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27篇
  免费   2383篇
  国内免费   1084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162篇
妇产科学   162篇
基础医学   1055篇
口腔科学   173篇
临床医学   9493篇
内科学   7490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937篇
特种医学   56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5篇
外科学   2662篇
综合类   18645篇
预防医学   2797篇
眼科学   915篇
药学   6414篇
  102篇
中国医学   2172篇
肿瘤学   474篇
  2024年   249篇
  2023年   998篇
  2022年   961篇
  2021年   1230篇
  2020年   1357篇
  2019年   1184篇
  2018年   636篇
  2017年   1090篇
  2016年   1281篇
  2015年   1589篇
  2014年   2764篇
  2013年   2780篇
  2012年   3449篇
  2011年   3808篇
  2010年   3555篇
  2009年   3508篇
  2008年   3836篇
  2007年   3445篇
  2006年   2981篇
  2005年   3334篇
  2004年   2598篇
  2003年   2254篇
  2002年   1735篇
  2001年   1357篇
  2000年   978篇
  1999年   868篇
  1998年   751篇
  1997年   829篇
  1996年   680篇
  1995年   616篇
  1994年   511篇
  1993年   498篇
  1992年   402篇
  1991年   339篇
  1990年   317篇
  1989年   369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7 毫秒
71.
本文试用一段约10cm长带系膜的游离空肠,在腹壁与胆道之间建立一条潜在的永久性通道,为术后胆石病复发时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本组81例病人中11例(13.58%)因术后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再住院,全部经此通道做经皮穿刺胆道引流。避免了急诊手术。17例(20.99%)术后残余(或复发)结石中的16例,经游离空肠通道(以下简称通道)取石治愈,治愈率94.12%,避免了经腹胆道再手术。1例经通道取石失败,改做经腹胆道再手术取石,占本组需再手术取石的5.88%,为全组病人的1.23%(1/81)。本术式在肝门胆管狭窄切开成形后亦可完成空肠内引流而与各种形式胆肠内引流的主要区别在于不改变胆道解剖与生理,因此,成功地避免了逆行性胆道感染、消化性溃疡和盲端综台征等重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72.
海绵体测压结合造影诊断静脉漏性阳萎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阳萎诊治水平,应用阴茎海绵体血流测量仪结合海绵体造影检查58例阳萎病人,其中26例被明确诊断为静脉漏性阳萎,确定静脉漏的程度并指出所在部位,为进一步治疗包括手术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3.
本实验制作不同程度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以声处理5%人血白蛋白为超声造影剂进行心肌灌注造影,探讨MCE时间-强度曲线各指标与心肌缺血程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心肌显影的峰值强度和曲线下面积均与缺血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P值<0.005;r=-0.94,P值<0.05),且能区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程度的心肌缺血;而三项时间指标与心肌缺血程度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本实验的初步结果表明,MCE是一项活体评估局部心肌血流灌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4.
75.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86例AMI患者的CAG结果及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6例中CAG正常者8例,年龄(39+11.4)(25-52)岁;多无心绞痛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史及家族史;以情绪波动、精神压抑、大量吸烟、饮酒史者居多。结论:冠状动脉痉挛、血栓自溶或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是其主要发生机制;冠状动脉正常的AMI患者其貌似正常,实属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脊髓造影和造影后CT(CTM)二者的影像学表现,诊断价值及不足之处。方法:对临床疑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2例患者进行了正位,侧位,斜位和过伸过屈位脊髓造影,造影后进行了CTM检查。结果: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造影与手术符合率为91.6%,CTM诊断符合率为97.2%,结论:脊髓造影仍是公认的诊断腰椎间突出症的常用方法,有较高的手术符合率,而CTM可纠正脊髓造影L5-S1椎间突出可能造成的假阴性,二者联合使用可减少漏诊,提高诊断准确率,是腰椎赣肋突出症确诊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对X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水平并了解其发病机制;方法:对186例有胸痛的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3.2岁)通过运动试验,左室功能及冠状动脉造影来评估X综合征患者冠脉微循环功能及发病机制;结果:186例中86人(46%)冠脉造影阴性,运动试验阳性,左室功能无明显失调;结论:X综合征多见于女性,X综合征可能是由于冠脉微血管功能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78.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先天性疾患。1985年 10月— 1999年 10月我院共收治 6例 ,经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 6例。男 4例 ,女 2例。年龄 15~ 70岁。高襻型 2例 ,低襻型 4例。因腰痛、腰胀就诊 3例 ,尿路感染伴发热并肉眼血尿 2例 ,无症状体检发现 1例。尿常规 :血尿 4例 ,脓尿 2例。B超检查 :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右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静脉尿路造影 (IVU)检查 :右肾不显影 2例 ,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 (RU) 6例 ,显示右肾积水及输尿管中线移位形成“S”状畸形。CT检查 4例 ,其…  相似文献   
79.
80.
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造特点及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冠状)造影特点及其与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比较青年ACS与老年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范围,并进行心脏事件随访。结果:78例青年ACS患者有冠脉病变74例(94.9%),单支病变46例(58.9%);171例老年ACS患者有冠脉病变166例(97.1%),单支病变41例(23.9%)。平均随访9个月,青年ACS患者发生心脏事件者10例(12.8%),其中心绞痛再入院6例(7.7%);老年ACS患者发生心脏事件者47例(27.5%),其中心绞痛再入院30例(1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青年时期之前已经发生,ACS预后与冠脉病变程度和年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