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上接2012年第4期第142页)视野:日常生活小贴士中心视野丢失的患者:1. 高倍数放大镜2. 教会他们用旁中心注视周边视野丢失的患者,最好的建议就是保持通道通畅,避免移动屋内的家具。外出时带根手杖会很有用。色觉全色盲的人很少见,但低视力的人群中色觉障碍更多见。问一些病史就可以做出评估,比如:当你想找出颜色相近或相同的衣服时有困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引起视力残疾的病因及评价助视器验配对提高视力残疾患者视功能的疗效.方法 采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疾分级标准,选取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验配助视器的100例视力残疾患者,通过眼科检查明确引起视力残疾的病因;同时配戴远用或近用助视器,观察视力提高的程度.结果 视力残疾的首位病因为视网膜病变(25.00%).在配戴了远用助视器后,脱盲率达94.59%,脱残率达82.43%;配戴近用助视器后,近视力大于或等于0.50的病例占佩戴近用助视器总数的92.31%.结论 视网膜病变是成人视力残疾的主要病因;助视器对视力残疾患者的视力康复有明显疗效,可有效提高视力残疾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因不同的眼部和神经性疾病,导致视觉功能严重受损,为低视力患者日常活动(如阅读及驾驶)及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主要来源于视觉,除威胁生命的重大疾病外,对人感官影响最大的损害当属视觉损伤。且随着人口日益老龄化,该问题日趋加重,低视力已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低视力康复发展面临着临床和科研的巨大挑战,要研发出一种能有效改善视觉功能,同时能兼顾多种功能的视障辅助技术,这需要医学、生物学、工程学、微电子学、计算机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发展和相互合作。低视力康复通过为患者提供适宜的视障辅助技术,最大化利用患者的残余视力及视觉功能,改善与低视力相关的功能限制,有效改善其独立性和整体生活质量,使其独立生活、工作并融入社会成为可能。该文对经典的助视器、人工视觉(视觉假体/视觉感官替代设备)、经颅刺激及视觉生物反馈训练等视障辅助技术在低视力康复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有残余视力的视力残疾儿童在给予光学和电子助视器康复后进行远、近视力的分析和效果评估,探讨不同程度视力残疾患儿有效的康复手段及其对低视力康复对象范围界定的影响。方法对盲校及低视力门诊共206名4~14周岁(含14岁)视力残疾儿童按视力残疾的程度进行分组,比较应用国产4倍、6倍望远镜前后远视力和应用国产眼镜式助视器、国产简易电子助视器后两种助视器间阅读成功率的差异。远视力康复结果采用秩和检验,近视力康复结果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视力0.05以下至眼前指数的盲童组和0.3以下至0.05的低视力组应用远用助视器前后远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0.05以下至光感的肓童和低视力儿童分别使用眼镜式近用助视器与简易电子助视器后,两种助视器间阅读成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使用简易电子助视器的阅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使用眼镜式近用助视器。结论助视器康复的对象可以从低视力范围扩展到0.01甚至以下的盲童。低视力助视器是视力残疾儿童视觉康复有效和必要的手段,早期视觉康复特别是使用简易电子助视器进行近视力阅读的康复,对视力残疾儿童提高学习认知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和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低视力患者助视器验配后的实际应用效果,探讨低视力康复有效性的维持与改进方法.方法 对173例低视力患者进行视功能评估及助视器验配,l a后对助视器使用情况进行回访调查,就低视力患者视觉改善状况、助视器日均使用时间、助视器弃用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结果 173例低视力患者的前三位主要病因为高度近视、先天性眼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助视器日均使用时间:偶尔使用者占66.47%,使用≤lh者占4.62%,使用>l~2h者占19.08%,使用>2~3 h者占4.62%,使用>3h者占5.20%.助视器验配的总有效率为79.77%,远用光学助视器之间的使用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94,P=0.939);近用助视器的使用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35,P<0.05).弃用的23个助视器中,因视力差弃用者占73.91%,因使用不方便弃用者占17.39%,因不会使用弃用者占8.70%.结论 个性化验配助视器能够使助视器得到有效的利用,光学和电子助视器的适当使用能够明显提高低视力患者的残余视功能,但需要加强后续的随访及服务,解决助视器验配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灰背景中孔镜与助视器改善白化病低视力患者视觉质量的价值。方法:对4例白化病低视力患者通过配戴适度直径(1-3.5mm)的灰背景中孔镜减轻畏光与高度散光引起的眩光,同时应用眼镜式助视器,提高静态下的远近视觉质量。结果:所有患者畏光均改善,中心视力提高,视野不受影响。接受眼镜式助视器,远近视觉质量提高,结论:灰背景中孔镜与眼镜式助视器有助于白化病低视力患者视觉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6~14岁低视力儿童行屈光矫正和助视器佩戴的视力康复情况。方法对163例低视力儿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在检查眼光后接受屈光矫正、助视器验配等治疗,观察其视力康复情况。结果低视力儿童视力分布为近视率44. 78%(73/163),远视率44. 17%(72/163),盲眼率11. 05%(18/163)。单纯屈光校正患儿脱盲率、脱残率均显著低于屈光矫正联合助视器校正患儿(P 0. 05);三级、四级低视力儿童脱残率显著高于一级、二级儿童(P 0. 05)。结论屈光矫正联合助视器佩戴对6~14岁低视力儿童视力的恢复有积极意义,且视力康复效果与残余视力呈正比。  相似文献   
19.
刘梅 《中外医疗》2009,28(7):31-31
目的探讨有屈光不正的低视力儿童戴矫正眼镜后对应用助视器提高视功能的效果。方法经散瞳验光,对戴镜后视力有提高或改善者,予以配镜。结果350例中有90例(25%)经验光配镜后视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改善。结论强调屈光检查对儿童低视力康复的重要性,同时也证实了在戴普通眼镜的基础上再应用助视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新型国产便携式或眼镜式两用望远镜助视器的临床应用价值.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低视力门诊就诊的低视力患者98例(188眼),其中盲38眼,低视力142眼.方法 戴用望远镜助视器,观察患者远视力的改变.主要指标视力、脱盲(远视力≥0.05)率、脱残(远视力≥0.3)率.结果 60例(115眼)选用单筒便携式望远镜,9例(15眼)选用单筒眼镜式助视器,29例(58眼)选用双筒眼镜式助视器.38眼盲中33眼远视力≥0.05,脱盲率为86.8%;142眼低视力中115眼视力≥0.3,脱残率为81.0%;远视力≥0.5者47眼(占33.1%).结论 新型国产两用望远镜助视器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可作为低视力患者看远常用的助视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