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3篇
  免费   1334篇
  国内免费   634篇
耳鼻咽喉   183篇
儿科学   157篇
妇产科学   199篇
基础医学   2012篇
口腔科学   1309篇
临床医学   1229篇
内科学   2172篇
皮肤病学   228篇
神经病学   603篇
特种医学   10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253篇
综合类   2162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904篇
眼科学   190篇
药学   1199篇
  19篇
中国医学   746篇
肿瘤学   136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596篇
  2021年   1314篇
  2020年   1058篇
  2019年   848篇
  2018年   749篇
  2017年   609篇
  2016年   590篇
  2015年   697篇
  2014年   1258篇
  2013年   1429篇
  2012年   1052篇
  2011年   1188篇
  2010年   910篇
  2009年   937篇
  2008年   956篇
  2007年   889篇
  2006年   745篇
  2005年   699篇
  2004年   580篇
  2003年   522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1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中医院校的教材采用统编方式已不适合现代科技信息发展的需要,相反,取消中医统编教材,给院校和教师更多的主动权,有利于中医学新知识、新信息的传播,有利于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发挥独创精神,有利于学问的兼收并容和中医学术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专业的认识和信心,并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2003年3月~2004年6月,应用颈阔肌肌皮瓣修复舌、口底、颊、咽侧壁及软腭缺损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41~77岁。颊癌11例,舌癌1例,口底癌2例,咽侧壁及软腭癌1例。均行病变及颈淋巴根治性切除,缺损范围3.0 cm×3.5 cm~7.0 cm×4.0 cm,应用颈阔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皮瓣范围7.0 cm×3.5 cm~12.0 cm×4.0 cm。结果术后15例皮瓣均成活,肌皮瓣色泽与皮肤相似,外形无异常,张口不受限。术后10~15 d出现颊部皮瘘8例,术后4周二期断蒂修补后完全愈合。随访6~12个月,无舌运动受限等并发症,肿瘤无复发,患者对术后形态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颈阔肌肌皮瓣血运丰富,抗感染力较强,成活率高,是修复口腔组织缺损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术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3.
改良Millard法修复单侧重度完全性唇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一种修复重度完全性单侧唇裂的方法。方法:应用改良Mi11ard法与裂隙缘粘膜瓣联合应用修复单侧重度完全性唇裂,笔者自2000年始应用此法对单侧完全性重度唇裂的鼻槛修复及口、鼻瘘口封闭、鼻堤重建效果满意。21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所有病例经术后复查效果满意。结果:该组病例在唇裂修复的同期行口、鼻瘘口之完善封闭。结论:此方法适用于单侧重度完全性唇裂且齿槽骨裂隙较宽大者。  相似文献   
74.
目的介绍选择性脱细胞猪皮覆盖大面积烧伤早期创面的研制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01年1月~2002年5月,对1例深Ⅱ度15%、Ⅲ度25%烧伤患者的右前臂和右小腿,行选择性脱细胞中厚猪皮早期覆盖.戊二醛交联后表皮面黏贴于容器,边缘包埋.在含0.25%胰酶的PBS液中37℃消化2小时,去污剂处理24小时后,漂洗备用.将处理后猪皮应用于1例切削痂自体微粒植皮创面覆盖约2%,大体和光镜观察其功能和外观恢复情况. 结果组织学观察见表皮层基本完整,真皮内无细胞.初步临床观察显示,选择性脱细胞猪皮的真皮可在创基成活,失活表皮可被宿主自体表皮替代. 结论选择性脱细胞猪皮有望替代现有材料用于大面积烧伤切削痂创面的早期覆盖.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不同氧化相关因素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和HeLa细胞DNA损伤的自身修复情况.方法:将CHL细胞和HeLa细胞用不同氧化相关因素处理一定时间[CHL细胞:过氧化氢(H2O2)25 min,重铬酸钾(K2Cr2O7)105 min,阿霉素(Dox)75 min;HeLa细胞:H2O2 25 min,K2Cr2O7 105 min],随后立即去毒培养0、0.5、1、2、3 h,以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DNA链断裂情况.结果:①CHL细胞经H2O2、K2Cr2O7、Dox作用后引起DNA链断裂,去毒培养1 h链断裂修复明显(P<0.01);去毒培养2~3 h,前两毒剂的损伤组完全修复,而Dox组链断裂仍高于未损伤组;②HeLa细胞经H2O2、K2Cr2O7作用后引起DNA链断裂,去毒培养0.5 h链断裂明显修复(P<0.01),去毒培养1 h则完全修复;③CHL细胞和HeLa细胞损伤后修复的拖尾率与修复时间的回归系数显著不同(P<0.05).结论:两种细胞在氧化性DNA损伤后均迅速启动自身修复,但HeLa细胞比CHL细胞有更快的修复能力;同时这两种细胞由Dox所致损伤修复能力均较H2O2、K2Cr2O7所致的差.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了解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和人体肿瘤组织原代细胞的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个体差异性,探寻预测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生物指标。方法 60Co γ射线照射诱发DNA损伤,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检测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法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结果 8个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的辐射敏感性有较大的差异(D0为0.65~2.15 Gy),不同细胞株20 Gy γ射线照射诱发产生的DNA双链断裂原初损伤有一定的差别,但与细胞辐射抗性无相关性。辐射敏感细胞SX-10的DNA双链断裂修复缺陷发生在早期快速修复相,而A2780细胞的修复缺陷是发生在晚期慢速修复相。20 Gy照射修复2 h后DNA双链断裂残留量与细胞辐射敏感性指标D0SF2值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个体患者脑肿瘤组织原代细胞之间,辐射诱发DNA双链断裂的修复反应存在明显差异,修复2 h后残留损伤的个体差异性分布类似于癌细胞株。结论 DNA双链断裂残留损伤与癌细胞辐射抗性有显著相关性,可作生物指标预测肿瘤组织细胞对放射治疗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Background: There is a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use of local anaesthesia for inguinal hernia repair. It certainly seems to be an acceptable alternative for the elderly. Supporting intravenous sedation, however, still requires monitoring, anaesthetic personnel and some preparations for the patient. Therefore we set up a feasibility study of hernia repair under local anaesthesia without intravenous sedation or monitoring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 A total of 62 patients (aged 65 years or more) with unilateral inguinal hernia received a Mesh Plug Repair.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data included procedure-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on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as measured by Short Form 36. Results: No procedure-related complications were noted. Comparing the preoperative scores, the SF-36 on day 14 (n=61)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After a median follow-up of ten months (n=54),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were found for scales of physical and emotional role and pain (all p<0.05). Twenty-two patients reported some form of pain (40.7%). 94.4% of the patients would recommend the procedure when asked.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Mesh Plug Repair performed under unmonitored local anaesthesia with no intravenous sedation is a feasible alternative for elderly patients. It has advantages for the medical organization without disadvantages for the pat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