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5篇
  免费   1043篇
  国内免费   390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173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770篇
内科学   360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90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273篇
综合类   2860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39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242篇
  19篇
中国医学   5114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651篇
  2020年   535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430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1010篇
  2013年   599篇
  2012年   806篇
  2011年   836篇
  2010年   701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针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ONF)基因表达的影响,推测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4-血管阴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刺激百会、肾俞、足三里穴后,利用RT-PCR检测BDNF mRNA。结果 正常组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极低,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明显增高,治疗15d的针刺1、2组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更高,及早治疗且治疗时间为20d的针刺3组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较降低。结论 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BDNF水平增高有利于损伤的神经元存活、恢复;针刺促进脑内细胞分泌内源性BDNF可能是针刺有效治疗缺血再灌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
头皮发际区微针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智斌  牛文民 《河北中医》2009,31(5):725-727
目的观察头皮发际区微针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头皮发际区微针法,每日1次。对照组30例用甲钴胺0.5mg,每日早晚各1次口服。2组均6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检测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浆ET和NO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前后血浆ET和NO含量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法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制与调节ET和NO平衡失调,改善血液循环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23.
壮医皮肤针治疗丹毒局部皮肤硬肿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壮医皮肤针治疗丹毒局部皮肤硬肿的疗效。方法将150例丹毒局部皮肤硬肿患者分为两组,针刺组110例,用壮医皮肤针、金黄散配合治疗:对照组40例,用金黄散治疗,观察两组有效率。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壮医皮肤针配合金黄散治疗丹毒局部皮肤硬肿能提高其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151例CSA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推拿治疗组和单针灸对照组,治疗前后采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量化评估,并对该量表在本次中医临床中的效度及信度进行初步检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检验,该量表也有可以接受的准则效度(r在0.8-0.9之间,p<0.01)和再测信度(r在0.6-0.9之间,p<0.01)。结论针灸推拿结合治疗CSA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CSA中医临床中具有可信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电针加火罐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 选择面神经麻痹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0例 ,予以电针加火罐治疗 ;对照组 2 0例口服祛风药或维生素B族药物治疗 ,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经过 4周治疗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5 % ,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针加火罐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且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26.
头皮针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头皮针对脑缺血模型大鼠内皮素 - 1 ( ET- 1 )的影响 ,并与电针组比较。方法 :Wistar大鼠 5 0只 ,随机分正常、假手术、模型、电针、头皮针五组 ,每组 1 0只 ,后四组均于造模后 72小时、1 0天、1 5天取血测 ET- 1 ,并与手术后 6小时测定值进行比较 ;前三组不治疗 ,后两组造模后分别用电针与头皮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 ET- 1测定值。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 ,术后 1 0天与 1 5天 ,治疗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0 .0 1 ) ,电针组与头皮针组 ET- 1测定值无明显差异。对ET- 1的影响 ,术后 72小时及 1 0天时 ,治疗组 ET- 1明显低于模型组 ( P<0 .0 5 ) ,头皮针组明显低于电针组 ( P<0 .0 5 )。结论 :头皮针可在脑缺血早期就明显降低血浆 ET- 1含量 ,这可能是头皮针减轻脑缺血损伤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火针刺血疗法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实践经验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火针刺血疗法疗效快无不良反应。结论:火针刺血疗法对寒凝血瘀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8.
对比观察在自然呼吸、窒息兴奋期和抑制期电针28只麻醉家兔“降压点”穴对动脉血压和积分膈神经放电的影响,经124次实验发现:于上述三种状态下电针耳穴血压下降分别为7.48±0.67kpa(P 0.01)、4.83±0.63kpa和4.25±0.7kpa(p<0.05);积分膈神经放电频率增快为2.87±0.26次/10秒,3.54±0.31次/10秒和3.24±0.41次/10秒(p<0.01)。结果表明电针该穴有显著降压阳增快呼吸频率的作用,其中兴奋期比抑制期降压更为明显。为临床进一步研究耳针对高血压急症和呼吸衰竭的抢救提供了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29.
用改良的四氮唑硝基蓝(NBT)还原法观察了电针以及生物活性物质(BAS)包括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OM)和P物质(SP)对大鼠多形核白细胞(PMN)杀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及BAS均能增强大鼠PMN的杀菌功能(P<0.01);BAS对大鼠PMN的杀菌功能具有双向调节效应。纳洛酮可阻抑电针对PMN杀菌功能的提高(P>0.05);可被BAS所翻转。电针的镇痛效应和NBT阳性细胞提高效应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30.
电针对大鼠海马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长时程增强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电针对麻醉状态下正常和东莨菪碱引起的学习记忆减退模型大鼠海马突触EPSP长时程增强(LTP)的作用。方法 引导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突触后兴奋性电位群(EPSPs),强直刺激(HFS)大脑皮层前穿质区引起海马突触LTP反应;用东莨菪碱制备学习记忆障碍模型;观察电针大椎和肾俞穴对正常和模型大鼠海马LTP的影响。结果 电针对HFS诱发的海马突触LTP效应,其作用强于未电针组,部分参数和时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维持时间长于后者;东莨菪碱i.p可显著抑制HFS诱发的海马突触LTP(P<0.01),电针能显著对抗这一抑制作用(P<0.01;P<0.05)。结论 电针对HFS引起的海马突触LTP有一定的易化作用,并对东莨菪碱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显著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