和胃汤治疗,5 d为1个疗程,不足5 d转出ICU或自动出院、死亡者,转出前或自动出院、死亡前收集观察指标。观察胃肠功能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各组患者MO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ICU住院天数明显减少、ICU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1),对死亡率无明显影响,胃肠减压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肠内营养时间明显缩短(P0.05),MO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减少(P0.01)。结论 :健脾和胃法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具有防治作用,可缩短ICU住院天数、减少ICU住院费用、缩短胃肠减压时间、及早恢复肠内营养时间,降低患者MO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能明显减轻患者危重程度。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不同脐静脉置管时机对新生儿危重症救治过程中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新生儿危重症患者8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依据不同的脐静脉置管时间进行分组,将出生30 min后接受脐静脉置管术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出生2~6 h接受脐静脉置管术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留置时间、置管成功率以及留置时间超过1周的例数。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置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 0. 05),实验组平均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留置时间超过1周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新生儿危重症救治过程中应用脐静脉置管术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早期置管成功率更高,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99.
1000.
综合医院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常见问题包括缺乏整体观、不愿中医参与治疗以及不能合理使用中药。中医科常被呼吸科邀请会诊解决的临床症状有严重咳喘、持续发热、胃肠症状、排尿不畅、顽固性水肿等。在会诊中应以中医理论为本,坚持中医治疗特色,主要体现中医整体观、衡动观、正气观;坚持中西医结合,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治疗应抓住疾病的主线,即抓主证、病机,才能准确地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