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7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52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612篇
内科学   782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30篇
综合类   1944篇
预防医学   124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05篇
  12篇
中国医学   66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714篇
  2010年   597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436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焕蓉 《天津中医》1998,15(3):132-132
  相似文献   
92.
血瘀证是“血脉不通”或“气血瘀阻”而造成的一组病症。分布很广.包括某些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肝脏病、免疫性疾病、高脂血症和恶性肿瘤等。严重的血瘀证可有血栓形成,而临床常见的血瘀证多处于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有关成分的测定项目和方法很多。我扪应用循环内血小板聚集率测定法,检测血瘀证病人30例,现将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ICU,CCU紧急气管内插管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紧急气管内插管指ICU、CCU、急症室、心血管造影室以及病房内的急症插管或术后二次插管。其原因有心跳骤停、呼吸道梗阻、痰多不易咳出、导管脱出、麻醉药过量、肺水肿、气胸、肺不张、心包填塞、人工瓣膜失灵、大咯血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其特点是病情紧急,有时发生于夜间,且远离手术室,床旁插管条件差,气管内插管要求稳、准、快。麻醉科值班医师接到呼叫电话后,应简单问明病人紧急插管的原因、年龄及地点,即带着急救插管盘  相似文献   
94.
《解剖与临床》2006,11(5):F0004-F0004
舜耕山下,龙泉湖畔的安徽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原矿三院),位于淮南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洞山地区,建筑雄伟,风景秀丽,是一所以心脑血管病,老年病、外科、骨科、耳鼻喉室有内、外、妇、儿、烧伤、泌尿、胸外、骨科、眼、耳鼻喉、口腔、中医、感染、老年保健等。  相似文献   
95.
120例教师血液流变学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血液系统病、代谢性疾病等的诊断、预防、治疗及群体普查。笔者对120例教师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测观察 ,发现教师的血液黏度有显著增高 ,现将检测结果与分析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对象(1)本院120例参加体检的教师 ,其中男70例 ,年龄20~65岁 ,平均年龄35.3岁 ;女50例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34.5岁。(2)健康对照组117例 ,系我院健康体检者 ,无心脑血管病史、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正常 ,其中男65例 ,年龄19~64岁 ,平均年龄35.5岁 ;女52例 ,年龄20~61岁 ,平均年龄35.4岁。2方法早晨空腹…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 (PTM)水平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5例心脑血管疾患 ,其中脑血管病132例 (脑梗死81例 ,脑出血51例 ) ,高血压冠心病66例 ,糖尿病107例。健康对照组60例 ,其中献血员25人 ,学生12人 ,体检健康者23人 ,年龄12~77岁 ,平均38.6岁。结果60例健康人对照组PTM水平为(20.40±7.72)μg/L,糖尿病和高血压冠心病无合并症组PTM水平稍高 (23.44±6.33)μg/L和(23.00±7.13)μg/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无合并症脑血管病组PTM水平 (30.51±14.13)μg/L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合并症各组中 ,合并糖尿病的PTM水平最低 ,合并肾病者PTM水平最高。合并肾病的各组 ,PTM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合并症组 :脑血管病合并肾病为(61.25±24.43)μg/L高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 (32.12±12.35)μg/L和糖尿病 (31.37±12.06)μg/L,高血压冠心病合并肾病为(52.11±22.29)μg/L高于合并脑血管病 (31.78±12.28)μg/L和糖尿病 (28.72±9.58)μg/L,糖尿病合并肾病为(40.26±11.98)μg/L高于合并脑血管病 (31.63±8.95)μg/L ,P<0.01;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时PTM水平均高 (31.78±12.28)μg/L和(31.63±8.95)μg/L,与脑血管病组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97.
《解剖与临床》2006,11(2):F0004-F0004
舜耕山下,龙泉湖畔的安徽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原矿三院),位于淮南市政治经济市场中心的洞山地区,建筑雄伟,风景秀丽,是一所以心脑血管病,老年病,外科,骨科,耳鼻喉和影像医学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相似文献   
98.
观察20例急性脑梗塞,30例冠心病在微循环中微血栓的变化,同时检测血小板聚集率、D-2聚体。结果表明微血栓阳性组血小板聚集率、D-2聚体均高于微血栓阴性组。治疗后二组血小板聚集、D-2聚体明显减少。提示微血栓、D-2聚体及血小板聚集率可作为评定冠心病、脑梗塞病情变化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重型、危重型(以下简称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省某定点医院2020年1—4月重症隔离病区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病例组,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62例危重症COVID-19患者。其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0例,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52例。62例患者中14例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2.6%;10例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率为16.1%,分别为耐碳氢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4例,耐碳氢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6例;合并非多重耐药菌或真菌感染共9例(11株)。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例组中心静脉置管比例、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使用抗菌药物种类≥4种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OR=17.104,95%CI:1.805~162.033),清蛋白为保护因素(OR=0.834,95%CI:0.709~0.982)。结论 危重症COVID-19患者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清蛋白水平,有利于预防与控制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索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选取800例危重患者,调查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结果 800例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39.25%(314/8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OR=1.850、9.026、15.116)、禁食水时间≥24 h(OR=3.639、8.262、8.517)、使用亚低温治疗(OR=1.980)、使用机械通气(OR=3.633)的危重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风险较高。结论 危重症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与年龄、禁食水时间、使用亚低温治疗、机械通气有关,需针对危险因素给予相应干预,减少喂养不耐受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