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42篇
  免费   2387篇
  国内免费   152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135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870篇
内科学   4379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23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9篇
外科学   3664篇
综合类   13798篇
预防医学   2461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4724篇
  84篇
中国医学   4165篇
肿瘤学   5485篇
  2024年   286篇
  2023年   945篇
  2022年   935篇
  2021年   1294篇
  2020年   1101篇
  2019年   1357篇
  2018年   624篇
  2017年   1218篇
  2016年   1249篇
  2015年   1256篇
  2014年   2119篇
  2013年   2110篇
  2012年   2610篇
  2011年   2702篇
  2010年   2360篇
  2009年   2316篇
  2008年   2477篇
  2007年   2241篇
  2006年   2062篇
  2005年   2259篇
  2004年   2035篇
  2003年   2182篇
  2002年   2043篇
  2001年   1775篇
  2000年   1344篇
  1999年   1165篇
  1998年   858篇
  1997年   698篇
  1996年   730篇
  1995年   550篇
  1994年   365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292篇
  1989年   274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1.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rum 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 (TPS) for primary hepatic cancer in comparison with alpha-fetoprotein (AFP). METHODS: TPS and AFP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85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ic cancer, 19 with metastatic hepatic cancer, 35 with liver cirrhosis, 22 with chronic hepatitis and 50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RESULTS: Serum AFP levels were elevated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cholangiocarcinoma patients (P=0.037),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737). Serum TPS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tumor size (P=0.001), but not with the number of the tumors, portal invasion, extrahepatic metastasis, clinical stage or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P>0.05).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AFP level and tumor size (P=0.028), portal invasion(P=0.005), and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P=0.000). CONCLUSION: TPS alone offers no more clues than AFP for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hepatic cancer, though it can be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of cholangiocarcinoma. It has only limited clinical utility as a marker for primary hepatic cancer.  相似文献   
92.
沙利度胺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对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肝癌移植性模型。观察沙利度胺对实体型和腹水型肿瘤的治疗作用。结果沙利度胺按每日200mg/kg连续给药10d,能明显抑制肝癌实体型肿瘤的生长,不降低小鼠血细胞数及淋巴细胞增殖;对腹水型肿瘤小鼠虽无明显生命延长作用,但沙利度胺与阿霉素联合用药对肝癌实体型及腹水型均有协调抗肿瘤作用,且可阻止阿霉素造成的小鼠血细胞减少、免疫功能降低。沙利度胺日剂量200mg/kg能明显增加肿瘤组织坏死,促进肿瘤组织边缘淋巴细胞侵润。结论沙利度胺对小鼠肝癌有确切治疗作用,与阿霉素联合用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3.
正确术前肝储备功能的评估、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合理缩小肝切除量、尽可能减少术中出血、加强术后监护和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等,是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是提高疗效和治愈率的重要环节。常规肝功能检测和Child肝功能分级是肝功能评估常用、有效的基本方法。LID、ICGRl5、Arg-CR、RTI、AKBR、OGTT、GLT、肝血流量测定、PHRR等。更敏感、更准确地反映肝储备功能,对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意义。加强支持治疗、改善营养状态、强化护肝治疗、纠正凝血机制紊乱和积极防治感染等,是保证手术安全完成的前提。加强术中麻醉管理、正确选择术式、合理肝切量、减少出血、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减少肝热缺血性损害和防止医源性癌扩散等,对安全有效的手术有特殊意义。术后严密病情监护,加强护肝及支持治疗,防止消化道出血和肝衰等并发症,是术后管理的重点,是保证术后患者顺利康复和降低术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4.
95.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起病隐匿,潜伏期长,恶性程度高,疾病侵袭性强,进展快,易转移,预后差。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如何做好原发性肝癌的预防,我们认为应遵循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来防治原发性肝癌,可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继发性肝癌的手术适应证和方法。方法对52例继发性肝癌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别采用了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左外叶切除、右前叶切除、右后叶切除和肝楔形切除术。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8.3%、19.4%和11.9%。结论对适合手术的继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牛黄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癌是临床常见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中其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居第三位。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病的约11万人,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结合超声显像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测,使得肝癌在亚临床阶段才可诊断,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大多数在发现已是中晚期阶段,治疗十分棘手。因此,中医中药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牛黄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现将牛黄治疗肝癌的作用机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8.
邹文远  张自力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2009,24(3):338-34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和一些亚非地区常见癌症,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90%以上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体内一种强有力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能直接或间接参与血管生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VEGF已成为肿瘤抗血管治疗的热点,故本文对VEGF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微球 ( carboplatin-Fe@C-load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 , C - Fe@C-CN )结合磁场在移植性肝癌大鼠模型体内的靶向分布情况和药动学过程。 方法 建立移植性肝癌大鼠模型 40 只为 A 组, 正中开腹行肝动脉插管,按卡铂 5 mg·kg-1 体重注入 C-Fe@C-CN 的生理盐水分散液,以肿瘤组织为靶区施加 0.5 T 磁场 30 min 。分别在给药后 0.25 , 0.5 , 1 , 3 , 6 , 12 , 24 和 48 h 各时间点,每组取 5 只大鼠处死,采集血浆、靶区肿瘤、非靶区肝、肾、脾和肺组织标本,石墨炉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和组织中卡铂浓度,药物浓度数据用 3P87 药动学程序分析处理,并组织学 观察 C-Fe@C-CN 的在各脏器分布情况。 另 40 只健康大鼠为 B 组,以左肝叶为靶区,给予相同的处理作为对照。 结果 A 组靶区肿瘤组织 <> c max 是 65.21 μg·g-1 ,为 B 组靶区肝组织( 38.47 μg·g-1 )的 1.7 倍。 48 h 时 A 组靶区肿瘤组织药物浓度是 7.27 μg·g-1 ,为 B 组靶区肝组织( 3.11 μg·g-1 )的 2.3 倍。 A 组靶区肿瘤组织 AUC 是 906 mg·h·L-1 ,为 B 组靶区肝组织( 421.34 mg·h·L-1 )的 2.2 倍。 2 组药动学参数值相近。病理学观察 显示, C-Fe@C-CN 在磁场作用下聚集于肿瘤细胞间隙中,并可栓塞于部分细小动脉。非靶区肝组织内少见 C-Fe@C-CN 的聚集和栓塞的血管。 结论 C-Fe@C-CN 在体内具有长循环和缓释特性,在磁场的引导下对肿瘤组织具有更强的靶向性,成倍提高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延长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诱导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凋亡以及对肝癌细胞侵袭性的抑制作用。方法自2004年至2005年7月,体外培养SMMC7721人肝癌细胞系,在培养液中加入VES共育,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培养6、24、48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小孔趋化试验检测肝癌细胞的体外侵袭性变化。结果在加入VES后肝癌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在48h加入VES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肝癌细胞的小孔趋化试验明显受到抑制。结论VES具有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系凋亡以及抑制肝癌细胞体外侵袭性的作用,是潜在的抗肿瘤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