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55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30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46篇
临床医学   1736篇
内科学   64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76篇
特种医学   1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4186篇
预防医学   1228篇
药学   1306篇
  13篇
中国医学   1187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1055篇
  2013年   925篇
  2012年   1223篇
  2011年   1256篇
  2010年   1107篇
  2009年   957篇
  2008年   1060篇
  2007年   909篇
  2006年   846篇
  2005年   894篇
  2004年   850篇
  2003年   751篇
  2002年   704篇
  2001年   701篇
  2000年   710篇
  1999年   582篇
  1998年   588篇
  1997年   665篇
  1996年   557篇
  1995年   515篇
  1994年   405篇
  1993年   343篇
  1992年   279篇
  1991年   284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78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其死亡率、致残率均居神经科各类疾病的首位 ,被列为现今人类三大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中风患者度过危险期后 ,会留下许多并发症 ,而患有精神抑郁症的患者不在少数 ,约占 3 0 % -5 0 % ,这对中风患者各种功能的康复 ,重返社会 ,回归家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阻碍。我院针灸科自 2 0 0 0年以来 ,对 7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采取了针刺治疗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8例患者中 ,男 5 5例 ,女 2 3例 ;年龄最小 46岁 ,最大 78岁 ,平均年龄 62岁。其中缺血性中风患者 5 2例 ,出血性中风患者 2 6例 ,均为第 1次发病 …  相似文献   
72.
73.
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  李伟峰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05-1806
中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平衡破坏,气血功能失常而产生的风、火、瘀、痰的病理演变过程。但是“风”代表其过程,“火”与“痰”是该病的表现。而血瘀方为中风病本质。  相似文献   
74.
下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研究例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永春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18-2118
下法,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法则之一,始于《内经》,成熟于《伤寒论》。所谓下,是指通过泻下法,使留于体内的病邪或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的一种治疗法则。通过承气汤之泻下,以期达到改善大脑组织的血液灌注及神经营养,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稀释血液,促进脑组织细胞的恢复。  相似文献   
75.
中风急性期是患者的极其危险期,如何配合医生,帮助中风急性期患者度过危险期,请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6.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5):F0002-F0002
神经内科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颈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超早期溶栓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成功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77.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喁、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笔者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刺、拔罐结合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8.
中风毒邪论是一种与传统中医中风病理有所不同的理论 ,在中风毒邪论指导下形成解毒通络方是较为理想的神经保护剂 ,可解决目前神经保护治疗的主要障碍 ,有望成为提高中医治疗中风急性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9.
中风的最早记载首推《内经》。中风部位在脑。中风症状,中经络者以口眼喁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中脏腑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呕血,二便失禁为主症。中风病因病机为外风侵扰,饮食不节,情志失宜,心胃两虚,肝肾阴虚,气血虚弱,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而成中风中风预后,中经络者可以治疗;中脏腑能言语者可以治疗,不能言语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0.
中风是房颤最为令人恐惧的一种并发症。房颤全称心房纤颤或者心房颤动,是指位于心脏上方的腔室.即心房,失去正常的波动节律.出现快速而不规律的收缩。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很多实验已经证明华法林能帮助房颤患者预防中风。但有些医生担心华法林对于老年人来说药效太强,担心华法林导致的问题比预防的问题还要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